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大學姻緣(1)--張哥呂妹

(2006-07-23 10:45:41) 下一個

五月份的一天,我們一家去造訪家住矽穀的一對大學同學。

車子在暮春北加州暖洋洋的陽光裏疾馳, 我的思緒卻以同樣的速度往後,再往後,把我帶回二十年前那段青春歲月,最後定格在這對當年的情侶身上。。。

張同學是我老鄉,卻有1。78的身材,在廣東人裏麵並不多見。臉上總是掛著微笑,我好象從沒見過他不開心樣子。該同學說話象連珠炮,速度極快。為人也很直爽,有別於多數南方人。他學習成績很好,可就一樣,體育不怎麽樣,特別是扔手榴彈。幸好用的是假彈,如果是真的,我們班同學不知道得陪死多少回。

眼看這就要考研究生了。扔手榴彈不及格這考研就沒戲了。就為這事他心裏愁得慌,雖然臉上還是掛著微笑。

於是每天五六點鍾的時候,大學路旁的運動場上便能看到我們張同學投彈的英姿,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可惜由於投彈姿勢不正確,成績一直沒有多大改觀。

呂同學是青島妹子,說一口動聽的帶青島口音的普通話,身高足有一米八零。她某天一早正好在操場跑步,月色蒙朧中見到有人在甩膀子,象在投彈。跑過去一看,嘿,這不是張同學嗎?呂同學是我們班團支書,一向以助人為樂而聞名。看到張同學體力漸漸不支,手榴彈投得越來越近,眼看都要砸到自己腳上了,呂同學於心不忍,過去向他傳授了投彈要領。

從此以後,早起的同學就會經常看到她們倆一起切磋投彈技藝的身影。

年青男女在一起不管幹什麽,時間長了都會日久生情,投彈也不例外。不久人們看到她們不光一起投彈,還會到海灘散布,到電影院看電影。教室裏的情侶座又多了一對競爭者。兩人走路的距離也從30公分開始遞減,20,10,接下來是拉手,再接下來。。。俺就不曉得哩。

工夫不負有心人。在呂同學的悉心指導下,張同學的投彈技術突飛猛進,有一次手榴彈居然越過運動場的隔離網,飛到外麵的馬路上。幸好那時天還早,路上行人不多,隻砸死一隻鬆鼠。知道這件事後體育老師跟他說你不用考了,你通過了。誰都知道他是怕考試時張同學的手榴彈會再次飛出馬路。要是砸死一兩個路人,他的麻煩就大了。

就這樣張同學順利地靠取了中科院海洋所的研究生。再後來被派到巴黎第七大學進修。進修期間叛逃到美國。後來覺得科研太苦,不是人幹的活,轉行讀了個MBA。

。。。。。。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便到了矽穀的這座城市。她們的家就在一片剛開發的新區裏。房子依山而建,周圍是一片開滿野花的丘陵,空氣和視野極佳。
叮咚一聲門鈴響,門開故人現,隻是她們身邊多了一雙兒女,叮叮和咚咚。

二十年未見,她們夫婦倆還是老樣子,熱情,豪爽。張同學在金融界正是如日中天,呂同學在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工作。 叮叮和咚咚都是非常可愛的孩子。這百萬豪宅裏的生活,足夠讓許多人羨慕。我們談到了舊日的老師和同學,感慨世事滄桑。二十年的物換星移倏忽而過,就象做了一場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