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兵團序列——別拿豆包不當幹糧ZT-by 掌腰起

(2007-08-04 22:29:30) 下一個

兵團序列——別拿豆包不當幹糧
1968年6月30日,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成立。
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接收了國營農、牧、漁場93個,編為兵團一師、二師、三師、四師、五師,以及獨立一團、獨立二團、獨立三團。


一師轄:一團(愛輝縣北方農場)、二團(愛輝縣新華農場)、三團(愛輝縣紅色邊疆農場)、四團(遜克縣庫爾濱農場)、五團(德都縣五大連池農場)、六團(德都縣二龍山農場)、七團(北安縣趙光農墾管理局)。

二師轄:八團(綏濱縣二九零農場)、九團(綏濱縣綏濱農場)、十團(蘿北縣江濱農場)、十一團(蘿北縣軍川農場)、十二團(蘿北縣名山農場)、十三團(蘿北縣延興農場)、十四團(蘿北縣青年農場)、十五團(蘿北縣寶泉嶺農場)、十六團(鶴崗市伏爾基農場)、十七團(湯原縣湯原農場)。

三師轄:十八團(集賢縣友誼農場)、十九團(寶清縣五九七農場)、二十團(寶清縣八五二農場)、二十一團(寶清縣八五三農場)、二十二團(饒河縣饒河農場)、二十三團(饒河縣八五九農場)、二十四團(饒河縣勝利農場)、二十五團(富錦縣七星農場)、二十六團(撫遠縣撫遠漁場)、二十七團(同江縣勤德利農場)、二十八團(集賢縣二九一農場)、二十九團(雙鴨山市集賢農場)、三十團(樺川縣萬寶農場)、三十一團(樺南縣曙光農場)、三十二團(勃力縣北興農場)。

四師轄:三十三團(虎林縣八五四農場)、三十四團(虎林縣八五八農場)、三十五團(虎林縣和平農場)、三十六團(虎林縣八五零農場)、三十七團(虎林縣八五六農場)、三十八團(虎林縣農墾實驗場)、三十九團(虎林縣雲山農場)、四十團(密山縣八五一一農場)、四十一團(密山縣八五五農場)、四十二團(密山縣八五七農場)、四十三團(密山縣興凱湖農場)、四十四團(雞東縣八五一零農場)。

五師轄:四十五團(嫩江縣鶴山農場)、四十六團(嫩江縣躍進農場)、四十七團(嫩江縣大西江農場)、四十八團(嫩江縣鐵峰農場)、四十九團(嫩江縣尖山農場)、五十團(嫩江縣前鋒農場)、五十一團(嫩江縣榮軍農場)、五十二團(嫩江縣旭光農場)、五十三團(嫩江縣紅五月農場)、五十四團(克山縣克山農場)、五十五團(甘南縣查哈陽農墾管理局)。

兵團直屬:獨立一團(嘉蔭縣嘉蔭農場)、獨立二團(鐵力縣鐵力農場)、獨立三團(安達縣紅色草原農墾管理局)。

1968年8月,北京市公安局音河勞改農場劃歸兵團為五十六團。

1968年12月,二師、三師、四師在撫遠地區包建六個新團(二師包建前進團,三師包建東方紅團、向陽團和五七團,四師包建青龍山團和紅衛團)。

1969年8月,兵團正式組建六師,將原屬三師的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團和新建的六個團撥歸六師,同時授予新建團番號:東方紅團為五十七團,向陽團為五十八團,青龍山團為五十九團,前進團為六十團,五七團為六十一團,紅衛團為六十二團。

1969年11月,獨立一團,獨立二團劃歸二師領導,獨立三團劃歸五師領導,原番號不變。

1969年12月,五十八團遷至二十一團五營墾區,隸屬三師領導。

1970年 1月,在寶山農場組建六十二團(步兵團),在湯原農場組建六十三團(炮兵團),由兵團直接指揮。

1970年 2月,一師獨立四營改編為六十四團(孫吳縣晨清農場),五師五十五團分出部分編為六十七團(甘南縣金邊農場),分別隸屬一師和五師領導。

1970年 5月,五師五十五團的二、三、四營編為五十團(甘南縣豐收農場),五十五團其它單位並入四十九團和五十一團。

1970年 8月,一師七團分為三個團,將七團的五、六營編為六十八團,二團機關由新華農場遷至北安縣趙光地區,將七團的七、八、九營撥歸該團,二團原屬單位縮編為一個營,劃歸一團。

1970年 9月,二師十七團從湯原農場遷到蘿北縣蒲鴨河開荒建點(普陽農場),原十七團轄區移交給六十三團。

1971年 1月,五十七團從撫遠遷到富錦縣大興分場,在此基礎上組建五十七團(大興農場)。

1972年 5月,一師六十四團團部撤銷,並入三團。

1973年 7月,一師四團縮編為一師獨立二營,一師六十八團改編為一師四團,六師二十三團反修營擴編為六十八團(撫遠縣前哨農場)。

1974年 9月,撤消五師四十八團和五十二團,所屬單位並入四十九團和四十五團。

1974年12月,撤消四師三十六團,所屬單位並入四師三十三團、三十八團、三十九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auy 回複 悄悄話 哈爾濱郊區的王崗還有一個獨立營和兵團總院。
餛飩侯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三哥到訪。
路三歌 回複 悄悄話 老侯好,你把兵團各編製資料都弄齊了,太寶貴了。辛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