正文

愛國無罪, 盲目愛國可能是有罪的!

(2007-02-19 15:48:05) 下一個
------虎評:   昨天日壇裏突然又掀起了一股盲目的愛國熱潮。

愛國是好事,但是盲目了就很危險。比如,二戰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因為德國人太"愛國"而引發的,在當時希特勒在德國人的心目中大概就是最愛德國的德國人了。  (注:現在的美國人好像也忒愛國,老虎祈禱在老虎的有生之年中,美國不要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因為老虎狠狠想享受一下好不易拚搏來的"豪華"安逸生活)

下麵轉一個有關國內流行歌曲原唱出處的貼。

俺轉這個貼,並不想就此評論國內那些唱了1-2首改編的歌而受歡迎就自居明星大腕的人,因為這是中國現在的國情,一個通病---急功近利!...所以,在中國很難有世界級明星大腕的誕生,就如,中國的名牌都是曇花一現一樣。比如,以前在日本人氣的中國生發精,減肥皂,刺繡,景泰藍....現在都無人問津了,原因就是假的作的太多,壞了牌子。

俺轉這個貼,是想讓大家知道,文化是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科學也是這樣!....

對一個歌手來說,沒有一個紮實的修養,隻能是曇花一現。對一個國家來說,沒有一個紮實的經濟,在世界舞台上也隻能當個配角。

愛國無罪, 盲目愛國可能是有罪的!



[轉貼] 熟悉歌曲的外語原唱(上)


我不知道,原來在中國,確切地說應該是港台地區吧,真正的音樂人士是那麽的少,當然我現在也明白了,為什麽最近聽到的歌都是這麽爛,大不如前。所以對一個原創的歌手,真的不能不肅然起敬,香港的許冠傑,蔡國權,台灣的羅大佑,童安格,以及後來香港的beyond,台灣的齊秦等人,不但能唱,還能自己寫曲,而且寫得又是那麽好。即使現在,不知有多少人要用《天才白癡往日情》的曲來填上各式各樣的詞,《不裝飾你的夢》依然在各個超市播放,陳慧嫻雖然是樂壇的大姐大,卻依然要唱《人生何處不相逢》,張學友身為歌神,也在唱《夕陽醉了》,而《海闊天空》《大約在冬季》,也不知打動了多少有情人。

你以為一首歌唱了兩年,自己再炒作一下,就能成為經典麽?可惜這些都是老一輩的人物了,當然,再早的,許冠傑的前輩,當數黃霑,當年鄧麗君的《忘記他》便是他的傑作。許冠傑那首膾炙人口的《滄海一聲笑》,也是出自他的手下。我不是說這樣就表明許冠傑不如黃霑,他們各有千秋吧。可許冠傑也是解放前出生的人了,總覺得生活在那個時候的人,如果真的成了名,那一定得有真才實學的,而且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掙紮磨練,一夜成名的神話,隻有在現在才會有的了。可是,神話背後,卻又是什麽?

當然一個歌手,也不是說非要所有歌都是自己原創,非要自己作曲作詞的才能唱得好,畢竟歌手也是個演員,作為演員,應該懂得深入角色,把角色表現出來,演員不一定非要經曆過和角色類似的事情的。翻唱別人的歌,也未必不好,外國就有《輕歌銷魂》的例子了,在香港,徐小鳳唱的《順流逆流》就是蔡國權的歌,許冠傑的《青春夢裏人》的曲也是來自《stay awhile》,但這絲毫沒有掩蓋他們的光芒。即使看《stay awhile》的詞,也發覺其實許冠傑把它譯成“青春夢裏人”是非常好的,那就是中文畢業的學生的才華吧。一個歌手的確不必同時是個作曲人士,隻要有足夠的表現力,唱適合自己的歌,照樣是個好歌手,這是真的。比如鄧麗君,我沒有聽說過鄧麗君寫過什麽曲子,可她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唱得是多好,可又有誰知道這首歌的作者湯尼呢?

李克勤的《紅日》紅遍了大江南北,又有誰知道立川俊之的《それが大事》是一首怎樣的歌呢?我們可以從來不知道有《それが大事》,可我們照樣可以被《紅日》的激情感動,甚至可以認為,李克勤就是《紅日》原曲的作者,或者,至少可以以為,《紅日》是一首中國的歌。當然可以,這並沒有什麽問題,我們可以以為很多事情。我們可以以為《每天愛你多一些》是中國的歌,也可以以為《飄雪》是中國音樂人的傑作,也可以為《我隻在乎你》的美妙旋律而感歎中國音樂人士的天才。於是我們就會以為,中國樂壇真的可以和日本韓國,甚至歐美平起平坐了。

可不,你看,90年代初80年代末,隨著四大天王的出現,好的歌真是一天一首,叫人真不能感歎那是一個奇跡,中國人的奇跡,可不?今天剛聽到一首《分手總要在雨天》,明天又來一首《我的親愛》。這周剛剛上榜一首《千千闕歌》叫人聽得直掉眼淚,下周居然又有一首《還是覺得你最好》打敗了它,真是好一個繁榮盛世。台灣那邊也不甘寂寞,周華健號稱天王殺手,也帶著他的《讓我歡喜讓我憂》來了。過了一陣,又來了個任賢齊,一曲《傷心太平洋》打動了無數少男少女。那個大言不慚的小蟲居然說,《傷心太平洋》是他的傑作呢?不知中島美雪聽到後會有什麽感想了。當然,你可以隨便說某某歌就是你的原創,中島美雪那樣的巨星,又遠在日本,自然不來和你計較,或者,她也會為中國人寫點歌,比如《漫步人生路》就是她的《ひとり上手》,鄧麗君還有日本名字,估計中島寫來還是專門給她唱的,然而人家鄧麗君卻很是謙虛,依然寫作曲是中島美雪,卻沒有寫是自己,不像小蟲,拿了中島的《幸せ.》來變成了《傷心太平洋》卻依然臉不紅心不跳。玉置浩二自然也不會因為自己的《難以前行》被張學友唱成《李香蘭》而跑來中國跟你作對。於是,看來我們真的可以放心地拿來了,放心地繁榮樂壇了。

欺上瞞下是可以保住一時的繁榮,可是這裏總是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那些歌事實上畢竟不是我們的音樂人寫的,自然,90年代初我們還有很多老前輩在那裏撐著,黃霑有時還會出來說說“我都不知你華仔在唱什麽鬼”,可他們畢竟會退役,94年許冠傑退役,大家便都來翻唱他的歌以示紀念。可是他一退役,那些鬼馬歌卻也從此失傳,以至現在隻要一聽到那些鬼馬歌,還是隻能想起許冠傑,這就是後繼無人了。這樣,今天退役一個,明天退役一個,不用多久,能寫曲的人也就走得差不多了,隻剩下一些會唱不會寫的,怎麽辦?還能怎麽辦?誰叫你是明星,誰叫你要歌迷的錢,沒人寫曲自己寫吧,要不繼續抄去吧。想寫首歌一唱就紅,那是要一定功力的,現在還有多少個許冠傑羅大佑?誰又肯下他們的死工夫在那方麵研究下去,誰都想一夜成名,反正大家也知道,成名不在功力深厚,而在包裝,唱歌也是一種包裝。

於是劉若英來了,一首《後來》,一首《很愛很愛你》果然就成名了,可惜的是除了這兩首歌,幾乎就沒有什麽歌是好聽的了,一個人的水平怎麽會差異那麽大呢?仔細一看,原來這兩首都是kiroro的歌,分別是《向著未來》和《長久》,可劉若英不管,一舉就變成樂壇的才女了,我看還是把“才”字改成“抄”字比較合適。記得有篇報道說記者采訪劉若英,這個樂壇才女,問她平時有什麽愛好,她說,最喜歡開快車,一邊開車一邊說髒話。她還挺老實,也許是覺得這樣給人有個性的感覺吧。可當我知道她的成名作都是抄來的後,我就知道她如果不是喜歡開快車說粗話,才真的叫我驚訝呢。

當然,老是抄也不行,總得有人來寫點歌唱唱,不然人家日本人也有意見。於是一幫什麽林夕什麽陳小奇就開始批量生產他們的歌了,生產了出來,管你誰唱,管你是陳奕訊還是鄭秀文,反正誰逮著什麽就唱什麽,反正唱歌嘛,很容易,叫得夠大聲就行了,不是嗎?鄭秀文小姐的《煞科》,哎呀,不好意思,《煞科》也不是鄭小姐的原曲呢,那是一首韓國歌來的,真是對不起了,不過我不記得它的原名是什麽了。現在出名是更容易了,隨便演個什麽《流星花園》,於是就創造了四個神仙,他們還要唱歌呢,《流星雨》是他們最好的歌了,其他的歌聽了都叫我直想吐,惟獨這首歌還能忍受,誰知又發現原來這是平井堅的《Gaining through losing》,真是好笑。然而這四個神仙還不安寧呢,今天又和經紀人鬧矛盾,明天又要和女孩鬧緋聞,後天又傳出解散的新聞,真是熱門人物啊。

娛樂娛樂,當今樂壇就是娛樂二字了,怎麽娛樂呢,自然就是他們不斷弄些無厘頭的周星馳電影式的新聞來了。於是今天這個服搖頭丸進去戒毒,明天那個頂包案被捉入獄,後天那個又被偷拍,真是娛樂個不亦樂乎,自己出名,又滿足了觀眾需要,真是所謂“雙贏”了。可人家還不放過你,你以為進了監獄就沒事了,那真傻,可不,警察對謝某人通肛,居然都上得報;蘇某人在戒毒所唱首《男人不該讓女人流淚》,居然也叫人十分感動起來了,似乎這樣一來就表示他真的要痛改前非。可是,這兩位男士畢竟比不上璩小姐,人家被人偷拍完,都不用等你記者來挖料,就急急忙忙開起個唱了,至於唱什麽,你怕沒人給她寫替她抄嗎?隻可惜南亞諸國不解風情,硬是不讓人家開個唱,真是一大損失。

娛樂大眾,大眾娛樂,樂壇就變成了娛樂的地方,再也不用音樂了,所聽到的新聞,不是某某歌上榜十一周依然高居不下,也不是某某音樂人一曲打動了千萬人,卻是趙同誌今天穿日本軍旗服明天入黨,伏姑娘今天穿條寫滿髒話的褲子明天嫁了個比自己父親還大的老公,真是老公公了。要唱歌怎麽辦,王菲都說了,她最滿意的歌已經是N年前的那首《容易受傷的女人》,就是以後的歌也不如這首好了,不知中島美雪聽了後會不會很高興,她隨隨便便一首《ル一ツ工》給人改編成中文又變成了最好。

現在的巨星,到底怎樣是巨星呢?我發現了一個秘密,就是隻要你唱歌不走音,就是天王級人馬了,如果人家叫你小天王,那就表示你唱歌還有點走音,如果你唱歌很走音,唱什麽走什麽,那你就是偶像派,代表人物言承旭。所以張學友就是天王,王菲就是天後。當然,作為創作歌手,是有辦法即使自己唱歌走音而且咬字不清,都可以成為名人的,那就是說唱,其實就是說話,隻不過說得有點壓韻再加上吐字不清,在加上有時呻吟一下就行了。當然了,據說這還是來自外國的呢,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這個道理我當然懂,所以外國不管新出現了一種什麽音樂文化,照搬過來中國是絕對不錯的,你覺得不好嗎?那就表明你out,表明你沒有品味,表明你不夠小資。可惜那個說自己不穿內褲上街的人不把西方的工業噪音(一個流行音樂的流派),重金屬之類也搬過來,不然他就真的成為一代傳教士了,至於教父,那還差得遠,你聽說過什麽教父會到處跑來傳教的?我又想,這個不穿內褲的人為什麽又不把有點難度的新古典,迷幻派之類的搬過來呢?那也是興起了不是很長時間的啊,按道理說也不是很out吧?後來我明白了,因為這些派別都至少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唱歌不走音,其次,還要求很高的唱功,他雖然不穿內褲,但還是唱歌走音,所以沒辦法。看來還是先生說得對,拿來主義也要有所選擇的。你不穿內褲,就得學人家說唱。物質決定意識,就是這麽一回事,唯物主義也容易得很。那麽大家都來說唱吧,大家都來娛樂吧,唱歌就對對口形好了,甚至連口形都不對,就站在台上發呆就可以了。反正都是娛樂,還下什麽工夫,玩嘛,正如粵語歌之王許冠傑的一首歌所謂“最緊要好玩”。 (紅衛兵轉貼)

偶然的一個機會在網上搜索一某老歌,就看到了這個貼子。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把它轉過來。盡管原作原貼已經聲明了不許轉載,但我就是要轉。隻不過,原貼裏麵某些歌曲的試聽和下載和圖片將不再保留。


1.  Jean Jacques Goldman - Comme Toi

Comme Toi 是林誌炫《散了吧》的法語原版。Jean Jacques Goldman 是法國家喻戶曉的著名音樂人,為Celion Dion 等大牌歌手作曲。他經曆了從偶像歌手到著名音樂製作人的曆程。從 80 年代初的樂隊成員到三人組合再到 80 年代後期的成功單飛,伴隨他的是 45 場巡回演出,經典的專輯和狂熱的歌迷。法語流行樂的常青樹樹立了一個標誌,被後來的歌手們不斷地重複和效仿。他的那首 comme toi,也被台灣的林誌炫在 97 年翻唱成“散了吧”。Luc 在 2000 年偶然間從 nostalgie 電台裏聽到這首歌,竟成了我和 j-j Goldman 的首次接觸。


2. Oh Tae Ho - 歌名不詳

一首真正的原唱,薑育恒翻唱叫《最愛的人》,譚詠麟翻唱的粵語版叫《情憑誰來定錯對》,國語版叫《情深無怨》,但這才是原唱。在譚詠麟94年的專輯《夢幻的笑容》中的優秀作品仍然是他的慢歌,這在他後來的專輯中成了一個很大的缺憾。專輯的第二首歌曲是譚詠麟個人非常喜歡的作品,在那之後每次演唱會上,他都會單獨演唱這首歌。這首歌翻唱自韓國已故著名歌星 Oh Tae Ho 創作並演唱的遺作,這首作品的曲譜是在整理Oh Tae Ho的遺物時發現的,後來經由譚詠麟本人填詞翻唱,不想竟成了這位歌手的代表作,這段經曆更給這首歌以傳奇色彩。

這個歌手可以說是個浪蕩子吧,煙酒無度不說,個人生活上也及其頹廢。不幸罹換艾滋病。這首歌就是在他即將去世前錄製的。此人在韓國歌界十分了得。可惜了。你聽出他的聲嘶力竭了嗎?你聽出他對生命的留戀和對生活的渴求了嗎?這是個真性情的男人。

聽到這首歌是好多好多年前了,那時候還沒有韓流。大陸流行歌壇也不過剛剛有點紅火。這是我接觸到的第一首韓國歌曲。聽後除了喜歡外,也感慨良多。想想我們這個泱泱大國,到處是小情小調和意識形態的應景之作。哪裏找得出這樣真性情的,用生命去歌唱的歌者。即使發展到現在,又有幾人。


3. Modern-Talking - Brother Louie

林珊珊翻唱的粵語版叫《連鎖反應》,鄧潔儀翻唱的國語版叫《路燈下的小姑娘》,歌比較老了,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首歌實在是太有名了,以至於被50多種語言翻唱,都還記得“在一盞路燈的下麵,有一個小姑娘在哭泣....親愛的,小妹妹,不要不要哭泣...”吧。這個是原唱版本,Modern Talking 是兩人的德國 Pop 組合,在80 年代中後期紅遍世界,留下了 Brother Louie,Atlantis is Calling,Cheri Cheri Lady,You're My Heart,You're My Soul 這些經典,Atlantis is Calling 和 You're My Heart,You're My Soul 都收錄在了當年的《猛士》和《荷東》裏。後來樂隊解散,90 年代後期重新組合,出了新的專輯,可惜已經遠沒有當年的悅耳了。

4.  Boney M - Rasputin

記得歌詞怎麽唱的嗎?“我的心上人,請你不要走,音樂正悠揚,鼓聲伴著好節奏……”記不得是何時聽高淩風的《心上人》了。前西德的波尼 M(Boney M) 演唱組是七八十年代十分受人矚目的一個演唱組,樂隊成員來自四麵八方,有的來自西印度群島,有的來自牙買加。製作人是弗朗可.菲林(Frank Fariam)。

1977 年他們以一曲“Daddy Cool”紅極一時,從歐洲演出到美國。由於他們身上特有的迪斯科韻味,又正好趕上當時美國風行迪斯科熱潮,因而大受歡迎。他們擅長將一些老歌改編成迪斯科節奏的舞曲,而給他們改編的老歌總是別具一格,重放異彩,一下成為熱門歌曲,令歌迷拍案叫絕。《巴比倫河》、《夢中的媽媽》……如今是不是已經被認為是 “老年迪斯科”用曲了呢?但一定會有人懷念它們的,我想。


5. いかないで

粵語版即張學友的《李香蘭》。國語版卻有兩個,分別是張學友的《秋意濃》和張立基的《一生夢已遠》。

自從“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占領東三省後,中國電影也因此產生了一個怪胎———日本占領當局直接操縱與控製下的淪陷區電影。

曆史常常使人變得尷尬,也會給處於曆史漩渦中的個人帶來撕心裂肺的痛苦。李香蘭的經曆是獨特的,原名山口淑子的她生於中國,並認了兩個上層人物作義父,因此具有兩個隨義父的中國名字:李香蘭和潘淑華,後來她成了日本人一手製造的偽中國演員,成為日本方麵所需要的偽滿、中國的對日親善使者,她拍攝了“滿映”時期的許多電影,她演唱的《夜來香》也曾紅遍大江南北,是當時電影界和音樂界都分外耀眼的明星。然而她仿佛一個被擺布的騙局,日本當局需要李香蘭,並且製造和利用了她。

作為歌影雙棲藝人,李香蘭在《萬世流芳》中因扮演林則徐女兒名噪一時。但真正的“紅火”,卻是在日本東京日劇場演出之後。以至於此後還參演了好萊塢的眾多電影,以及百老匯歌劇,很快,香港電影公司也發出邀請。在合作期間,李香蘭拍了好幾部電影,如《金瓶梅》、《一夜風流》和《神秘美人》等,這些影片的插曲全由她親自演唱並灌錄成唱片。

李香蘭歌聲婉轉動人,歌唱造詣高深,從早期在上海至後期於香港灌錄過的歌曲,均讓歌迷眷戀不已。比如《夜來香》、《賣糖歌》、《戒煙歌》、《何日君再來》和《海燕》等,均被華語流行歌曲史奉為經典名作。也許正是這種根深蒂固的緣由,使得相關的文化一直在香港、上海等“特區”流傳。

這首玉置浩二譜曲、周禮茂作詞的《李香蘭》,單從字麵上看,自然看不出什麽名堂。表達了歌者對她的思念、愛慕與神往。但與曆史聯係在一起,其中的腐蝕性就不言而喻了。

作為歌曲靈魂的詮釋者,玉置浩二自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玉置浩二的身份,卻是日本最傑出的樂隊──安全地帶的靈魂人物。據悉,張學友的《月半彎》、《李香蘭》、《沉默的眼睛》,陳百強的《細想》、《冷風中》等歌曲均出自玉置浩二的筆下。這似乎是目前香港歌壇還流行的一種做法,即借用日本的歌譜,自己人填詞。隻要旋律好,全然不顧其真實內涵

無獨有偶,周華健演唱的《花心》有著同樣的曆史背景。據“九一八戰爭研究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日本的電影《山丹之塔》記載並美化了日本法西斯分子在1945年反抗美軍的曆史。日本作曲家喜納昌吉根據衝繩民謠為該電影譜寫主題曲。而我國台灣的詞人厲曼婷為其填詞,即《花心》。歌曲表達了對“花”的留戀、珍惜與愛慕,希望能與“花”牽手、同行。周華健將此唱得大紅大紫,並成為其歌唱生涯的始終保持曲目。


6. Joan Jett - 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

大家可能都聽過劉德華的《我恨我癡心》,但很少有人知道這首歌是劉翻唱的 Joan Jett 的《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兩者比起來還是原版的更中意也建議大家多聽聽原創音樂 感受一下搖滾的魅力.

她玩的是簡單而純粹的搖滾樂,她從不把自己的性別當一回事,她是幾代搖滾女性的偶像。Jett 的音樂最明顯的標誌就是雪崩一樣的音量和音樂中無法抵抗的引人入勝的細節,the Rolling Stones 一樣精力充沛的形象和節奏,AC/DC 一樣強大的和弦演奏。她堅持搖滾樂的傳統,但也不斷有所突破──她玩的是經典的三和弦 rock & roll,然而她也喜歡某些被認為是垃圾的東西(比如 Gary Glitter)。從他的第一支樂隊 the Runaways 到他在八十年代的金曲機器合作者 the Blackhearts 直至她在九十年代出人意料的成功複出,她的音樂從未改變過,她用這種方式保證音樂的品質,並用這種方式創造了經典“I Love Rock-n-Roll”。


7. Fool's Garden - Lemon Tree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幾年前台灣女歌手蘇慧倫唱紅過一首名為“Lemon Tree”(檸檬樹)的翻唱歌曲,此曲原唱者便是一支名不見經傳的德國樂隊 Fool's Garden 。在蘇慧倫的大力宣傳下,該樂隊在東南亞的知名度迅速提高,並那以後不久在東南亞舉辦了演唱會。


8. Whigfield - Close To You

隻知道這首曲子的名字應該叫做“Close To You”,前兩年田震曾經唱過一個口水的“順其自然”,就是這首歌改的,但感覺是兩碼事,節奏差不多,但是原版的鼓點節奏非常強。原版也是女聲的,高潮部分有句歌詞是“I Just Wanna Be Close To You”,對應田震那首歌裏的“就讓一切順其自然”。


9. Mary Macgregor - Torn Between Two Lovers

七七年美國榜冠軍情歌,民謠女歌手一鳴驚人貼切詮釋三角難題。Mary Mcgregor 是70 年代較有名的民謠女歌手,此曲乃當年冠軍歌曲是電影《兩人之間》的主題,非常的有味道,絕對必下! 王非翻唱為《中間人》,個人感覺還是原唱功力更高一等。


10. 立川俊之 - それが大事

李克勤的《紅日》紅遍了大江南北,又有誰知道立川俊之的《それが大事》是一首怎樣的歌呢?我們可以從來不知道有《それが大事》,可我們照樣可以被《紅日》的激情感動,甚至可以認為,李克勤就是《紅日》原曲的作者,或者,至少可以以為,《紅日》是一首中國的歌。當然可以,這並沒有什麽問題,我們可以以為很多事情。我們可以以為《每天愛你多一些》是中國的歌,也可以以為《飄雪》是中國音樂人的傑作,也可以為《我隻在乎你》的美妙旋律而感歎中國音樂人士的天才。於是我們就會以為,中國樂壇真的可以和日本韓國,甚至歐美平起平坐了。

立川俊之是“大事 MAN”組合中的靈魂人物。1991 年,憑借這首“それが大事” 風頭一時無倆。拿獎拿到手軟。不過,5年之後,由於“成員之間的音樂理念不同”,樂隊進入了“休眠期”。現在很難看到他們的消息了。


11. Laura Branigan - Self Control

這一首恐怕知道的人很少了,記得大約是85年左右吧,某個上海或者廣東的歌手曾經比較多產,幾乎所有的歌都是外國歌曲重新填詞,然後奶聲奶氣的唱出來,因為都是外國名作,旋律都還可以,可惜被他的唱腔給糟蹋了,說遠了,有一首叫做《季候風》的,有人有印象嗎?周峰演唱的“季候風,季候風,吹到西,吹到東,越過山,越過大海...”,還有個版本是女聲的“一個你,多麽美麗,就讓我,難忘記,不知道你在哪裏?...”

Self Control 源自意大利民歌,很多歌手唱過。Laura Branigan 演唱的非常出色。非常的遺憾,Laura Branigan 於上月 26 日因腦瘤在睡夢中去世...


12. Dschinghis Khan -- Dschinghis Khan

82,3 年左右,家喻戶曉的一首歌,張薔演唱,“成、成、成吉思汗,有魅力,有魄力,有智慧,異常英勇 成、成....”。最近忽然找到了原唱,曲名居然就是成吉思汗,樂隊也叫成吉思汗,不過沒來得及仔細去了解這個樂隊(似乎在日本比較有人氣),看歌詞不是英文,希望你們能夠看懂。


13. 少年隊 - What s your name

1988 年一向標榜原創音樂的飛碟公司在忍受不了生意冷清市場下終於開戒並翻唱成風,最成功的便是在年底推出了全盤模仿自日本少男偶像團體少年隊的小虎隊,以「青蘋果樂園」一曲掠奪了一大片尚未被開發的真空地帶,小虎隊這一成功引一陣跟風龍龍三人組、滾石小子、少女隊紛紛出籠隻是這些缺乏先機的團體大都出過一張專集後就不見蹤影了!


14. チアゲ&飛鳥 - この戀おいらのからまわり

在1978 年,日本福岡縣的兩個20歲的小夥子拆田秀之和宮崎重明組成了一隊名叫『チアゲ&飛鳥』的組合,後來為了書寫方便,便改為『Chage & Aska』。「Chage」是柴田的日語羅馬拚音讀法,在台灣、香港、以及大陸幾年前出的雜誌均譯成「恰克」;「Aska」的意思是飛鳥,宮崎很喜歡日本古代「飛鳥時期」的文化,因而選取了這樣的名字。因為他們實在是太出名了,我再說就顯得多餘了。這個就是他們的《この戀おいらのからまわり》,齊秦翻唱為《原來的我》。


15. 原由子 - 花咲く旅路(花開的旅途)

由於日本侵略中國的曆史,以及它長期以來嚴重的軍國主義思想,使我對這個民族一直沒有好感,但是文化是屬於世界的,我正試著去接受它的文化,其實日本音樂近五十年來在整個東亞地區的流行音樂發展過程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撇開不計其數的作品翻唱不說,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台灣、香港甚至連韓國的流行趨勢都是緊密跟隨著日本的潮流指向。從七十年代台灣的新民歌運動到香港整個八十年代的流行音樂黃金期,這十幾二十年中這個現象也沒有間斷過。我覺得這些歌還是不錯的。當年我第一次聽到這歌就感覺它的風格和《北國之春》太相似。


16. 幸せ·小林 - 幸子

90 年代初80年代末,隨著四大天王的出現,好的歌真是一天一首,叫人真不能感歎那是一個奇跡,中國人的奇跡,可不?今天剛聽到一首《分手總要在雨天》,明天又來一首《我的親愛》。這周剛剛上榜一首《千千闕歌》叫人聽得直掉眼淚,下周居然又有一首《還是覺得你最好》打敗了它,真是好一個繁榮盛世。台灣那邊也不甘寂寞,周華健號稱天王殺手,也帶著他的《讓我歡喜讓我憂》來了。過了一陣,又來了個任賢齊,一曲《傷心太平洋》打動了無數少男少女。那個大言不慚的小蟲居然說,《傷心太平洋》是他的傑作呢?不知中島美雪聽到後會有什麽感想了。當然,你可以隨便說某某歌就是你的原創,中島美雪那樣的巨星,又遠在日本,自然不來和你計較,或者,她也會為中國人寫點歌,比如《漫步人生路》就是她的《ひとり上手》,鄧麗君還有日本名字,估計中島寫來還是專門給她唱的,然而人家鄧麗君卻很是謙虛,依然寫作曲是中島美雪,卻沒有寫是自己,不像小蟲,拿了中島的《幸せ.》來變成了《傷心太平洋》卻依然臉不紅心不跳。玉置浩二自然也不會因為自己的《難以前行》被張學友唱成《李香蘭》而跑來中國跟你作對。於是,看來我們真的可以放心地拿來了,放心地繁榮樂壇了。

中島美雪日本著名才女,不僅受到一般人喜愛,在演藝界也不乏擁護之士:如研み尚子、櫻田淳子、柏原芳惠、工藤靜香、藥師丸博子等歌手也很喜歡采用中島美雪所做的詞曲。而在港台兩地,也有不少的歌手演唱中島美雪的歌,例如鄺美雲、王菲的《容易受傷的女人》、萬芳的《戀你》、林佳儀的《一個人的我依然會微笑》、鄭秀文的《脆弱》、吳宗憲的《等候》、葉倩文的《時代》以及王菲98年專輯裏麵的《人間》、任賢齊的《傷心太平洋》、十幾年前幾乎無人不曉的《北國之春》等等都是中島美雪所創作的歌曲。


17. 喜納昌吉 - 花

我不聽這歌很多年,並不是我多麽地愛國多麽地大義凜然,我隻是對這種猶如趙同誌今天穿日本軍旗服明天入黨拿別人的內褲做帽子的行為感到不屑。

無獨有偶,和張學友的李香蘭一樣,周華健演唱的《花心》有著同樣的曆史背景。據“九一八戰爭研究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日本的電影《山丹之塔》記載並美化了日本法西斯分子在1945年反抗美軍的曆史。日本作曲家喜納昌吉根據衝繩民謠為該電影譜寫主題曲。而我國台灣的詞人厲曼婷為其填詞,即《花心》。歌曲表達了對“花”的留戀、珍惜與愛慕,希望能與“花”牽手、同行。周華健將此唱得大紅大紫,並成為其歌唱生涯的始終保持曲目。


18. Joan Baez - The House Carpenter

無論歌曲表現的主題是什麽,Joan Baez 的歌聲總是那麽清澈、嘹亮;無論她是以輕快的女高音演唱民歌或現代流行歌曲,還是在發表她的維護和平、建立兄弟姐妹般友情的政治觀點,她的聲音都是那麽清晰可辨,富有說服力和感召力。她竭力把音樂和社會道德融會貫通,繼承了民歌運動中舊左派的傳統風格,並把這種風格傳給了60年代的新左派。

1959 年,紐波特城舉辦了第1屆民歌音樂節,她首次登台,一舉成功。此後她便成為一名明星,可她對娛樂界所推崇的歌星形象及風格十分淡漠,不屑一顧.因為大家對她都比較熟悉了,恕不贅訴!

這個就是她唱的 The House Carpenter,中文叫《往事》我記得最早是劉文正翻唱過,後來孟庭葦也翻唱過,還有其他很多人翻唱過,“如夢如煙的往事,洋溢著歡笑,那門前可愛的小河流,依然輕唱老歌···相信大家還記得吧!~


19. THE ALFEE - メリーアン

很久了,沒有聽過譚詠麟的歌,專輯也隻是收藏而已。其實他很多翻唱的歌在演唱方麵也就是拿過來直接翻了中文詞,也不管合不合適。但“捕風漢子”是個例外。開始一陣冷洌的風吹過,鼓點和 BASS 急速跟上,真假音樂的交替出現,使歌曲顯得相當飽滿。編曲方麵是向日本的直接拿來主義,有時不得不佩服小日本在音樂方麵的功底,細品這首歌,ALAN 的演唱並未見多大的快節奏,而是編曲造成了感覺上強勁的氣勢。

“捕風漢子”原唱是日文 70 年代的搖滾樂隊 THE ALFEE,故節奏和歌詞都顯得非常 Man,ALAN 故意在咬字方麵處理得比較硬,以一種曆經蒼桑的成熟男子形象出現,但在音節回旋處卻總能聽到聽見柔軟的心跳。


20. ABBA - Gimme Gimme Gimme

來自瑞典的 disco-pop 四重唱組合 abba 一直到目前為止都是整個世界最受歡迎的流行音樂組合之一--從澳大利亞到俄國,ABBA 音樂廣泛流行.他們的歌長期被歐洲各國夜總會和迪斯科舞廳播放。今天這首便是他們的Gimme Gimme Gimme ,費翔翻唱為《惱人的秋風》。

"ABBA" 代表了4個人的姓名的第一個字母。一曲"Waterloo"(滑鐵盧)一曲贏得歐洲電視台大賽的獎勵。之後,他們演唱了"S.O.S",這支歌不僅在美國和英國等說英語的國家一炮打響,而且也在西班牙、德國等國贏得巨大成功,這是他們始料不及的。此外,他們還有 "Lay All Your Love On Me"(把你的愛都放在我身上)、"The Winner Takes It All"(贏者稱帝),等等。這些歌有很多在80年代被引入我國,並被廣為傳唱。《五色譜》就是當時非常走紅的磁帶,而裏麵的歌曲大部分都是ABBA樂隊的歌曲,重新填上詞,唱遍大江南北。然後又有"Mamma Mia"(我的媽媽),"Fernando"(費爾南多)和"Dancing Queen"(舞皇後)。到了1976年,他們已經準備出"精選集"了。


21. Leo Sayer - Lov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

聽《愛你在心口難開》一定要是英國男歌手 Leo Sayer 的原唱。唯原唱氣息和演唱風格絕妙。70 年代超級偶像《李奧塞勒》 80 年為戀愛中男女吐露心聲的抒情經典,美國榜5周亞軍、成人抒情榜3周冠軍;英國榜亞軍單曲....《愛你在心口難開》中文翻唱的太多了,港台最早好象是鳳飛飛,國內好象是張薔,其它N個版本恕不贅述!


22. Chris de Burgh - A Spaceman Came Travelling

克裏斯·蒂伯 1948 年 10 月 15 日出生於阿根廷。De Burgh 是一位英國外交官的兒子,然而他卻走上了歌唱道路。De Burgh 的歌曲具有一種超人的洞察力,流暢、迷人的旋律而深受到樂眾的喜愛。DeBurgh 不僅在英美樂壇,在加拿大,南非,歐洲和南美洲,也擁有大量樂迷。Chris De Burgh 憑著優秀的音樂才能在樂壇中繼續追求著商業性和藝術性的雙重目標。他演唱的《Lady In Red》是電影《紅衣女郎》主題曲,這首歌快樂流暢浪漫溫情,在 1986 年為他取得了英國排行榜的榜首位置。這首就是1975年他自己作曲作詞的《A Spaceman Came Travelling》齊秦翻唱為《直到世界末日》。


23. 五輪真弓 - 戀人よ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五輪真弓自己作曲演唱的《戀人よ》,譚校長翻唱的粵語叫《忘不了你》國語叫《愛的根源》。一首值得收藏的歌。1972 年,五輪真弓帶著全日本首張於海外錄製完成的專輯在樂壇如彗星般出道。西方音樂的單純線條裏,五輪真弓以她壓倒性的歌唱實力讓全日本樂迷發出由衷的讚歎聲。30 多年以來,可以說她在整個東南亞歌壇都是一個裏程碑式的人物。她的許多歌曲都被港台大陸歌手翻唱過。

我離不開音樂,就象狗改不了吃屎,就像沒有及時換藥的傷口紗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樣,任何分開它的小心翼翼的行為都將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一個網名叫xaoxong朋友也是這樣的人,因為我以前上傳的網上空間有限,速度也不怎麽理想,他為了支持我,於公元2004年9月20日自己掏了200RMB通過關係在他們電信給我弄了一個300M的網上空間,我相信宗教聖拜徒對神的狂熱也不過如此,無論穆斯林還是佛教徒,他們追求的不過是他們幻想的東西,而這種幻想,大概隻能夠用世俗的“藝術”來相提並論,藝術都是非教徒對“美”的精神膜拜,可以說,我們活著,有一半是依靠吃飯來維持,而另一半是依靠靈魂。記住他的網名----來自山東聊城的xaoxong。


24. Sophie Zelmani - Going Home

王菲《乘客》的英文版。從1995年開始,來自瑞典這個北方國度的甜美清新鄰家女孩 Sophie Zelmani 蘇菲珊曼妮,便以生活化、發自內心真誠的詩意詞句,簡單乾淨透澈卻能直接觸摸隱藏在心靈深處纖纖情感的音樂,而征服了瑞典、歐陸甚至亞洲的廣大歌迷。 Sophie 的音樂之所以能像她的人一樣,情感纖細、純淨親切而動人,那是因為她的歌直接紀錄了她的成長心路曆程。彷佛用音樂來回憶著過去那些在情感正要愈合,然而一旦觸碰到還是會帶來疼痛的傷口,那沁涼蕭瑟絕美的意境,就是這麽讓人愈聽愈沉醉其中而難以自拔。


25. Kiroro - 長い間/未來へ

應革命群眾的要求,今天推出劉若英《很愛很愛你》《後來》兩首歌的原唱!日本的著名女子二人演唱組 Kiroro的《長い間》《 未來へ 》。

日本的著名女子二人演唱組 Kiroro 的主唱玉城千春是一個創作型才女,專輯中所有的歌詞創作都由她一人包攬,原創的歌詞,清新的民謠曲風,這都使她們的音樂有著迷人的魅力,聆聽她們的歌聲讓人頗有一種重回校園的感覺。Kiroro 組合名稱的來曆:主音歌手千春小學時,參加地域交流去北海道池田町參觀,偶然學了兩個愛努語單詞(Kiroru=眾人走多了踩出來的大路、Kiroro-an=強大,穩健,昌盛,大,堅硬的意思),Kiroro這個組合的名字也就是參考了這兩個單詞的拚法而來。


26. 吉川晃司 - モニカ

使吉川晃司一躍登上歌星寶座的是84年發表的第一首單曲。當時流行的 8 節奏的強烈音響與入耳難忘的重唱部分,毫無間斷的歌詞,這種嶄新的歌唱形式改變了已往的歌謠,加上隻有弱冠 18 歲,給大家留下了鮮明的印象。高校時代是非常出色水球選手,曾經是奧林匹克的侯補,運動神經出眾拔群。體裁合身的西裝,唱歌時的高抬腿動作等引人注目的表演更使人難以忘懷。

以後他成功的脫離了偶像歌星軌道,轉為自編樂曲的搖滾歌手。89 年與著名的 BOOWY 的吉他手-布袋寅泰聯手,組成了 COMPLEX 樂隊,單曲「Be My Baby」大獲成功,解散後作為歌手繼續活動。作為歌手擁有大量同性的歌迷也是不多見的。這首「莫妮卡」就是他的出發點,這首歌是他第一次主演的電影「Sukanpin Walk」的主題歌。張國榮翻唱後紅極一時,後來大陸的周峰又翻唱張國榮“MONICA”,紅遍了整個大陸。


27. 平浩二 - BUS STOP

平浩二 本名-平賴敏 1949年1月23日出生於長崎縣。高校畢業後曾就職過,為了成為歌手辭職到東京。70年以「博多布魯斯」出世,第2首歌「女人的心事」(女の意地)是與西田佐知子合作,獲得巨大成功。趣味是打高爾夫球,看電影。去年為了紀念藝能生活30周年初次登上演劇舞台。這首「汽車站」是1972年發表的,賣出了 60萬張的名曲,成為了他的確立自己名聲的代表作。他透露說「實際這隻歌是按照The Platters的名曲Only You的印象製作的。」同曲的製作人考慮到為了使合唱部分達到Only You那樣的優美,歌手必須聲音柔美,並且可以唱出高音。而剛剛出道的平浩二正好具備這個條件。他回想道「總提醒自己這隻歌最重要的是歌曲的開頭,這個部分一定要認真的來唱。」確實這首歌的開頭與Only You十分相似。他回憶說「這首歌實在比較難,需要技術,我練習了好長時間。」

這首 BUS STOP 就是陳惠嫻的「紅茶館」的原唱。(再次感謝逐鹿論壇的版主 kyoro 翻譯整理資料,並對他為日語歌詞注音這種嚴謹的行為表示崇高的革命敬禮!)


28. Gerard Joling - Ticket to the tropics

這是蔡立兒的《怎麽》的原唱,“第一滴血2”的片尾曲 Ticket To The Tropics(到熱帶的機票),演唱: Gerard Joling(傑洛裘林),荷蘭歌手,推出四周登上排行榜No.1,家喻戶曉抒情佳作情歌王子(Gerald Joling)於85年發表之單曲,當時於全亞洲造成莫大轟動。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首歌!!


29. Patricia Kaas - Venus Des Abribus

草猛的《半點心》大家一定都聽過。可是你知不知道它是由一首法語歌曲改編的呢?就象非常漂亮的女人不喜歡我一樣,我喜歡非常漂亮的女人,這是不需要理由的,尤其是有著動人歌喉的漂亮女人。

女歌手 Patricia Kaas 是當代法國香頌的代表人物。Piano Bar 的曲子大多也收錄在由 Patricia Kaas 今年主演的電影“And Now..Ladies and Gentlemen”中,一場傳統的情歌與爵士戀曲的完美邂逅,在慵懶的沉溺中,擺脫浮躁的煩心的塵世。Patricia Kaas 出道十多年,全球創下1千2百萬張銷售成績,她性感沙啞的穩健嗓音,纖細又婀娜多姿的身材及火熱的肢體語言,確實已征服了無數樂迷的心。


30. 五木弘 - 乾杯

「乾杯」是日本結婚式的必唱名曲,是一首演歌,薑育恒翻唱為《跟往事幹杯》。

作詞作曲:長渕剛(ながぶち つよし Nagabuti Tsuyoshi),1956出生於鹿兒島縣。他走入樂壇的契機是在高中生的時候參加的一次吉田拓郎的演唱會,喜歡上了吉田拓郎、加川良及友部正人等當時著名的民謠歌手。進入九州產業大學後,又接觸了搖滾樂,受到Neil Young等的影響。在78年的第15回雅馬哈流行歌曲大獎賽中以一曲「巡戀歌」獲獎。80年,在歌迷們的熱烈要求下,將以前發表的唱片「逆流」中的一首單曲「順子」以單曲唱片的形式重新發表,結果大受歡迎,排行榜得魁,一躍成名。81年舉行了跨越年度的演唱會涉及全國140個地方,最後一場是在著名的武道館中舉行的,從開始演唱到進入武道館花費了7年時間。另外從83年第一次參加電視連續劇「家族遊戲」,作為演員他也大展身手,主演了電視連續劇「保鏢」電影「英二」等等。87年唱片「LICENSE」獲得日本唱片獎中的優秀唱片獎,其後勢如辟竹,單曲「幹杯」(即「跟往事幹杯」),「蜻蜓」(即「紅蜻蜓」),唱片「昭和」等都相續銷售過百萬。


31. The Moody Blues - Nights in White Satin

我經常想起這首歌,毫無思索的餘地。這是一首老歌,一首經典的老歌,和XO一樣陳了!張學友《昨夜夢魂中》原唱!The Moody Blues 的 Days Of Future Passed 被譽為是第一張藝術搖滾專輯。內容大量使用古典樂,將搖滾與古典融合得非常完美,使搖滾樂開拓了一番新天地,令人大開眼界。

The Moody Blues,1964 年成軍於英國伯明罕。一開始他們也隻是當時眾多對音樂有熱情的年輕樂團中的一個,玩著傳統的 R&B 元素,在音樂中摸索。很快的,隻花了三年,他們就成熟到可以繳出在搖滾樂史上佔有經典地位的專輯了。Days Of Future Passed,充滿野心的作品。專輯以一天的時序,從清晨到晚上為主幹,依序來發展樂曲,內容涉及心靈學、玄學、宇宙學 (他們這麽說,其實我根本沒管他們歌詞在唱什麽)。

音樂上則是大量使用古典樂。在搖滾和古典的融合上,The Moody Blues 費盡巧思,作曲上以略帶蒼涼的抒情旋律為主,有時則輔以一些如節慶般的歡樂氣氛,這兩者都是古典樂中常用的元素,而 The Moody Blues 本身音樂風格也不是什麽鏗鏘有力的重節奏,所以當他們以如此原則用心在作曲上後,無論是他們搖滾樂團或是古典樂團來演奏這些曲子 (甚至合奏),感覺總是和諧無比。

Nights in White Satin ,曠世巨作。聽這首歌,除了想讚美,更多的是感歎。60及70年代,就在大不列顛這塊土地上,為何能有那麽多20來歲的年輕人,頂著放浪不羈的外型,繳出一件又一件蕩氣回腸的作品?是什麽魔力,讓這麽多令人永難忘懷的作品,全集中在這年代,這個小島上?快要四十年了,Days Of Future Passed 像一杯越陳越香的老酒,愈發美麗動人。


32. Boyz II Men - It's So Hard To Say Goodbye To Yesterday

張學友<偷閑加油站> 原曲。Boyz II Men成立於1988年,其四個成員Shawn Stockman(1972.9.26--)、Wanya Morris(1973.7.29--)、Nathan Morris(1971.6.18--)以及Micheal McMary(1972.12.16--)都是費城音樂學校(the Creative & Performing Arts High School)的學生。當他們發現四個人的聲音混和在一起要比一個人獨唱悅耳得多的時候,他們走到了一起。隨著時間的遷移,這四位大男孩漸漸地變成了大男人,他們的音樂在全球廣泛的流傳著,那種黑人歌手獨有的音韻深受大家喜愛。熟練而和諧的技巧,不依靠樂器的襯托,是Boyz II Men最具魅力的演唱風格。


33. Glen Frey - The One You Love

這首歌的 Sax 奏的過門部分非常好聽很有穿透力。確實是一首經久不衰的名曲。張國榮《夢裏藍天》原曲。演唱:Glenn Frey,前 eagles 低音結他手,這首是 1982 年告示牌成人抒情榜亞軍曲。我非常喜歡這首歌曲,悠揚的 saxophone 樂非常好聽,再加上低低的吟唱,深情無比,百聽不厭。the one you love 以一個男人對女人讀白的形式訴說了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人的孤單,以及麵對在愛自己的人和自己愛的人之間的選擇,空虛、迷惘、憂傷的複雜心情,一首傳神之作。極力推薦。


34. Tish Hinojosa - Donde Voy (Where I Go)

齊豫《Donde Voy》原曲(西班牙語)。Tish Hinojosa 是美籍墨西哥裔女歌手,多次榮獲美國年度女歌手大獎,是擅長填詞譜曲、演奏吉他鋼琴的全能創作藝人。這張專輯收錄最新英文作品,在她清澈嗓音詮釋下,以人文關懷的詞曲感動人心!蒂雪一直期盼將流行與民謠音樂做完美平衡的融合,她成功將墨西哥遺產與現代流行用精妙音符橫越心靈界限。

1955 年蒂雪出生於德州聖安東尼奧,是家中13個小孩中最年幼的,這墨西哥移民家庭中瀰漫著阿茲特克(墨西哥古文明)的浪漫,"房子中總是有音樂",蒂雪小時候母親愛聽墨西哥無線電台,她愛上古老墨西哥民謠及聖安東尼奧拉丁風樂曲及動聽西班牙流行樂!多元文化環境造就她多樣化創作才華,並啟發對音樂的熱忱。14 歲時接觸了披頭四、賽門與葛芬科作品,她開始體認音樂還有更重要的訊息要傳達,也立誌從事演唱工作,她開始學吉他,15歲開始為墨西哥地方電台演唱。

她第一張專輯是西班牙流行歌曲,已成為「拉丁美洲開發組織」註冊商標!她作品常出現15世紀阿茲特克詩歌、17世紀修道院聖歌及Juana Inz de la Cruz(墨西哥最偉大作者之一,北美第一位提倡男女平等主義者)的理念,她跨越時空、文化、種族的藩籬,是難能可貴的藝術成就。95年春季她參加德州西南音樂文化慶典,一個橫跨國家文化的農村慶典,在回家公車上文思泉湧,回家拿出吉他、按下錄音機,旋律頓時源源不絕,她回憶:「這是罕見經驗,詞曲自動從腦海浮現,有英文的、有西班牙文的,我什麼都沒作,隻是讓它自動顯現,這是神奇的心靈之旅!」她開始關注社會底層脈動,也被視為熱心社會或政治活動的音樂家,熱情的她確實參與許多社會組織工作,為工農民爭取權益、致力推動女性參政權、兒童雙語教育,並為相關活動錄製歌曲,像92年的「Something In the Rain」、95年的「Frontejas」及96年「Cada Nino/Every Child」等。

有幾年她甚至停止錄製專輯,參與演說與演出,1996年還曾經到白宮為柯林頓夫婦表演。蒂雪的音樂內涵具反省色彩,記錄人生的憂喜參半,也記錄她的迷惘,「我們總是舒適生活,卻忘了世界上還有許多苦痛,很多事在墨西哥文化中是該做的,但在現今社會卻被掩蓋,我總是知道有某事應該以我的文化做。」這張專輯每一首歌都是蒂雪的智慧思考,呈現墨西哥、西班牙及拉丁風、60年代R&B唱腔及 70年代Horn Rock風格,她飽滿溫潤的女高音以質樸單純方式詮釋,這樣真心之作聽來舒服又自然,太多華麗矯飾聽了會膩,這張橫越文化、語言和音樂的佳作為妳找饌撲]。

蔡琴的聲音,仿佛天生就是懷舊的,一首別人唱起來淡淡的歌,她也淡淡唱來,卻已經使人深深地感受到時光流逝後的傷感、從容和沉靜。而齊豫,我想我是說不清楚的,因為太愛了。如果說羅大佑的聲音我還能聽出那份深邃和惆悵,齊豫的聲音,卻是天籟,讓我不知道從何處來,而又已經融入了其中。這裏不得不提一下齊豫的《Donde Voy》。我很喜歡這首歌,深入骨髓地喜歡!每次聽這首歌,總是一種手足無措的感覺,總有一個聲音在蒙昧中呼喚我,它那麽安靜地攜我的手遊蕩在它華麗而虛空的殿堂。


35. Dire Straits - Why Worry

英國老牌樂隊 Dire Straits 在1977年組建於英國倫敦西南部的戴特福特,樂隊成立伊始共有四位成員。其中包括吉他手兼主唱 Mark Knopfler,《Why Worry》就是他創作的,吉他手David Knopfler(也是Mark Knopfler的弟弟)、貝司手 John Illsley 和鼓手 Pick Withers。樂隊成立的背景時期正值 Post-Punk(後朋克)如日中天的階段,而號稱歐洲音樂革命的New Wave 電子運動此時也已有隱隱顯身的趨勢。但 Dire Straits 的音樂似乎跟這一切都沾不了邊,音樂風格是較單純的搖擺、鄉謠類型。

1978年 Mark Knopfler 寫了一首清新甜美的歌曲“Sultans of Swing”(搖擺的蘇丹),並把它做成小樣投遞給各唱片公司,結果英國Phonogram 公司獨具慧眼地與他們簽下了合同,並隨之發行了 Dire Straits 的第一張唱片《Sultans of Swing》。有趣的是英國本地歌迷對這張後來廣為流傳的專輯開始並不太買賬,倒是美國的歌迷聽了以後大為讚賞。因此《Sultans of Swing》便高高地掛在了美國“公告牌”的流行榜上,Dire Straits 一下在美國變得聲名鵲起。而英國歌迷還是隨著他們下麵發行的幾張專輯才慢慢發現 Dire Straits 的過人之處,真可謂是“牆內開花牆外香”吧。這首《Why Worry》就是薑育恒《有空來坐坐》的原曲。


36. 甲斐樂隊 - 安奈

1986年的秋天,我14歲正讀初二!那年秋天我孜孜不倦鍥而不舍地愛上了一個她和一首歌,每天我上學和放學我總是默默地跟在她身後,那首歌就是費翔的《安娜》,那個她就是我同班的同桌。現在我還經常想起那段陽光燦爛的日子裏的那個她和那首歌。

還有一個人翻唱過這首歌,林淑容,她當年以模仿鳳飛飛走紅歌壇,但後來也開創自己的歌路,她演唱的「安娜」、「昨夜星辰」等歌曲均紅極一時。十六年前,羅時豐與林淑容合唱的情歌「無言的結局」更是膾炙人口林淑容這幾年長住在北京,未婚,一個人過著自由自在的日子。今天這首就是費翔的安娜的原唱。


37. 中島みゆき - ルージュ

1992年王菲的《Coming Home》專輯中,翻唱了中島美雪的《口紅》。正是這首翻唱的《容易受傷的女人》,讓王菲勢如破竹地紅遍了整個香港乃至華語地區。一夜之間,王菲紅了!之後,這首“當紅炸子雞”又被多人再次翻唱,出現了數個版本。

娛樂大眾,大眾娛樂,樂壇就變成了娛樂的地方,再也不用音樂了,所聽到的新聞,不是某某歌上榜十一周依然高居不下,也不是某某音樂人一曲打動了千萬人,卻是趙同誌今天穿日本軍旗服明天入黨,伏姑娘今天穿條寫滿髒話的褲子明天嫁了個比自己父親還大的老公,真是老公公了。要唱歌怎麽辦,王菲都說了,她最滿意的歌已經是N年前的那首《容易受傷的女人》,就是以後的歌也不如這首好了,不知中島美雪聽了後會不會很高興,她隨隨便便一首《ル一ツ工》給人改編成中文又變成了最好。


38. Dan Hartman - I Can Dream About You

這首由已故歌手 Dan Hartman 演唱的《I Can Dream About You》是電影《Street Of Fire(狠將奇兵)》的主題曲,歌聲舞影及迷倒眾人的英雄,都在這首歌中。這首歌在十多年前被大陸歌手周峰翻唱為《遊子心》,估計我的同齡人聽到有印象!


39. Elvis Presley - Summer Kisses Winter Tears

今天這歌是一首家喻戶曉曾經被N個國家N個歌手N次翻唱過的歌!我不說這歌的中文名字,但相信大家不會不知道。


40. 安全地帶 - ワインレッドの心

其實我的很多歌得到純屬偶然,例如《季候風》《成吉思汗》等等,都是我在逛一些老歌論壇中無意之間得到的或和一些發燒網友交流得到的,太多機會使我和這些經典之作擦肩而過了,也許就是撒泡尿和這些經典之作失之交臂。感謝那些共享的朋友,網絡的精神就是共享,如果沒有共享,我想網絡就會變得毫無意義!這首歌是譚詠麟《酒紅色的心》原曲。

以玉置浩二為首的五人樂隊“安全地帶”在八十及九十年代的日本流行樂壇中不斷寫下輝煌的情歌戰績!寫下200多首創作歌曲、900場的演唱會(包括香港及大陸),共動員230萬人次....這樣龐大的記錄,蔚為日本歌壇之創舉!而單飛之後的玉置浩二積極將演藝事業的觸角延伸至戲劇,與女優淺也溫子主演日劇《教練》並主唱該主題曲《田園》,轟動一時並創下演藝事業新顛峰!98年結束與藥師丸博子的一段婚姻後,玉置浩二以全新的心情轉戰新東家並推出首張重回“安全地帶”時期的招牌情歌專輯。歌神張學友的“月半彎”、“沈默的眼睛”,黎明的“一頁傾情”、郭富城的“一顆心碎了”...,還有張國榮、葉倩文、陳慧嫻、趙詠華、孟庭葦以及新人何潤東等,所有港台大牌藝人都翻唱過安全地帶的歌!


41. 山口百惠 - 曼珠莎華

梅豔芳《曼珠莎華》原曲。山口百恵 (Momoe Yamaguchi),現名三浦百恵,1959年1月17日生於東京,在神奈川縣橫須賀長大。1972年12月在日本電視台舉辦的歌曲試唱節目“明星誕生”中以一曲《回転木馬》獲得準優勝。1973年5月被Holy Production公司的星探發現,唱出《としごろ》(中文直譯:婚嫁年齡)向著明星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並且與森昌子和桜田淳子一道被稱為“鮮花三少女”,電視劇,電影的片約紛至遝來。1974年與英俊小生三浦友和第一次共演電影《伊豆の踴り子》(中文直譯:伊豆的舞女),擦出愛的火花。以後二人又共演了多部電影。1979年10月20日在大阪厚生年金劇場公布“戀人宣言”與三浦友和墮入愛河。1980年3月7日婚約發表。同年10月5日在日本武道館舉行告別演出中唱的最後一首歌為《さよならの向こう側》(中文直譯:再見的對方)。歌畢,將那個白色的麥克風放在舞台上,淚水奪眶而出。1980年秋二十一歲時從舞台退下,與三浦友和結婚。從此停止一起演藝活動。新的生活的目標是成為標準的賢妻良母。

所謂“百惠風格”形成的標誌是 1973年9月發表的《青い果実》(中文直譯:藍色的果實)以及1974年6月發表的《ひと夏の経験》(一個夏天的經曆)。這兩首歌的歌詞把一個懷春少女的情感宣泄的淋漓盡致,讓那些半大小子和王老五們心旌飄搖,想入非非,為1975年興起的“百惠熱”作了熱身。1978,79年山口推出的歌曲趨於成熟,山口本人也受到了“國民歌手”的讚譽。1974年到1979年連續五年紅白歌會出場。


42. 桑田佳祐 - 真夏の果実

一般來說,日本的流行歌壇3個月一個周期,好多曲還沒聽明白怎麽回事就被扔進了垃圾箱。因為眾的口味變得太快,日本的音樂製作人大有暴發的心理,趁現在紅就接二連三地出專輯,結果是多質低,反而加快了歌星的衰落。山口百惠很聰明,在事業的頂峰時期離開了歌壇,時至今日還令人們懷念不已。如果這20年她還留在藝能界。未必有現在這麽高的威望。“打江山難,坐江山更難”,這是日本歌壇的現狀。

桑田佳佑,Southern All Stars 的主唱,詞作家和曲作家,44歲。出道22年,至今年年都有風靡一時的新歌出世。他的不少歌曲被港台歌手翻唱,張學友的‘每天愛你多一些’就是來自他的名曲“真夏的果實”。出道20年以上至今還很受注目的歌手雖然很多,比如井上陽水,鬆山千春, 但是,幾乎年年都有榜首歌曲的,唯有Southern All Stars。

“脫亞入歐”雖然是日本人的一個方麵,但是日本人更喜歡說——“日本人的心”,也就是說,能夠抓住日本人心理的歌手,作家,演員,畫家才能被世人接受,典型的象夏目簌石,平山鬱夫(畫家),黑澤明,高倉健,美空雲雀(演歌歌手),三船敏郎(演員),吉永小百合,無論表麵還是內心,以上都是120%的日本人,外國人學不來的。

與這些溫文爾雅的先輩相比,桑田佳佑無疑是個異數(也許是我這個FAN偏心過重,非要把桑田和以上幾位相提並論)。出道不久,他的歌詞被專家們批得體無完膚,被稱為是對日語的褻瀆;他唱起歌來口吃不清語焉不祥,被恥笑說最好回家練練日語。他的台風更是猥瑣低級,象是一群猴子在台上亂打亂鬧。確實,如果不唱歌,他和每天晚上東京街頭橫倒的醉鬼們沒什麽兩樣。剛來日本的時候,看到他在演唱會上脫褲子,嗬嗬,真是目瞪口呆!那以後很長時間,我一直在“真夏的果實”的旋律中和他脫褲子的場麵裏徘徊不定,在花3000—4000塊錢買他的 CD的時候,我也會不由自主地想,自己是不是在縱容他的行為。

如果說桑田佳佑是代表日本樂壇的音樂家,這無可非議。但是如果說他代表了“日本人的心”,我是一知半解不得要領。以前還想從理論角度分析分析心中的偶像,可是,這個異色歌手桑田佳佑讓我放棄上綱上線的念頭。

這就是桑田佳佑,FANS無法憑自己的想象來編排他的形象,他大概也不在乎外人怎麽想他,他隻要唱所欲唱,為所欲為。但是,無論對他的外表舉止如何有看法,隻要一聽到他的歌聲,我就會被他牽著鼻子轉。久而久之,對桑田佳佑的種種要求逐漸消失,隻要每年他都出來唱,就是一名FAN最大的滿足。這首歌被張學友翻唱為《每天愛你多一些》。


43. Karyn White - Superwoman

又是美女唱的歌,心情總是很愉快!王菲翻唱為《多得他》。在1989年,王菲在香港推出的第一張專輯《王靖雯》當中也有一首翻唱歌曲,翻唱自Karyn White(凱倫·懷特)的“Super Woman”。而這首歌就叫做“多得他”。王菲自始至終就沒有停止過翻唱,隻不過是當她翻唱的時候,很多人還不知道原唱者的名字。雖然我至今為止還沒聽過王菲版的。

SUPERWOMAN是凱倫懷特一首經典的藍調歌曲,音樂不分國界,但是音樂也和緣分一樣,她會在某個特定的時空裏觸動你心底最脆弱的某根弦,於是,感動由此而生,瞬間固定成永恒……我窮於對“SUPERWOMAN”的正確釋意,因為她的歌詞裏表達的更多的是一個曾經千依百順的完美女人而不是常人眼裏的“女強人”;她傾訴了一個女人對家庭,對男人,對愛情執著堅韌的態度,還有一種難以細訴的無奈和包容……


44. 趙容弼 - 朋友

謹以此歌送給--滿族人mohicaniano版主。韓國20年前的當紅歌星,一個傳奇式的人物!譚詠麟翻唱為《愛在深秋》。


45. The Cranberries - Dreams

我隻是看見很多列表上列出了王菲翻唱的歌名才找到的這些歌,其實王菲的很多歌我都沒有聽過,也不是她唱得不好,也不是我討厭她這個人,我隻是覺得與其聽她的歌我總是還可以找到更有意義的事來做:比如把仙人球上的刺一根一根地拔掉,或者把漏勺上的眼兒一個一個地全部補好當瓢用。

王菲的《夢中人》這首歌翻唱自愛爾蘭樂隊“Cranberries”(小紅莓樂隊)的歌曲“Dream”,據說這首歌不僅開創了王菲的全新唱法,而且也讓小紅莓樂隊被更多的中國聽眾認識,在中國,不知道是小紅莓影響了王菲,還是王菲影響了小紅莓。

The Cranberries(小紅莓,我國官方翻譯為“卡百利”)是一個來自愛爾蘭的搖滾樂隊,自從1992年發行第一張專輯《Everybody Elesis Doing it,so Why Can't We?》(官方發行為《Dream》)以來,憑借其頭三張專輯全球數千萬張的銷售量,擠身世界著名樂隊行列中。無論是低沉凝重的戰爭控訴,還是溫情洋溢,歌頌家庭生活的,都深深打動著眾多歌迷。這支愛爾蘭樂隊硬朗單薄的清新和別出心裁的旋律,從精美的幻想世界裏找到了現實中罕見的靈感。於是他們很快成名,在第二年參加了伍德斯托克音樂節25周年慶典,並以第二張專輯《no need to argue》躍入世界級樂隊行列。

樂隊於1990 年成立於愛爾蘭西部城市Limerick。當時, Neol、Mike、Fergal三人準備組建一支樂隊,但三人都不會唱歌,於是他們公開挑選主唱。當Dolores出現在他們麵前時,三人覺著這個文靜、瘦弱又略帶靦腆的女孩子實在不適合他們的音樂,但當Dolores開始演唱時,他們立刻就確定了,這就是他們需要的主唱,Dolores 立刻被選中。當晚,Dolores在回家的路上就寫下了樂隊的第一首歌。


46. Tori Amos - Silent All These Years

tori amos(原名 myra ellen amos)是運用 70 年代的音樂手法於富有文學性的另類搖滾之中的為數不多的幾個女性歌手兼作曲家之一。她的音樂具有 kate bush 的編曲風格和 joni mitchell 的詩意,她在搖滾音樂中采用鋼琴作為主要樂器的做法恢複了 70 年代的音樂傳統。音樂啟蒙甚早的多莉艾莫絲(tori amos),從小就顯得與眾不同,從音樂怪胎到重金屬搖滾狂妄青春再到一頭紅發的音樂精靈,艾莫絲在琴藝、詞匯與歌聲之間的真實情感,如鬼靈精一般的洞察力與創意,擺在90年代的女性創作風潮,確實有其獨立神采。

喜歡amos是因為她獨特嗓音與鋼琴的完美結合在一起,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此外,她能夠以歌曲勇敢麵對自己的強暴傷痕,更 進而籌設“強暴、虐待、亂倫的國際機構”(rape abuse and incest national network,簡稱rainn)與地方上的強暴危機中心聯機為遭受性虐待者提供救助。amos也因此成為樂壇代表女權主義者之一。她琴鍵敲擊出的生命力,不偏不倚的鑲在每一首歌最靈魂的位置。對tori amos而言,每首歌就像是一次次的角色扮演,每一張專輯就像是一部表達女性感情的音樂電影。這首歌是王菲《冷戰》的原曲。


47. 穀村新司 - 星

這是首老歌,日本穀村新司的<星>,很多人翻唱過,有鄧麗君、程琳的<星>、鳳飛飛的<另一種鄉愁>、羅文的< 號角>以及薑育恒的<我的心沒有回程>。今年56歲的他以一首《星》讓中國人民認識了這位在日本家喻戶曉的著名音樂人-穀村新司。同樣穀村新司也把這首歌帶向了世界。1971年,由穀村新司參加的樂隊“Alice”正式結成。1972年他們發行了首張單曲唱片,2年後他們又推出了樂隊的第一張專輯唱片。與此同時,穀村新司還為不少同行提供歌曲,如中國觀眾非常喜愛的山口百惠,都曾經演唱過他的作品。


48. 岡本真夜 - Tomorrow

這首歌曲大家應該比較陌生,但是一說起吳佩慈的《閃著淚光的決定》就耳熟能詳了吧。吳佩慈的《閃著淚光的決定》是翻唱岡本真夜的《TOMORROW》。一首充滿了日本動漫風格的音樂。1995年創作女歌手岡本真夜在這一年憑借一首《tomorrow》登場,在這一年頗為走紅,其後成為了日本樂壇的中堅力量,雖然不能大賣,但是總有一定的地位。


49. ふきのとづ - 思ぃ出通り雨

十多年前的老歌了,朱曉琳翻唱為《隻有愛是不會忘記的》,這個版本我有!不過我還記得很多人翻唱過,好象楊林也翻唱過!“這瓶香檳酒我藏了三年多,你要多喝一口,數著那香沫好象對我說,我等了你好久....”歌詞極其口水。


50. Chage&Aska - GIRL

在華語歌壇,C&A 的翻唱者層出不窮,其中包括周華健、齊秦、黎明等非常著名的歌手。台灣飛碟唱片曾經出版過一張名為《鍾愛-那英_相見不如懷念& Chage&Aska_GIRL.》的專輯,其中收錄了周華健、呂方、費玉清、王傑、葉倩文、李國祥六位歌手所翻唱的 CHAGE&ASKA 的歌。這首那英翻唱為《相見不如懷念》。


以下是一個可能不十分完整的翻唱作品列表。


許治安 - 一個答案 - 君が愛を語れ
劉德華 - 笑著哭 - 終章~追想の主題
劉德華 - 無法一天不想 - 熱い想い
費玉清 - 冬之夜 - 冬の夜
費玉清 - 你是我永遠的鄉愁 - 伝わりますか
費玉清 - 終章 - 終章~追想の主題
費玉清 - 直到永遠 - 風舞
陳迪康 - 情海旋渦 - 終章~追想の主題
葉倩文 - 女人的弱點 - YOU ARE FREE
葉倩文 - 情人知己 - 男と女
葉倩文 - 離開情人的日子 - YOU ARE FREE
呂方 - 午夜戀曲 - MOON LIGHT BLUES
呂方 - 有一天你總會明白 - MIDNIGHT 2 CALL
金城武 - 沒有愛情的晚上 - MOON LIGHT BLUES
黎明 - 倆心知 - はじまりはいつも雨
黎明 - 天使的誘惑 - レノンのミスキャスト
黎明 - 送你一瓣的雪花 - 夢を見ましょうか
曾航生 - 情未許一生 - 伝わりますか
馬浚偉 - 夢裏的最愛 - 伝わりますか
李家明 - 夜迷藏 - Cat Walk
文章 - Say Yes - SAY YES
文章 - 風舞 - 風舞
張衛健 - 哎呀哎呀親親你 - 二人の愛ランド
林漢揚 - 愛的告白 - 二人の愛ランド
齊秦 - 原來的我 - この戀おいらのからまわり
蔡國權 - 夏日終結的戀人 - 指環が泣いた
於冠華 - 留著一扇窗 - 天気予報の戀人
李國祥 - 從前 - PRIDE
李國祥 - 餘情未了 - 夢から夢へ
李國祥 - 杜鵑花般的日子 - 夢から夢へ
李國祥 - 最美世界=你+我 - 今夜ちょっとさ
周華健 - 愛把你給我 - TOMORROW
周華健 - 讓我歡喜讓我憂 - 男と女
劉令兒 - 情困我一生 - 夢から夢へ
王傑 - 有得有失 - NO PAIN NO GAIN
杜德偉 - 情難定 - ひとり咲き
吳倩蓮 - 等到心關了門 - 紫陽花と向日葵
區瑞偉 - 愛是難言 - TOMORROW
曾慶瑜 - 戀相戀 - 戀
蔡濟文 - Say Yes - SAY YES
黃仲景 - 黃河的水 - 萬裏の河
那英 - 相見不如懷念 - GIRL
陳震東 - 你是我的 - NO DOUBT

  五十個了!——本轉貼先告一段落,謹代表黨和人民對原作“紅衛兵”同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