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讓烏克蘭的恐怖讓我們睜開眼睛看到世界各地的戰爭苦難

(2022-03-09 06:20:40) 下一個


讓烏克蘭的恐怖讓我們看到世界各地的戰爭苦難


太多人將入侵視為對“文明”的攻擊,因為它發生在歐洲,所以非常可怕。這種做法貶低了我們所有人.


“人們普遍認為,戰爭在其他地方是自然而然的,這在這兒是一種反常現象。”來自烏克蘭的難民抵達波蘭邊境。

弗拉基米爾·普京對烏克蘭的血腥入侵加劇了兩個可怕的認識。首先是普京沒有在通常精細平衡的製衡、大棒和胡蘿卜的範圍內發揮作用,西方希望能遏製他並在歐洲維持不安的休戰。二是二戰以來幾十年來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並在未來加強防範的工作都失敗了。再說一次,我們沒有內戰,而是無視世界其他地區,入侵主權國家。再一次,我們看到隻被我們稱為曆史卷軸的圖像,成千上萬的人試圖逃到安全地帶時的瘋狂和恐慌。


但還有第三個認識似乎塑造了太多西方記者的看法,他們對玷汙歐洲的行為感到震驚是有道理的。從很多報道的語氣來看,這對他們來說似乎是獨一無二的痛苦和警覺,因為歐洲之外人的生命價值更低,他們的衝突被遏製,遠離我們。


我以為這隻是幾個記者在壓力下的笨拙措辭,但很快就清楚這實際上是媒體範圍內的抽搐。從半島電視台到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記者們感到震驚的是,這不是發生在“伊拉克或阿富汗”,而是發生在“相對文明的歐洲城市”。一個人說:“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這不是一個發展中的第三世界國家。這是歐洲。”另一位反映:“這些是富裕的中產階級……這些顯然不是逃離中東的難民。坦率地說,這些不是來自敘利亞的難民,而是來自烏克蘭的難民……他們是基督徒,他們是白人,他們非常相似。”

烏克蘭前副首席檢察官大衛·薩克瓦雷利澤 (David Sakvarelidze) 毫無異議地告訴 BBC:“這對我來說非常激動,因為我看到藍眼睛和金發的歐洲人被殺。”

丹尼爾漢南,電報專欄作家,前環境保護部,Kingsclere 的漢南勳爵;更直截了當地寫道,那些在烏克蘭受苦的人“看起來很像我們。這就是它如此令人震驚的原因……戰爭不再是對貧困和偏遠人口的訪問。這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他說:“文明在倒退”。

這種對戰爭、衝突和剝奪主要發生在“第三世界”和“偏遠”國家(遠離誰?)的曆史的奇怪描述是一種虛構,是由於政治和媒體環境剝奪了那些尋求庇護的人的人性如此徹底,它已成為一個事實,在沒有自我意識或羞恥的情況下重複。

對這些陳述的一個極其慷慨的看法是,它本身並不是一種不尋常的衝動,即更多地關心或受到更多地發生在離家更近而不是更遠的地方的事件的影響。也許這些人真正想說的是“這在這片土地上幾代人都沒有發生過”之類的話,以突出這場特殊衝突的異常。僅此而已.

但還有更多。人們普遍認為戰爭在其他地方是自然而然的,但在這裏卻是一種失常。這場戰爭隻發生在窮人和未開化的人身上,而不是富裕和穩定的人。皈依和背井離鄉的命運是其他人的命運,因此不是一件大事。


這些信念在最輕微的審查下就經不住推敲,揭示出一種世界觀,這種世界觀被長期以來流行的、不受挑戰的關於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的言論所扭曲。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意見是一致形成的,以證明為阻止人們進入歐洲土地而采取的不人道且經常是暴力的政策是正當的。為了讓這些政策被接受,他們的受害者必須被描繪成具有威脅性和不值得的。


其遺產是西方世界對所有需要幫助的人懷有敵意,無論是否藍眼睛。與以往一樣,當我們將目光從一群人的人性上移開時,我們最終會建立移民係統來攻擊所有人的人性。與天堂一樣高的政策邊界現在遇到了尋求進入英國的烏克蘭人,即使是作為家庭成員。


當烏克蘭國旗被投射到唐寧街時,內政部正在吊橋,在其網站上發布:“在烏克蘭的烏克蘭國民(他們不是通常居住在烏克蘭的英國國民的直係親屬,或者英國國民目前居住在英國),目前無法申請前往英國訪問、工作、學習或與家人團聚的簽證。”經過一連串的批評,政府承諾放寬這些簽證規定,允許在英國定居的烏克蘭人的祖父母、成年子女、兄弟姐妹和成年父母根據該計劃申請簽證。即使是那些被允許的簽證申請,也必須在戰爭期間克服文書工作的障礙。


例外主義意味著我們注定要重複過去的自滿,不斷地安慰自己它不會在這裏發生,因為它隻會發生在其他地方,他們的痛苦與我們的痛苦有所不同。

但他們的戰爭同樣不可想象,他們的背井離鄉同樣令人痛苦,他們的文明同樣有效,就像現在離開烏克蘭的數千人一樣。在設計一個我們對其他人的戰爭持樂觀態度的世界時,我們確保我們無法預測戰爭何時會在我們家門口發生——當戰爭發生時,我們感到震驚,但隨後發現我們的人道主義反應係統步履蹣跚、僵化在殘酷中。

Nesrine Malik 是衛報專欄作家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2/mar/01/let-the-horror-in-ukraine-open-our-eyes-to-the-suffering-of-war-around-the-world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這是人性的必然,更關注自己的族群與跟自己族群相似的人群,不能算是種族歧視吧。
一荷 回複 悄悄話 你有戰地記者的潛質, 讚深度好文!
簡翎 回複 悄悄話 我都不忍看電視了。
移花接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號螞蟻' 的評論 : 你說的這是事實啊,真悲哀
移花接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榮確' 的評論 : 排外,種族主義都是人性弱點, 我們自己也一樣, 我們痛恨被歧視,同時我們也在歧視比我們更弱勢的群體. 即使在自己國家, 城鄉之間因經濟地位不同的歧視都是自然而然地現象. 遇到危難,需要利用其他階層了,才會強調平等與團結一致.
大榮確 回複 悄悄話 歐洲白左骨子裏是種族主義者,這回也嚐嚐屎是啥味兒吧。
ahniu 回複 悄悄話 承平日久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民主自由不是空口白話的講道理得來的
移花接木 回複 悄悄話 作者的觀點是對人性的揭示, 譯者,即本人,部分同意這種偏左的觀點但也並非完全批判所謂西方歐洲至上主義,畢竟西方事實上是處於所謂"文明"的高點,人性弱點如斯, 偏見是難免,但時刻反省自己,不要總以為是,站在道德製高點去評判別人.
若單獨從道德觀點出發, 普京也可大有道理了, 他引用了美國發動科索沃,伊拉克,敘利亞戰爭的借口來粉飾他的侵略,仔細想想, 也並非全部無中生有,豪無道理.
我本人深深譴責戰爭,為了政治目的給人民帶來的無限苦難,世界的動蕩 不論是世界任何角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