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中淘篩曆史的細節

西人資料中搜尋關於中國的點滴
個人資料
元亨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哈佛聽中日關係講座

(2006-09-30 14:01:20) 下一個
2005年10月和11月,哈佛費正清中心舉行兩次有關中日關係和日韓關係的講座.

10月4日講座題目是"中日關係的緊張局勢"(Tension in Sino-Japan Relations).
主講人,一是日本東京大學政治學教授Akio Takahara,中文好象是高原明生,另一位是美國中國問題專家Ezra Vogel教授,中文名是傅高義.

(講話都是以英文進行,記錄,整理,翻譯時可能有誤,請諒解)


高原明生看上去四十左右,身材勻稱,神態鬆弛自然,不苟言笑.他先發言.

(首先,高原明生說中日關係並非想象的那麽糟)
去年,中國成為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超過美國.日本向中國出口增長29%,進口增長25%.日本與法國,韓國是僅有的三個在華投資增長的國家.中國今年在日本IG(?)世界展覽會裏的展廳是最受歡迎的.日本重視吸引中國旅遊客,著對日本旅遊業極為重要.28年前,日本的第二外語中,中文倒數第二(俄語倒數第一),現在是第一受歡迎的.

中日在很多領域裏有合作,ODA,北韓六方會談,等.中日在東亞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穩定.

那麽雙方各自的問題是什麽呢?
中方:曆史問題,靖國神社問題,教科書問題,日本的台灣政策,日本的軍事野心,入常,競爭(能源等),民族主義,媒體的負麵報道等

日方:中方的民族主義,反日情緒,釣魚島糾紛(中方政府支持的強行登陸),自大,政府,媒體的嚴厲措辭,軍事挑釁且拒絕道歉,海事糾紛,東中國海上資源探索數據分享,中方經濟一旦崩潰給社會秩序的影響等.

對雙方上述問題作一個分類
一是誤解,可能有感情上的,也可能有不正確的信息造成.
二是領土
(可能還有,未能記全)

從感情上講,雙方是否真的那麽恨對方?我個人認為,日本媒體並未越來越反中.民意調查顯示,1996年台灣選舉後,日本對中國的親密程度有起伏,有變差的,但也有變好的.尤其是日本對中國經濟的依靠,現在中國的上升不是威脅而是機會.2003年的統計,70%的日本商界領袖希望與中韓合作,但這一年認為與中國關係親密的日本人少於50%.2004年,由於奧林匹克會上中國對日本的哄鬧,認為中日友好的比例下降.日本20-29歲年齡段的人組對中國感情變化最大,2003年,這一組人親中,2004年,這一批人反中,他們受電視的影響很大)
中方很難判斷,因為沒有可信的民調資料.據人大劉誌偉(音譯)的一個資料,2004年到2005年反日活動後,日貨在中國的銷售並未下降.所以,由於經濟活動的原因,中國有親日的基礎.

以上這種局麵的原因
從信息傳播講,是由於付麵報道.中方的一些新報刊,受競爭的推動,對日報道趨向與嚴厲,而高質量的報刊趨向中立.日方的情況是一樣的.互聯網上,中國網站傾向於選則報刊上的反日報道.雙方都不了解對方的真實情況,這些付麵報道很多是扭曲的.七年前,江澤民訪日,皇宮請客,所有中方出席人員全穿毛式服裝,日方媒體認為這是一種抗議舉動.實際是,皇宮要求穿正式服裝,西服或民族服裝,中方選了中山裝.

今年,日本與美國引入一條新的協議,日方支持台灣的和平對話,中方認為這是日本第一次表示要引用武力.

中日衝突的來源
心理上的,有文化上的,雙方的民族主義都在上升.領土問題,安全問題.日本最怕中國增加軍事以及台灣,因為台灣靠近日本.

如何改進雙方的關係?
改進信息的質量和數量,從教育,從媒體入手.為共同目的而合作,比如聯合國和平維護等;就安全問題對話.

傅高義教授發言.傅看上去六七十歲,瘦高個,總是一副慈祥的笑容,很象一位中國老人.傅近年來對中日關係感興趣,中國發生反日遊行及衝擊日本領館後他曾組織過哈佛中日留學生對話.

第一次在新樓裏講座(費正清中心剛搬到新落成的大樓裏不久),我喉嚨剛開過刀(還纏著紗布),醫生說講話沒問題.
總體上同意高原教授。反日活動開始後,買日貨的沒下降,但精英們很耽憂.西方人去中國會聽到很曆害的反日言論,我自己就聽到過.
在日本,中日關係在1989年是一轉折點,1999江澤民訪問也是一個.江的傲慢傷害了日本人。去年反日,對日本人影響很大,去中國人數下降,商業界打算轉而投資印度,尤其是技術.另外還兩個熱點,台灣,北韓.
1997年前,中國軍事力量無法阻止美日插手台灣.之後中國軍費大增,目的就是阻止美日插手台灣事務,尤其是海軍.去年,台灣問題緩和了.中國很聰明,陳水扁的力量主要在台灣南部,中國就特別照顧台灣南部來中國的投資商人.我認為台灣問題會在今後幾年內解決,北韓問題也是.

中日問題很深,雙方領導人處理得很不好,已走上衝突(on a collision course).日本人認為,他們道歉了多次,可中國不滿意,不報道.中國領導人發現,日本牌很好打,又容易打......胡錦濤在阻止砸領館一事上動作太慢.日方下層人士與中國人關係好,中國工人不抱怨日方工頭.高層不行,王毅大使在日本已失
去信譽(lost credibility),雙方已無友好關係可言.七十,八十年代雙方關係極好.我查過過去的中國報紙,文革中,鄧小平接見過四十多批日本訪華團.那時雙方都有一批極為了解對方的領導層,中方廖承誌,生長在日本,對日極熟.日方....(傅說了一串日人名字,聽不出誰誰,但肯定有田中角榮,可能有中曾根等.)也是生在中國,對中國極熟.現在不行了,雙方缺乏對對方了解的高層決策人物.低層有,但還沒升到決策層
(傅又說了一個日本人名字,不會是安倍晉三吧),他就了解中國,但還要等幾年.

戰略上講,美國希望日本多作一寫貢獻,不光是出錢.自衛隊因為在日本重要性不夠高,也想有些動作.而中國認為,日本這是第一步,然後會甩開美國.日本的軍費沒有漲,中國的軍費則有巨大增長,日本對此很耽心,而雙方未有就此進行討論.
能源問題,雙方沒有相互信任.我認為國際組織應就此舉行會議討論如何利用,開發及保護資源.
入常問題,中方決定很糟.日本的經濟實力應使其入常.中國認為日本戰爭期間的行為使其不能入常,但這不是入常的標準.中國是利用非洲國家來反對日本入常,這點很不聰明,今天的世界是透明的,你幹的事,別人總會知道.你利用他人,讓人更懷疑.
感情上講,主要是二戰.鄧小平七十年代訪日,不提這問題.到八十年代二戰問題開始出現.但胡耀邦訪日很成功.他回國卻失寵.主要問題發生在江澤民時代,可實際上鄧小平應更恨日本.江想表現他是對日強硬派.我認為,二戰還不是感情的基本問題,關鍵是誰比誰更好,中國人有自卑感:你是我們的學生,現在卻比我們強大.....
教科書問題不是一個主要問題,不要擴大化,這是一種噪音.隻有不到3%的日本學校用那種教科書.日本有人說,不存在南京大屠殺,這連日本報紙都沒登載,中國登了.日本政府也要多作一些事,比如教科書審查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