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縈徽州

徽州文化全麵崛起於北宋後期,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作為一種極富特色的區域文化,它與
正文

安徽土特產—黃山篇(下)

(2006-06-14 01:05:02) 下一個
黃山石耳
 

        山菜珍品。俗稱“石衣”,屬黃山特產。黃山石耳是一種藥用山菜,在徽菜中屬上等名菜。黃山石耳的形狀和木耳相似,每朵直徑在10~20公分間,比木耳要大好幾倍。它正麵顏色烏黑,生有細刺茸毛,背麵長著一層青苔似的淡綠膜,正中有蒂與寄生的岩石相連。黃山石耳長在懸岩絕壁陰濕處的石隙之中,一般要六七年才能長成。清代的本草綱目拾遺中稱石耳;“作羹餉客,最為珍品。”用石耳煨肉或燉雞,鮮美可口,素為食客稱讚。李時珍在<<本草綱目> >中記載;“石耳性甘平無毒,能明目益精。” 本草綱目拾遺又稱石耳“久食色美,益精悅神”。民間常用石耳治喉痛,療效顯著。

朱鄭荸薺

        產於徽州區岩寺鎮、西溪南及歙縣鄭村一帶。荸薺肉嫩汁甘,是冬令時節食用的佳品,有清熱生津、化痰明目、消積之功。用於溫病消渴、咽喉腫痛、口腔炎、黃疸、熱淋,高血壓、肺熱咳嗽等。而且生食熟用皆宜,是徽菜的重要配料之一。 

        歙縣鄭村鄉朱鄭出產的荸薺尤其著名。“朱鄭荸薺”扁圓形,紫紅色或淡紫色,有四至五道環狀節,個大皮薄,肉嫩甘美,汁多渣少。“朱鄭荸薺”營養豐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糖、鈣、鐵及維生素,還有一種不耐熱的抗菌物質--荸薺英。實驗證明,荸薺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杆菌、產氣杆菌及綠膿杆菌等均有抑製作用。具有抗癌降壓作用。既可鮮食,又可以加工製成罐頭和飲料。

徽州貢菊
 

    “徽州貢菊”是從菊花群體中選育出的優良品種,原產於歙縣金竹嶺一帶,既有觀賞價值,又有藥用功能。據民間傳說,“徽州貢菊”原是宋朝徽商從浙江德清縣作為觀賞藝菊引進的。在一大旱之年,有許多人得了紅眼頭痛病,有人采用鮮菊花泡水將火,十分靈驗。以後人們經常用鮮花或菊花幹泡水泡茶,醫治目赤羞明、膽虛心燥等病。從此,這一帶農家門前屋後廣種菊花,為了久藏又特意烘製成幹菊花,金竹嶺由此聞名遠近。清光緒年間,北京紫禁城裏也流傳紅眼病,皇上下旨,遍訪名醫良藥,徽州知府獻上徽州菊花幹,京人泡服後眼疾即愈。於是徽菊名氣大振,尊稱“貢菊”。貢菊曆來被當作一味重要的中藥材,並出口東南亞。“徽州貢菊” 製作十分講究,鮮菊采下後,先用竹簟陰置晾幹,然後用炭火悉心烘烤,成品後的貢菊以朵大色白者為佳。“徽州貢菊”具有疏風散熱、養肝明目、清涼解毒的功能,可治傷風感冒、疔瘡腫毒、血壓偏高及動脈硬化等症。用它調配其它藥物可以製成桑菊感冒片等成藥和菊花晶等飲料。“徽州貢菊”可以泡茶、泡酒,常飲菊花茶或菊花酒,能“清淨五髒,排毒健身”,起到延壽美容的作用。飲用過的菊花曬幹充作枕芯,使人清涼降火,明目醒腦。中央電視台連續對歙縣貢菊進行了係列報道,全國、乃至東南亞國家、港澳台地區前來購買徽州貢菊的客人絡繹不絕。

徽州雪梨

        徽州雪梨──早在宋代,徽州(今黃山市)歙縣上豐鄉一帶就大麵積地種植梨樹,所產徽州雪梨享名於世。《歙縣誌》稱:“歙縣雪梨為上品,色白氣香”。因這個品種的梨表皮色如雪一樣白,在很白的皮上,又零星散落幾點麻粒樣的青點,人們給了它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白皮金花早”。
每年清明過後,梨樹綴滿手指般大小的果實,果農即以漆水浸過的牛皮紙將小梨子一個一個地包起來。一來可以防蟲害,二來保證梨子色澤雪白,肉質脆嫩,汁多味甜,收獲後也便於儲存、運輸。徽州雪梨還有很多的藥用價值,將梨核剔去,放入冰糖,燉熟食用,可治呼吸道疾病,用它做梨汁、梨膏,有去熱清痰、止咳潤肺的功效。人們讚譽徽州雪梨“涼賽冰雪甜賽蜜,清肺止咳脆而香”。

富岱楊梅

        富岱楊梅──春末夏初,正是果品淡季,而這時你在黃山市區旅遊,可以見到大街小巷,提籃挑擔的有一種水汪汪、紫紅色的楊梅,這就是產於歙縣富岱村的“富岱楊梅”。富岱村所在是一塊小盆地,四周平緩的山坡環抱,這裏種植楊梅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所產楊梅果形肥大,肉質細嫩,咬上一口,汁液四溢,味甜爽口,深受人們的喜愛。

        富岱楊梅主要有兩大品種,一種是紅色的,稱紅梅,其色鮮紅帶紫,另一種是白色的,稱白梅,其色白嫩如玉。楊梅既宜鮮食,還可以製成楊梅幹,楊梅蜜餞,用楊梅浸泡的楊梅酒,更是上等飲品,它有消暑、止瀉、除乏等功效。富岱楊梅營養豐富,含有糖類、果酸、維生素C、維生素B,楊梅近幾年來不斷吸收外地先進的技術,在產量、品種等方麵均有很大的發展。

黟縣香榧

        著名高山幹果。又稱“玉山果”,產於黃山附近徽州各縣,黟縣香榧為香、酥、脆“三絕”,最為名貴。在黟縣泗溪、際聯、洪星等鄉的海拔350~700米的深山密林中,到處都有香榧樹的分布。或三五結伴散生,或構成蔥蘢的榧林,所以這一帶素有“千峰佳木,萬壑榧林”的稱譽。 
     
        黟縣香榧品種資源豐富,冠於全國。常風的品種有小圓榧、圓榧、米榧、小米榧、長榧、木榧、羊角榧、轉筋榧等。其中最著名的叫“和尚榧”、“花生榧”、“葉裏笑”、“羊角榧”,人稱“四大名旦”。和尚榧屬於小圓榧類,個頭小而圓,殼薄,果衣容易脫落,果仁不但香酥可口,而且可以切片不碎,品質極優。花生榧是近年發現良種,其果實無須鹽醃炒製,從樹上采下即可食,而且亦能自行脫衣。黟縣香榧肉色金黃,香脆可口,營養豐富。據測定,含油42%,蛋白質10%,碳水化合物28%,並有鈣、磷、鐵等有益於人體的物質。古人說榧乃潤肺之佳果,有止咳、順氣、消痔、驅蟲等功效。近代醫學發現香榧有防癌的效用,我國已從香榧的近緣粗榧中提煉出樹脂堿製作治血癌的成藥。

黟縣香菇

        山蔬珍品。黟縣香菇屬“徽菇”類,徽菇又名“香蕈”,屬擔子菌綱。其菇蓋初成扁半球形,邊緣內卷,然後產展;菇蓋淡褐色、茶色或黑褐色,常伴生有白色或褐白色鱗片;菌褶白色,肥厚致密;菌柄近似圓柱形或稍扁,內實,上白下褐,常彎曲菌環以下長有鱗片。徽菇產自徽州,以其特有的色鮮味濃、肉厚質嫩、香氣沁脾和較高的營養藥用價值獨成品係。曾被評為全國四大名菇(徽菇、贛州菇、汀州菇、北江菇)之首。黟縣香菇是徽菇中的佼佼者,以其肉厚味鮮、營養豐富,更是人們喜愛的食物和宴席上的珍品。黟縣香菇按品質和外觀可分為花菇、厚菇(冬菇)和平菇三種,皆是徽菇中的上品,特別是受高山晝夜溫差刺激發生龜裂露出白色菌肉而形成的花菇,曾在1983年還榮獲國家經貿部“品質優良”證書,1993年還在泰國首都曼穀舉辦的“中國優質農產品及科技成果設備展覽會”上,榮膺金獎。
        黟縣香菇為徽菜中的上等原料,可配製成各種可口香美的傳統徽菜,如油燜香菇、香菇石雞、香菇菜心和以冬菇、冬筍為主料的“炒雙冬”等等,若在製作五香茶葉蛋、茴香豆豉中放些菇蒂,也別有風味。香菇還是頗具食療效用的營養保健食品。元代吳瑞著《日用本草》載;香菇有“益氣不饑,治風破血”之功。明代新安醫學家汪機、徐春甫認為“常食香蕈,延年輕身,益智開心,堅筋骨,好顏色”。民產間常用香菇來輔助治療小兒天花、麻疹及解毒、降血壓。香菇還有降血清膽固醇、抗癌等多種作用,正日益受到人們的珍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