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James Watson和種族歧視

(2007-11-08 22:46:58) 下一個

Jim 是有名的大嘴巴,所以前一段時間他極不情願成了全世界的新聞人物。這次跟40多年前他得諾貝爾獎的那次迥然不同。

事情起因於上個月14號英國《星期日時報》對他的采訪。據該報報道,在采訪中,他說他“對非洲的前景一點都不樂觀“,因為“我們對非洲的政策是基於他們和我們有一樣的智力這樣的假定的事實,可是實際上測試的結果並非如此“。

他還說沒有理由相信被地理位置分隔的種族進化程度會一樣。還有呢,他說雖然他希望所有人都是一樣的,“黑人的雇主卻發現這不是事實“。

這篇報道一出,一下子就炸開了鍋。原因無它,就是因為Jim是當今世界是享有最高聲譽的科學家之一,而且是生物學家,研究對象是包括人在內的生物。更倒黴的是,前段時間正是所謂的“Jena Six”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黑人朋友怒氣未消,聽到這些話自然更是火上澆油。

其實Jim的話有沒有道理呢?我覺得起碼有一些道理。《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裏都說了:“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在人類的誕生地非洲大陸,長時間以來人類生存的主要敵人都是自然界中的猛獸之類。跟很就之前就已經走出非洲的其它人種相比,非洲人的搏擊技能對生存尤為重要,誰拳頭大跑得快誰就活。所以現在競技場上的優勝者常常是黑人朋友。而其他人種呢,野獸之類已不足慮,早就熱中於“與人奮鬥“了。爾諛我詐可是很鍛煉腦子的,於是乎一代更比一代聰明,腦子漲破了智商測驗表。

與對非洲的政策相反,美國國內還真有那樣的政策,不管表麵是打扮得多麽光鮮,說白了就是假定黑人和其他人種智力不一樣,那就是很具爭議的“Affirmative Action”。該政策規定招工或招生的時候要優先考慮以黑人為主的“少數族裔“。按理說,亞洲人在美國按人口算絕對更是minority,但卻不在這政策優惠之列。很清楚,Affirmative Action 假定黑人較其他種群為劣,競爭不過別人,卻不見有黑人抗議,在偷偷樂呢:)所以什麽是歧視啊? 你是願意被人認為笨而去享受實惠呢,還是願意被人誇腦袋靈光而吃啞巴虧?我是一點不在乎別人說我弱智,隻要他別由於我弱智而欺負我,剝奪我的實際利益。當然如果能得到優待就更好了。

Jim隻不過說出了一般人沒有勇氣說的話,而且很有可能是事實,結果遭圍剿,被汙名化,不得不辭去幹了40年的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ies 主任的職務。這未必不是好事,畢竟80歲的人了,早已經功成名就,退下來反而可以放開說話。否則按Jim的脾氣,非憋死不可。

--------------------------------------
蛇足:2000年在UC Berkeley 的一次演講上,Jim說皮膚顏色深的人性欲強。“這就是為什麽我們有拉丁情人,卻從沒聽說過英國情人,隻有英國病人“。 嘿嘿, 那次被涮的是白人,扯平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thunder_bird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吧,不同人種之間的差別,象膚色,長相,體能。。。等等的差別是一目了然的。智力水平並沒有那麽一目了然,可是這個也是動物的性狀之一。既然其它性狀有差別,沒有理由認為智力就沒有差別。其實隻要有公認的智力測定標準,要確定種族之間智力是否有差異是件很容易的事,隻要在不同種族之中抽取足夠數量的樣本,給他們做同樣的智力測驗題,然後比較得分就是了。可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沒有任何機構會資助這樣的研究。即使有資助,發現有差異也沒人敢發表。

但是智力是個複雜的問題,跟其他性狀相比,受環境的影響更大。所以一個人笨並不一定是由於他腦子天生就不好,而有可能是因為他沒機會受到同等的教育。

總而言之智力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不同種族如果棲息地分隔非常遠,受到的自然選擇的壓力應該不一樣,沒有理由認為他們的智力會一樣。地理分隔越遠,分隔時間越長,差別應該越大。
艾麗思筆記 回複 悄悄話 我願意被人認為笨,即使沒有實惠,因為實在是笨的嘛,聰明是裝不出來的,讓人一眼就看穿了多糟糕.

種族主義還真是一頂好大的帽子啊,平時說話都得小心,說起來象德國吧,不會有人說什麽"咱們藍眼睛,黃頭發,白皮膚..."之類的話,弄不好就會被認為是有嫌疑.可咱們的歌裏可唱了,"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這個怎麽講呢?

對了,各種族間智力真的有差異嗎?從科學的角度看?我是不太相信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