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中淘篩曆史的細節

西人資料中搜尋關於中國的點滴
個人資料
元亨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周恩來年譜英文參考資料--1963年阿爾及利亞

(2017-05-28 12:45:56) 下一個

周恩來年譜:

1963年12月25日
訪問奧蘭,參觀液化石油工廠等。晚。回到阿爾及爾。在阿爾及利亞民族陣線幹部大會上講話,。。。

法國記者卡羅爾(K. S. Karol)也在阿爾及利亞,在他的書《中國,另一個共產主義》( China, the Other Communism, Hill and Wang, 1967)中,他描述了與周恩來的見麵。
第8頁開始:1963年12月,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進行第一次的非洲之行,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新聞界不允許見中國代表團,隻能從一個二樓陽台上遠觀,作者試了20次想見周恩來都沒成功,就在他想回巴黎的時候,卻意外地收到一個參加有阿爾及利亞外長M. Bouteflika和教育部長M. Cherif Belkacem出席的歡迎周恩來的午宴,時間是12月25日聖誕節當天。作者被幸運地安排坐在主桌上,邊上是一位翻譯,跟周恩來幾乎是隔著桌子麵對麵。 作者說周恩來69歲的人,卻沒有一絲白發,看著很年輕,這裏有誤,周恩來官方生辰是1898年,也有說是1896,但到1963年都沒有69歲。席間周恩來談笑風生,是大家注意力的中心。午宴快結束時,作者提到了斯諾的名字,想看總理會不會有反應,周恩來確實作出了反應,他看著作者,問起了斯諾的近況。一會後,周恩來身子傾向Bouteflika,低聲問了一個問題,Bouteflika回答的聲音很大,作者也聽到了:“他不是阿爾及利亞人,但他是阿爾及利亞革命的朋友。”周恩來顯示出想知道更多的興趣,Bouteflika又說:“他是個記者,也是所有革命的朋友。”作者抓住這個機會介紹了自己,並說想訪問中國,寫一本書。周恩來微笑了,顯然有很多人跟他說過類似的話,都想去中國,評估共產主義。他給了作者一張紙,讓他寫下自己的名字和推薦人(references)。作者的單位是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雜誌。周恩來有所了解,兩人談了一會這本雜誌。作者提到他在蘇聯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對此周恩來很感興趣,連著問:“Where?When?How?Why?”【很有些職業記者的風格】但是沒有問作者最不想說的問題:為什麽他離開蘇聯。周恩來談起了波蘭(作者原籍波蘭),說他了解也喜歡波蘭。然後他說:“我肯定你會非常喜歡中國的。”作者坦承,他去中國的目的是想比較中國和蘇聯的實驗,周恩來說:“你可以寫你想寫的。”作者轉了話題,說(法國)雷諾工廠(Renault Factory)發現一份40年前的關於周恩來的備忘錄,那時他就已經被描述成一個危險的鼓動者(agitator),周恩來反駁說他從來沒有在雷諾工作過,這肯定是另一個同名同姓的人,但他承認他是在巴黎加入共產黨的。這時,作者想起,他和周恩來還有一個共同的“朋友”,柬埔寨的西哈洛克親王。他記得親王說過:“所有我派到巴黎的學生都變成了共產黨,而我派到莫斯科的學生都成了反共的。”這句話反響很大,周恩來把他的話翻譯給他的同事們。作者自己也是在莫斯科學習的,而不是在巴黎,周恩來不會得出什麽結論吧?也許不該這麽說。但是周恩來沒有作任何比較,後來很熱情地跟作者道別。三天後,中國代表團要離開了,在一個很盛大的送別會,所有新聞記者都被邀請參加。周恩來被一大群人圍著,作者想知道他該如何辦中國簽證,於是擠上前去,周恩來認出了他,用口音比較重的法語說:“Comme ca va,Polonais?”(你好嗎?波蘭人)作者覺得這是好兆頭。他讓我去找龔澎,當時的外交部部長助理,跟隨周恩來訪問阿爾及利亞。一年後作者拿到了簽證。

p10,到了北京,作者去見龔澎,確定采訪周恩來的事宜,為了試試龔澎(sound her out),作者問她周恩來是否還記得阿爾及爾的會麵,龔說當然記的,周恩來對那次午宴上的你非常感興趣(very intrigued),我們花了很多時間了解你是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