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對中日文化和關係的認識..by 張$思$徳

(2006-07-19 17:30:23) 下一個
我對中日文化和關係的認識。
文章來源: 張$思$徳 於 2004-03-09 02:18:32




說句實話,我對日本人種,文化來源於中國之類的事情,基本上沒有興趣。來了日本挺久的了,早已明白一件事。日本就是日本,中國就是中國;日本人就是日本 人,中國人就是中國人;日本文化就是日本文化,中國文化就是文化。完全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東西。你非要說是一衣帶水,很相近,那隻是自己欺騙自己。不同人的 DNA有百分之九十多以上是相同的,可是中日之間相同的部分沒有百分之九十吧。所以說,他們是完全不同類型的。

中國人是自己來到日本的,中國文化也是日本人去中國學和中國自己給日本的。給也給了,送也送了,也不可能要回來,更沒有版權可以追求。還不如承認日本,也顯得我們大方。因為這些事實也不是隨便可以改變的。

有時日本朋友會對我說,日本的文化都是來之於中國,他們也表示出對中國的敬意。也有日本政府官員,當麵親口對我說過“日本人は中國人に頭が上げられない” (日本人在中國人麵前是抬不起頭的)。受過正規教育,有著正常思維的人,心裏都是明白怎麽回事的。而我對這些日本朋友們總是表示,雖然日本文化曾經來源於 中國,但是日本現在的文化是日本人結合中西方的文化,自己獨創的。承認對方的文化等於是承認了對方的立場,隻有在雙方相互承認的前提下,才會有良好的交 流。

日本人有個很大的優點,他們會經曆地保護和發揚,流傳到日本的中西方文化。實際上,日本人是把中國文化作為他們文化的一部分來看待的。物以稀為貴,求之難的東西,會格外地珍惜。日本本土戰爭較少,重視文化和教育,也是他們得以愛惜他國文化的一個原因。

我剛來到的日本時候,在區裏的圖書館看到一排排中國古代學者的書,心裏感到很欣慰。有些學者的書,因為中國當時統治階級的原因,沒能得到好好的保存和研究,而日本處於一個純文化的角度,卻把它們發揚光大了。就這點,我對日本的學者還有存有一份感激之情。

在日本這個先進的國家,從文字到文化,都能看到受到中國文化的影子。一個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的國家,能建設成如此先進,我也感到比較自豪。總比看到一個同 樣也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的國家---北朝鮮,有意義的多了。同時,在對中國文化影響的承認上,北朝鮮也比日本差的多。從某種程度上,我們在日華人和中國在 享受著日本人把中國文化發揚光大的成果,雖然曾經吞食了許多苦果。

英國孕育出一個美國,曾經也發生過戰爭。但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大戰中,美國支持了英國,所以他們成為了世界上最好的朋友。

中國孕育出一個日本,古代也發生過戰爭,但是不會有人去追問這些曆史問題。隻是在第一次大戰前後和第二次大戰中,日本支持了列強,同時又侵略了中國,所以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敵人。

中日之間形成今天這樣一種不協調的關係,主要原因應該歸結到近百年的戰爭和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之上。

1。近代曆史近代日本做了西方列強的牙城和幫凶,對中國進行的種種暴行。在當時中國麵臨西方列強,處於非常艱難的情況之下,日本的種種行為,猶如雪上加霜,背後下刀。 如果當時日本能夠幫助中國防禦來之海上的侵略,特別是西方列強忙於一次大戰時,日本能幫助中國從西方國家,同時自己也放棄對中國主權要求的話,曆史就會改 寫,中日也會象英美一樣成為最好的朋友。

可是,當時中日之間已經斷交很久,又是西風壓倒東風的時代,日本為了自己的生存,作出投靠西方的決定,從曆史角度上來說,也是可以理解。在那其間,日本扮 演的角色隻是一個渾水摸魚的幫凶而已。在之後的一次大戰至中日戰爭其間,日本也曾給予過中國一定的幫助,中日關係有了一定的恢複。所以,中國對日本這段曆 史並不特別加以追究。這段曆史中,日本打擊中國的是經濟和自信心,日本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留下了忘恩負義的印象。

2。中日戰爭。這是中日結仇的最主要時代。關鍵並不在於戰勝,而是日本用其實殘忍的手段,屠殺了大量的中國無辜百姓,嚴重踐踏了中華民族的自尊心。當一個人,一個民族的自尊心受到極度傷害時,是很難輕易原諒對方的。在這段曆史中,日本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殘忍無道的印象。

3。二戰之後。二戰之後,由於種種原因和幹擾,本來應該得到及時清算的中日之間近百年的矛盾,沒能得到及時的處理。這給以後的中日關係留下了很大的隱患。隨著日本經濟的 發展,時間的推移,日本對中國的態度越來越生硬,這使得本來自尊心受到極大打擊的中國,非常難以接受。如果,日本二戰後淪落成北朝鮮一樣的弱國,中國也不 會向現在這樣堅持要它認罪,反過來可能會去原諒和扶持它。相反,如果日本二戰後淪落成一個弱國的話,日本也不會象現在這樣不願意認錯。所以說,中日關係解 決的最佳時機是錯過了。在這段曆史中,日本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死不認錯的印象。

從日本鎖國政策結束,中日從新建交到今天的一百多年裏,日本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留下了忘恩負義,殘忍無道,死不認錯的非常惡劣的印象。具有這些品格的人和國 家,在中國人的眼,中國文化中,是無可原諒的惡人。而這曾經對中國犯下滔天罪行的,無可原諒的惡人,卻又比中國富有發達,這是還沒有真正找到心理平衡的中 國人無法接受的。而中國人的這種心情,又是已經忘記了戰爭的日本人所無法感受到的。這種相互理解上的差異,正是中日關係不協調的最根本原因。這也是有些中 國人要通過奴役日本文化,而求得心理平衡的原因。

從近代中日關係惡化到恢複關係正常化之間,大約有百年的曆史。而從中日恢複關係正常化到今天,也隻是三十年左右的時間。在錯過中日關係清算最佳時機的情況 下,用三十年左右來恢複百年的創傷是不現實的事情。中日關係真正能夠友好的時期,應該是在中日兩國經濟實力接近,或者是中國超過日本之後,才能實現。在這 種狀況下,中國將會再次發揮出中華民族特有的寬宏大量,日本也將表示出大和民族特有的虛心向上的精神,以使兩國達成一致,形成一種新的平衡。我期待這將在 二十年之內可以完成。用五十年的時間來解決一百年的問題,這本身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奢望了。

中日關係的轉變,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隻有在中國主動時,才能正常進行。要求日本主動改變,是不符合日本國情,文化的。這恰恰正是因為日本的文化來源於中 國,而日本還沒有完全拜托中國文化影響的原因。就象父子,兄弟之間的矛盾,總是由父,兄主導下才能得到改善。這就叫曆史,非常有趣的循環。

我相信,隨著中國的強大,中日關係將會越來越正常。現在正處於過渡時期,以靜守觀望的態度,相信中日兩國間的努力,也盡自己的一點努力,這將是最現實和有效的方法。

說了這麽多, 其實想說的還有, 在當今這東西合璧的大潮滾滾而來的世界之大趨勢下, 日本是傳播東方文化的先行軍. 印度也因為有長達四百多年的殖民曆史而和西方文化有過正麵的較量.

到了今天, 中華文化這台重軸戲終於出場了. 而且勢必把東西合璧的大潮滾置巔峰從而使人類文明進入一個新的高峰.

而我們, 就活在這個偉大的年代裏. 這是一件多麽令人興奮的事!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