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對我的愛隻要有我對你的愛一半就足夠了”

(2006-11-13 16:57:25) 下一個
莫紮特和女人


音樂大師莫紮特,一個神與人的混合體,從神童到巨匠,從輝煌到清貧,用他的一生,譜寫了一篇傳奇曲折的故事。

除了摯愛的音樂以外,莫紮特周圍在他的心靈占據過重要位置的女性並不多。他和他的“Stanzerl”保持了9年極為愉快的關係。作為女性朋友和女性資助人,則有維也納的Baronin Waldstätten和布拉格的Josepha Duschek。他的女學生Anna Gottlieb由始至終忠實於他,而且是《魔笛》中Pamina的原型。

瑪利亞•安娜•莫紮特(1720-1778),莫紮特的母親,原姓皮爾特勒(Pertl)瑪利亞•安娜•皮爾特勒出生於沃爾夫岡湖邊的聖吉爾根小鎮。1747年在莫紮特大教堂與作曲家裏奧珀爾德•莫紮特(Leopold Mozart)完婚,並生育了7個孩子,但隻有兩個孩子活下來。莫紮特的母親很活潑,喜歡交際。和朋友,鄰居,孩子,甚至貓貓狗狗都談得來。她喜歡寫詩而且寫得很糟,她喜歡粗俗的玩笑和與並不優雅的鄉人聊天。沃爾夫岡(莫紮特)就是她的一個孺子可教的學生。1777年她和兒子一起去巴黎,途經慕尼黑,奧斯堡和曼海姆。這趟旅途她病得很重,並於1778年7月去世。

安娜•瑪利亞•“娜奈爾”•莫紮特,莫紮特的姐姐(1751-1829)娜奈爾比弟弟沃爾夫岡長4歲。她是一位天生的鋼琴演奏家,小時候就和一家人一起周遊歐洲。她其實是個天才兒童,隻不過她退到弟弟後麵而已。兩個小孩感情非常好。娜奈爾害羞,內向,關心照顧弟弟和爸爸。33歲時她和太陽堡的法官Johann Baptist Franz von Berchtold結婚。從那時開始,她住進聖吉爾根市她母親出生的房子,並生育了3個孩子。1801年她丈夫去世後,她搬回薩爾茨堡,並任鋼琴教師以謀生。
瑪利亞•安娜•特克拉•莫紮特,莫紮特的表妹(1758-1841)1777年莫紮特和母親一起來到奧斯堡的時候,這兩個小親戚發展了一段不羈的,奔放的友情。莫紮特給她寫了一係列書信,這些書信因為其中的情欲暗示和經常使用的色情語言而聲名狼籍。這批書信現在還有9封保存下來。巴黎之旅之後,當莫紮特被阿萊西雅•韋伯粗魯拒絕,並憂心忡忡返回薩爾茨堡的時候,其表妹就陪伴左右。

康斯坦澤•莫紮特,原姓韋伯,莫紮特的夫人(1762-1842)康斯坦澤•韋伯是莫紮特的第二選擇。阿萊西雅•韋伯——康斯坦澤的姐妹並不接收莫紮特的愛。1782年莫紮特和康斯坦澤結婚,他們倆度過了愉快卻又短暫的婚姻生活,生育了6個孩子,隻有兩個活下來。康斯坦澤適應她丈夫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方式。她不是體貼文靜的家庭主婦,她根本管不住自己。她懂得娛樂,而且花錢大方。莫紮特比之前任何時候都要努力工作。通過1783年的《Bandl-Terzett》,可窺見兩位年輕人的夫妻生活一斑。康斯坦澤支持莫紮特作曲的方式是晚上給他炮製賓治酒和講故事。莫紮特早上起床後會對妻子一個溫柔的問候。隻要有可能,他們都會一起旅行。在他們倆婚姻生活的最後一年,康斯坦澤因為生孩子的緣故變得很虛弱,這個時候,莫紮特才一個人外出。情深款款的書信縮短了離別的苦苦等候:“你對我的愛隻要有我對你的愛一半就足夠了。”

莫紮特去世後,康斯坦澤看著他的名字一天天越來越出名。1809年她和丹麥大使館的尼森結婚。尼森是熱誠的莫紮特迷,寫了關於莫紮特的第一部傳記。尼森去世後,康斯坦澤繼續住在薩爾茨堡,她於1829年去世。康斯坦澤不遺餘力出版莫紮特的音樂作品,為後人保存了莫紮特的音樂財富。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