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意圖(三)- 梵蒂岡

(2009-04-03 16:59:35) 下一個
到達羅馬是周六早上,下午一定要去梵蒂岡,周日不開,周一人會很多,周二俺們要走人。 去歐洲玩最大的體會是要事先看好景點不開和最後入場的時間。個地方規定假日不同,幾乎沒有規律。

打車過去7歐,家裏人口多的打車從時間上講更合算一點。 一下車導遊便來拉生意,開始沒想入團,但看到廣場上長長的隊伍就說算了,還是入團吧可以不排隊。二十五歐一個人(小孩兒不要錢),不包括門票。 可後來進梵蒂岡博物館的時候看到裏麵的售票口不排隊,現在也沒搞懂前麵那個長隊是排啥的。 導遊是個美國中年婦女,離婚後跑到意大利拿了個藝術曆史碩士,每個星期做兩天導遊。 她講的非常好,大人孩子都喜歡,但後來發現她雕塑講得多,繪畫好多地方都沒去,錯過了一些精品。 梵蒂岡的博物館和意大利博物館的不同有二,有些地方可以照相(不是所有的地方)和有導遊。

跟導遊的程序是,廣場集合講解 – 進個小café交錢,發耳機 - 梵蒂岡博物館 – 最後一站西亭寺 - 散夥 – 進聖彼得教堂,俺們還上了聖彼得教堂的頂。 前後五個小時。 如果沒有導遊可能還會在博物館多呆一會兒。

聖彼得廣場
DSC_0080

梵蒂岡的衛兵,一看兵器就知道是廢物。:)
DSC_5253

博物館大門。意大利再偉大的博物館,門臉都很小沒有特色。去烏菲茲居然走錯了門兒,進了傍邊一個,借語音導遊的時候才發現 (怪不得人少),連忙道歉,出來人家不錯,還給退了票。
DSC_5196

博物館內院兒
DSC_0041

雕塑幾個:
DSC_5205

著名的拉奧孔
DSC_5206

軀幹(Torso),這個也是件鎮館之物。米開朗琪羅把它當作聖物,老年失明後,就經常用手撫摸感覺它的存在。盡管有教皇的要求,米開朗琪羅就是不敢做個完整的複製品,隻是把它畫進了他的幾幅繪畫裏。真正把它複製融入到自己的雕塑中的是羅丹,想一想“思想者”。
DSC_5210

地圖室,雖然沒有飛機,但據說地圖的精確度很到,每棟房子都很準確。
DSC_0045

頂板上的一副畫,對,是畫不是浮雕,反正導遊這麽說,是當年的一種模仿浮雕的畫技,現在已經失傳了。 她說如果教皇恩準她在梵蒂岡隨便做一件事,她就架個梯子上去,用手摸摸看是不是真平的。:)

DSC_5221-1

進了聖彼得教堂,果然碩大無比,金碧輝煌。中間那個黑“亭子”就是聖彼得被埋的地方。 意大利的教堂裏除了繪畫雕塑外,地麵一定要多看幾眼,都是圖案豐富,顏色鮮豔。

DSC_0067

聖彼得像。聖彼得是最好認聖使,他永遠地攥把鑰匙,天堂門的鑰匙。不管是在繪畫還是雕塑中,你一看到有個拿把鑰匙的,甭管那人是老是醜是胖是瘦,就是聖彼得。 聖馬可總抱本聖經,但拿聖經的忒多了,有時候也搞不清楚。

DSC_5245

當然當然,這個絕對不能錯過,米開朗琪羅的。

DSC_5249

聖彼得的頂,上去看了才知道圖畫是馬賽克拚的。
DSC_0052

聖彼得頂上
DSC_0060

離開聖彼得廣場時回望,高處總有很多人
DSC_526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