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妄侃平仄2

(2006-07-05 19:13:21) 下一個
小可帖子的前一部分打錯的字很多,修改後也一並沾在這裏吧,歡迎打磚頭:


所謂舊體詩幹嘛要格律韻腳 ?我這問題沒學問。竊以為格律韻腳之於詩詞蓋類乎茶壺茶碗之於茶水。漢語既然有四聲,寫詩不用多可惜啊!況且詩歌與別的文學體裁不同,是要吟誦的,所以其音樂感便很重要了。寫詩自然是要考慮平仄的。有壇之初在下曾有幾個帖子提倡寫自由體的新詩,而其後所貼幾首劣品卻以舊體為多,今日又說出寫詩要平仄,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嘛?複古深解小可心思,他曾言到小可粗解平仄而卻要提倡新詩者,內中有苦衷哦!可是在下說要考慮平仄是有說道的:

一)倘若是寫自由體新詩,格律自然是多餘的。但是若仍然寫那五言七言的句子卻堅決反對平仄就不合適了。這種字數整齊的句子其句法結構有定式,變化本就不多,不講究平仄讀來缺乏和諧甚至拗口了。反對平仄的朋友先別忙著急,小可說的平仄和韻腳不一定是中古的平上去入和平水韻,倘若您不喜歡這些,用現代漢語四聲為平仄,用現代漢語音韻係統為押韻標準絕對是有意義的嚐試,況且我等讀詩用現代漢語讀,則現代平仄和現代新韻是更和諧悅耳的,而語音變化使押中古韻的詩今天讀來不押韻了,聲調的變化,尤其入聲的消失,使得平仄的和諧也不能完全保持原樣,所以現代聲調現代韻是完全應該運用到諸位實踐中的。
話說回來,有朋友喜歡了解那古詩本來的韻味,學習當時的聲韻平仄小可也願與之分享樂趣。用宜興紫砂老壺還是用台灣日本的電壺,依各人所好吧!但既然喝茶總得有把壺啊!
二)格律束縛人是不用說了。然而,咱也用用毛老爺子的辯證法,凡是一分為二。這平仄其實也是一柄雙刃劍,束縛的同時也助你煉字潛詞。複古言:"格律為什麽不能成為我們表達主題的一個好幫手呢?一個字,非平即仄,並不是在諸多的選擇裏隻準用一個,這麽豐富的漢字,應該說多數時候不至於非某個字詞不足以言傳的。那麽‘束縛’可能在於要求對它的熟練掌握,這就難免有點兒藉口的意思。”有朋友會說,意境為先,平仄次之。這話在下同意,然而是有條件的同意。這譬如和尚們說的參禪悟道,未悟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悟道過程中,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撤悟後則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未習格律而說平仄次之變有些武斷了。平仄不諧,字麵美麗,詞語華麗也仍然缺少韻致,是散文詩吧?而熟悉了格律,遊刃有餘,方可言意境第一,平仄次之。小可一己之見,諸位不妨狠砸大塊磚頭。
小可竊以為古人許多新穎獨特奇妙的句子大概得益於平仄和韻腳的考慮。所謂煉字應該是包括這方麵的考慮的。古人的東西在下也是揣摩,不好妄語,但小可自己寫的歪詩卻有這方麵體驗,不妨拿來做例(小可僅在說明一個觀點,萬不敢把自己的劣品四一兜售,況且這個句子小可也不滿意,僅做個例子,作揖)。萬裏舟兄執謎語振臂一呼,好詩連連,小可心癢,然畢竟乏才,不到有股子情緒要表達寫不出東西,真想也如諸位才俊那般敏捷,七步成詩,可惜小可遲鈍。閑話少敘,那日夜晚思考以這柳絮浮萍入詩,苦思良久,忽聽鄰家薩克斯幽幽響起,(這老兄為此已被眾鄰居痛罵並招徠過警察,他依然不改擾民惡習。)於是順手寫了前兩句,大家看得出是沒有怎麽思考的熟語句子。既然用了“星”“聽”,而詩中詩要提到浮萍的,便該用下平九青入韻了,可是這個韻部除了生僻而不適合入詩的字外,沒有多少可用的,也算個小小的險韻吧!鋌而走險,隻好被韻腳束縛住了,不很冷僻的字中有個“霆”字,這樣,小可正要表達“長憶紅顏成背影”,於是便接了“如驚皓月化雷霆”。沒有新意,便隻於真情取勝啦!倘既無美妙詞藻和新意,又是無病呻吟,詩就不好讀了。小可這東西很蹩腳,卻如實表達了心中一份感覺,應該說是韻腳得束縛幫在下想出這句。這裏旨在說明:有些時候,格律韻腳不僅不是束縛,反而會從音韻的角度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主題,渲染出更恰當的語言氣氛(複古語),貽笑大方,各位包涵!
在下還有些話跟朋友們討論,單說指頭敲累了,容在下後續吧?



三)樓下小可的帖子羅羅嗦嗦,似乎我是格律派,可是諸位記著在下老早就吹捧新詩啊!來詩壇以後還試過兩三把呢,第一把複古戲言破四舊不徹底,後兩把徹底多了。但是在下說這五言七言句子的詩歌還是有點平仄的好。這會有朋友說啦,我寫五言七言,但是不守格律,我寫古風啊!您這麽說不是氣我嗎?在下這東西本來就是鬻矛與盾者的兩難。我是說願意搞搞的朋友不妨可以用現代漢語做標準。一定麽?您有說,大詩人也不守平仄。誰呀?李白?那當然,您要是讓黑幫大佬守規矩,他一瞪眼:“規矩就是我定的,你敢卡我?”這是玩笑,可是實在說,在某種意義上,格律確實是他們“定”的,李白的時代之前的東西,您讀過幾首格律詩?唐代以詩聞名,除了老生常談的思想性藝術性的高峰雲雲,也在於唐詩人們完成了詩歌轉型,形成了格律詩,所以中晚唐在格律上跟初唐就不一樣。按以後的標準,那時候的許多詩歌就叫古詩或者古風了,李白的許多作品就是。可不能因此說他不講究平仄。而以後的是今體詩。您比較一下大李杜和小李杜就好了。這麽說,古板是堅決主張守格律了。且慢,先說平仄跟格律的概念並不等同。您要是討厭平仄,換了成呼叫音樂感也行,意思就是韻律的豐富變化。而格律那時關於平仄和押韻的規則。講究平仄不等於守格律,守格律不等於墨守成規。嘿嘿!不信,您看幾天前小可跟大夥賞析了一番黃景仁的一首小詩,小可感覺他是比較講究平仄的,那一聯“芳草遠逾遠,小鏤空更空。”真是讓小可陶醉,講究平仄沒有?絕對講究;死守格律了麽?沒有。正因為他講究平仄,才能得心應手地利用平仄製造一種特殊的感染力。他詩中也有因了過於拘泥於平仄而小可不太喜歡的地方。譬如“詎有青烏緘別句,聊將錦瑟記流年。”為了遷就平仄,把青鳥說成青烏,小可覺得就別扭,您說訥?
四)在亂侃一個例子吧。屬於歪解性質了,這回您準備好磚頭。說的是曹雪芹在紅樓中那首著名的詩,大學者講得多了,小可妄自置喙,不挨磚就萬幸。可是他專家不屑於說我說的這個:平仄。曹老先生玩了個押仄聲韻,為什麽呀?小可亂解:講究平仄,不守死規矩而以平仄取得新穎效果。您感情強烈,憤慨時可能會這麽說話:“我不同意!我不同意!我就是不同意!”重複是強調,是憤慨。舊體詩中自然不好重複詞語,那麽重複什麽訥?您大聲反複讀讀“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這兩句的平則是一樣的,沒有按常規對,給人以強烈的重複強調的感覺。後麵兩句雖然是押仄聲韻,也還是平仄和諧的 ,“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乃為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不過是將通常押平聲韻的句式顛倒而已,於韻律和諧無礙。這是個不守格律但絕對講究平仄的例子。如果再說,就是著名的“千山鳥飛絕”了,不僅是仄聲韻,而且是入聲韻,急促而頓挫的入聲,讓在下每次讀了前兩句都不由得暫停下來體味那雪落無聲,萬籟鹹靜的風光,然後才繼續吟誦後兩句。這“絕”“滅”兩個入聲字就如正如交響樂結束前管弦鼓一同疾風暴雨般的演奏猛然停下,然後一片寂靜。而後兩句的句式依然是標準律句的平仄。曹柳二位是否有意如此安排小可不得而知,然小可讀詩時,這平仄確實給於這樣的效果。
喋喋絮叨,看貼者或許意境煩透了,在下就此打住。要補充的是,日前讀複古貼委實有同感。當初壇內朋友互相點評,隻有討論,沒有爭論,更無爭吵。在下雖然饒舌,然更多是學習欣賞,不敢隨意評論諸位大作,這一是在下水平有限,二是覺得詩歌是很個人的東西,亂加評論未必理解作者意圖,三是偶爾有朋友歡迎評論時小可多嘴,則往往因來其他朋友指摘,落些不快,雖說此間諸朋友均大度君子,也不免費些解釋方可釋懷。故:在下讚成複古老弟倡議,諸位有複古如此良師要多多利用哦。適才見樓下萬裏舟兄等步小可歪詩之韻寫了些精品(萬雄尾聯確實精彩)忽然想不如具體實踐下複古倡議,開個先,就慶祝為斧正小可近日這首爛東西吧,帶斧子的盡管砍,沒斧子的您就仍磚頭:
更深落寞數寒星,薩管幽幽不忍聽。
永憶紅顏成背影,如驚皓月化雷霆。
縱歸寂靜為泥絮,未免漂零作雨萍。
此世音塵終杳杳,蕭郎陌路怎心寧?

要表達的意思不用說了,還是比交明白的。來呀,大夥抄家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