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小笆的白果

(2007-04-30 05:25:57) 下一個

  小笆的家在冀東鄉下。者片土地西臨京城,西南通天津衛,東至唐山、山海關,雖然不比江南魚米之鄉,曆史上也還不算窮地方。然而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卻也有吃不飽飯的農民。雖然周圍有幾座大城市,但城鄉決然是兩個世界,那個年代裏,鄉下的歲月中能讓人感覺到20世紀的東西至多不過手電筒、自行車、每年一次由公社派下來春耕的履帶拖拉機,除此而外,想那生活方式是跟千年前沒有本質區別。


上山下鄉的偉大運動曾經轟轟烈烈,城市青年,誌願也好,無奈也好,大批奔向祖國四方的邊疆偏遠地區,內地鄉下雖然也接受了不少知青,畢竟不那麽熱鬧,況且在下感覺,能到些內地地方者,多辦是走了後門的。


上山下鄉運動最初68、69年,這裏並沒有接受知青的任務,直到71年前後,公社所在的鎮子裏才出現了一個知青點,住了7、8個遊手好閑的男女城裏青年。小笆記 兴麄儾粚凫度魏我粋 農村生產大隊,隻在公社幹活,但時常在三鄉五村閑逛。若是某農戶晚上給雞籠上蓋的時候發現有一兩隻雞沒有歸籠,基本上可以斷定知青到村裏來過了。


那年,小笆念小學一年級。村民在好幾年中基本上沒有見過現金,公分折合糧食,大秋麥秋兩次分,有的人也許還欠公家錢。所以孩子們關於錢的概念基本上是一分二分的鎳幣,小笆很久以後才知道錢可以是紙的。小學生需要買本子鉛筆橡皮什麽的,都是用家裏存的黃豆或者雞蛋到鎮子上的供銷社換。有時兩個大個白果(當地土話稱雞蛋)的價值超出換全套鉛筆橡皮本子的價錢,供銷社的叔叔會問“你是要兩塊水果糖疙瘩呢,還是要2分錢?“小笆雖然很想吃糖疙瘩,但他多數時候要分幣拿去給媽媽。


那天小笆媽給了兩個白果,讓他去換自來鉛(自動鉛筆的鉛芯)、毛子油和起燈兒。小笆用草籃子提了白果出了村,過了西小橋,看見一女二男三個知青在水渠邊。他們侉著口音叫他∶”小孩兒,過來過來,快,有事問你。幹什麽去呀?“
小笆∶”上供銷社。“
男知青甲∶”上那兒幹什麽?打醬油?“
小笆∶”不是,換毛子油!“
男知青甲∶”用什麽換?黃豆?棉花?還是雞蛋!“
小笆∶”使白果換!“
男知青乙∶”嘻嘻!白果?我瞧瞧!“


小笆揭開籃子上的包袱皮,男知青伸手拿了雞蛋∶”哎喲,你小子膽子不小啊!你這雞蛋是壞的,臭了,幸虧我們看見了,要是到了供銷社,你麻煩大啦,知道嘛!“說著把雞蛋遞給男知青甲,小笆擔心自己的雞蛋,想走近甲,乙攔住他∶”知道供銷社為什麽收雞蛋嗎?那是供應北京的菜市場的,你把臭雞蛋賣給國家,這是欺騙國家。“


小笆說他們胡說,白果是昨天下的,還是存在花花魚兒裏一個月都不會懷的,就向甲討要雞蛋,可甲說你給了乙,乙又說給了甲,甲乙二人假裝爭吵,推搡嬉笑,漂亮女知青柔和地對小笆說∶”這麽小就記性不好,是不是忘在家裏沒帶著,我記得剛才你的籃子就是空的。“小笆堅持向倆男知青討要,他們就揮拳瞪眼,女知青就說∶”你可別若他們倆,壞著哪!他們要揍你我可不管,我特怕他們。“三人說笑著朝鎮子走,小笆就跟著,過了亂葬崗,三人見他還在跟,就越走越快,然後鑽進了高粱地,小笆也跟進去,青紗帳內如茫茫大海,三轉兩轉就不見了知青們的蹤影,小笆隻好流著淚回家了......。


後來,小笆進城了,再後來社會變革了,他念大學那些年出現了”傷痕文學“,其中關於知青的題材很多,但小笆一看到知青訴苦就憤怒的不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