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在溫哥華喝咖啡

(2006-06-28 18:33:44) 下一個
近來有點有閑,也就多了些時間去喝咖啡,有時也叫紅茶,有時兩三位,有時獨自一人。在metrotown二樓的大廳裏,最喜歡是坐在那個壁爐旁,5米長的玻璃鋼大壁爐,裏麵的火燒得紅紅的,有時太陽從大廳頂的玻璃上照下來,暖暖的感覺。看著幹幹淨淨的環境,文文明明的人,自然也就想許多事--------。 今天想起了這喝咖啡的的事,也是有些話可以說的。因為從大口的喝到慢慢的品,說來也是自己的一種轉變。風格的轉變,人生的轉變,都要從經曆的事說開來。 記得從軍的時候,軍人的作風就是,走如風,站如鬆。吃起飯來呼呼嚕嚕的帶聲,喝起水來咕咚咕咚的帶響,喝茶也是如此,大口大口的。隻是解渴,談不上品。後來到醫院做技術工作,有了和老外接觸的機會,也就開始注意些影響了,怕人說咱沒吃過飯,咳!你看那不富裕的年代,心裏就是虛,上上下下都要注意影響的。到如今的老外到咱這來解饞,心裏也是有些自豪-----這話扯遠了。還回來說喝咖啡,自己慢慢的經曆多了,思考的也就多了,喝咖啡也不單單是解渴了。有時會慢慢的想些事------想著咖啡和咱中國的茶到底哪個好喝,想著這高高的玻璃天棚加暖暖的陽光,想著這大大的玻璃鋼壁爐加冉冉的火焰,想著這不同種族和皮膚的人這麽和諧的在一起,也想在海外這些年的風風雨雨,再想著這喝咖啡,好像變了!不是為了解渴了,卻好像從解渴變成了借口。借它來說些什麽和朋友,和他人。借它來想些什麽,想現在----想過去,想未來。好像也是一種的滋潤和吸收,叫我這大口喝茶的人慢慢的變了,口小了,味道也變了,思想也就複雜了許多,想這土生土長中國文化的我,文化有些雜了,人也有一點更富了。 那天星期五的下午買了杯咖啡放到了壁爐旁的桌上,然後走到壁爐旁用雙臂量量這個爐子究竟有多大,哇!透明的部分5米多。回到桌旁坐下,旁邊的一對西人主動和我搭起訕來。那個男士40多歲禿頂,戴付大眼鏡,像個學者。他說:我看你在量這個壁爐,我也在猜它有多大-----我坐在這看著它的火慢慢的燃燒好像看到了我的全部生命,整個的社會和人生-----哈 是位侃爺,和他聊聊我想著。談的時候她不時地講起了法語,說很容易看出我是中國人等等,當我剛想把“秦磚漢瓦”拽給這個自傲的法裔紳士時,他突然地走了!他的女伴不時地祝我今天過得好---我真後悔!沒有看到一次秦磚漢瓦和法文化的碰撞。 有一天品的時候,想起了一條消息:如今的大學生找工作比民工還難。借著這個消息也就思想起來,可能今天有文化容易,有能力難。有文化容易,有教養難。有文化容易,有思想難。有文化容易,有境界更難-----。你看我這人,真夠麻煩的。 咳!也許品需要文化。也許品需要閱曆。也許品更需要品位。要有一個品的心態,才會品出東西來。 可能人生的階段不同,對喝茶喝咖啡的目的也不同,過去的喝,今天的品,品人生,品日子,品人,品事,品過去,品未來,品自己的母文化的好壞,也品外來文化的高低-----。這咖啡真是百味,你有什麽品位的心態,它就是什麽味道------。 東拉西扯就是一個心態,沒有好的心態咖啡老是苦的,有了品位,苦中帶甜的味道了也就出來了,您這咖啡錢也就不白花了-----哈哈。 還是謝謝你看我的閑扯,也耽誤您去品咖啡的時間了吧! 豐富海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