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字麵上講就是:“有什麽新鮮的?”。我不知道一個沒有新聞的世界會怎樣?會相對安靜些。比如花果山,水簾飛瀑阻擋了外界紛紛擾擾,別有洞天的世外桃源,這群猴子裏也會有個白胡子老猴洞曉一切,知道五萬裏外的海底有定海神針一枚。消息總會傳播的,最漂亮的母猴子和猴王大婚了,哪天要辦個水果流水席,他們即便沒有CNN,CCTV也會有猴八卦中心廣播站,每天播報一下天氣或者桃子幾分熟了還有就是水蜜桃劇團當紅明星猴菲菲又和誰好了。
其實大家都離不開新聞,說好聽了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說低俗了就是包打聽喜歡八卦獵奇。生活在人群裏,對周圍發生的事情大家都在幹什麽有著高度的興趣,那說明大家還有蓬勃旺盛的好奇心一顆,而不是獨自向隅整天琢磨自己的孤獨基本是抑鬱症晚期哪天站懸崖邊上能一抬腿就融化在藍天了。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即便有些新聞再不真實,媒體再起哄架秧子的渲染事非,也還是有其娛樂且有生機的一麵。再說,大多數人已經不信媒體張口胡來的,他們就這麽一說大家就這麽一聽,要不每天生活都是眼皮底下那些雞毛蒜皮也怪沒意思的,至少看看其他人都是怎麽鳳凰毛燕窩皮啊,眼界開闊以後,也許還會覺得其實一地雞毛也是福氣。
周末參觀了這裏的新聞博物館,我覺得還是很有意思的。博物館很多實物照片展覽,介紹了新聞報業的曆史,很多小電影,和高科技電腦的遊戲還有珍貴的曆史短片。走了一遍像是走過了曆史。新聞有時說是First Draft of The History。是說消息的即時性,有些事件剛爆發就釘時間軸上以後會永遠被後人來參觀瞻仰,比如柏林牆的修建與倒塌,911雙子座的濃煙烈焰,貌似偶然瞬間的事件讓曆史沿著無窮多路徑中的那一條走去了,無法再回頭。這樣回頭看的“舊聞”,反而更加意味深長。
新聞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非常重要,這也是一個新聞機構起碼的信譽。問題是新聞機構也是人在運行,人隻可能盡可能的不帶偏見地接近事實,而真正不帶任何偏見公正客觀的報道其實也很難,因為人總有立場。所以我覺得好的新聞記者應該是無政見無立場,隻描繪事實本身。至於什麽人喜歡給這個事實披上什麽顏色的外衣,那是政治的事情。這點上,我和那些夏天戴高價黑墨鏡透過衣服看人的那類人有些接近,喜歡看裸著的。
博物館很多地方都一遍一遍的強調美國的第一憲章,宗教信仰自由,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集會自由和情願自由。新聞自由。新聞博物館的執行總裁 Joe Urschel 說,所以耗資4億5千萬美元建造這個新聞博物館,並不是要建造什麽記者名人堂,也不僅僅是為了宣傳記者和媒體,新聞博物院要表現的,其實是新聞自由的重要性…。
"我認為新聞是民主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看到聽到的所有新聞都是記者辛苦跑來的。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許多記者往往是冒著生命危險採寫出這些新聞的。"
博物館裏有一麵牆,貼滿了在采訪新聞中死去的記者的照片。有很多都是在采訪戰爭時候,被打死的。其實有些人對真相傳播的恐懼,還是源自於真相本身的力量。自由,真是一件最難得的奢侈品。
這些新聞小短片中有不少是二十年前在北京那時的情形,那張白襯衫攔坦克的照片一次又一次出現。看著這些,回憶起當年的情形,隻是有著巨大的悲哀。不僅是這張照片,紀念911的那片區域,那個廢棄的天線,這些照片實物周圍都有一種巨大悲哀的磁場,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熱淚盈眶的時候不僅要問真的為什麽要有這一切的災難。什麽時候我們的新聞不再有災難不再有戰爭不再有槍殺壓迫,我們的新聞全是和芝麻街報道一樣,狗熊又生孩子了桃花開了,就好了。
博物館有個Studio,裏麵坐了兩排風華正茂的學生,他們基本都是帥哥美女,大概想以後做新聞報道的。裏麵有個老頭再給他們講話,講這一行的光榮與辛苦。有一層,還有專門給遊客準備的站在鏡頭前做Reporter的節目,可以模擬坐一回站在白宮前麵宣講新聞的播報員。有博物館的人幫你錄像,大家都興致勃勃去過自己當新聞記者的癮。
其實如今WEB2.0風靡,記者並不是有記者證人員的專利。大家都親眼見證身邊的事情,用手機第一時間在網絡上傳播消息,多多少少,隻要你願意就可以跨入記者的行列,也許聽眾少一些,也許影響力沒有那麽大。這樣水分也大了,很多人為了賺眼球,基本也是道聽圖說,以訛傳訛。什麽可以信,誰可以信,成了大家必備的一門功課了。
比如我和CCTV比,我媽一般信CCTV的。前陣子和她通電話,基本我就在淪陷區一樣,她聽見我還能說話就驚喜萬分。我說情況沒那麽嚴重,我們這邊大家都生活正常。她說,我們的電視可不是這樣說的,你還是哪也別去。電視那是喉舌,我一介小百姓哪裏說得過它呢。
貼一些照片大家看看吧。
上麵三張是柏林牆的照片。
1800年的報紙照片,集市。
暗殺林肯的懸賞報紙。
其實這麽多年賣點還是這幾個。
當年賺眼球的假新聞。
下麵是一些當年報紙,大家看看知不知道是哪年代的什麽事件。
911紀念館
燒變形的天線一部分。
世界各大報紙頭版新聞。
人民日報一支獨秀的沒有任何圖片。
當年兩個被逐出學校的孩子,因為他們佩戴這個布條表達政見傾向。
犧牲的記者們。
新聞中心控製室。
第一憲章。
普裏茲獎照片,那個媽媽就是這天得癌症去世了。女孩在梳妝打扮要去參加gym的比賽。
這個新聞博物館真不錯.
怎麽沒人答題呢?
胖妮,嗯,對那些失去親人的人們,這天真很沉重。
餅姐姐,是這個感覺,我對政治也不敏感,善良的人們有好的初衷,並沒有看到好的結果。但大家會永遠記著這天的。
mgajm,嗬嗬,謝謝你送來鼓勵的精神食糧,咱細水長流,你也平常心吧。:)
月圓,嗯,生命的消失是這件事裏最讓人痛心的,可有些人還利用這些年輕的生命換取政治資本。天真和陰險是一對兒一對兒出現的。
歌兒,嗯,別說那時氣氛倒是非常和諧,隻要學生模樣走大街上都有老太太給送冰棍兒吃。口號是“大學生是最可愛的人。”
jwayne_1, 嗬嗬,其實在沉重,隔著20年的時光歲月,也化簡了很多。
麥片,是啊,我其實以前這些博物館都沒有好好參觀過。
暖薑,嗬嗬,你可真信任我。
圓晶,謝謝你給大家分享這段回憶。唉,我現在隻剩下些零星片段,也不敢認真來回憶來寫這些,寫不清。
那年我去廣場吃過大白饅頭加鹹菜,群眾送的,是我吃過最香的一次。---------同感同感。。明亮快寫,讓我了解一些明亮版的89真相。我至今還迷糊著。
明亮,我喜歡這篇,特喜歡第一段。
我喜歡這些照片,有機會一定要看看這個博物館和作一次間諜:)
謝謝明大亮!
最痛心的是那些嘎然而止的年輕的生命,真的清楚是為了什麽嗎?而我們至今也還是不知事實的真相。
我喜歡草地,在上麵翻跟頭了,兩個,還是空心的。:)
有天遊行的人太多了,我下了學車騎不起來,生推著車橫穿長安街從西到東走回家的。中國人那個時候心真齊啊。
那些不娛樂的新聞,也不見得有你寫的準:-)
我愛看明亮版的新聞,嗬嗬。。。
- 同希望,可是這一天似乎遙遙無期,sigh......還是吃粽子吧,實惠!
隻是,隻是啊,我上學的時候三環飛沙揚塵地修。你來走的時候,怕是路邊的樹蔭已經匝地了。我現在對camping毫無興趣,不知道是不是在廣場夜宿得過多,把這輩子的camping額度都用完了。
小豐滿,那年我去廣場吃過大白饅頭加鹹菜,群眾送的,是我吃過最香的一次。當年大家不聽喉舌,都聽短波劈裏啪啦聽不清的美國之音德國之音啥的,我爹有個短波收音機,大家都圍著聽。我家那邊,有個化工學院,第二天6月5號,早上大家被槍聲驚醒的。聽著很像放鞭炮,父母囑咐不能抬頭去窗戶那邊看。過陣子出門可以看了,街邊的指路牌都是彈孔,有輛車打成了蜂窩煤。不寫了,以後有空從頭回憶。
jwayne_1, 嗬嗬,那時你就不自由啦?
小珊,餅子,睡貓貓,采菊,你們先好好玩著,對了,今天兒童節,大家兒童節快樂。:)
明亮選的照片真是具代表性,也真希望"O8"的"新政"跟"羅老"的"New Deal"一樣神奇,讓美國早點緩過勁來
坐在親親小餅子給俺占的沙發上,先跟葛尚宮打個招呼:還有剩下的粽子沒?然後開始聚精會神的觀看ML大床上的豐滿伸展運動。。。:)))
凡是我沒給占座的,都請到ML 的床上去,那個床很大。。。
你們可以一起驕傲的看我們。。。。。
What about me????
slap slap slap!!!!
新聞誤導了,一抬腿就融化在泥巴裏了,象盧總統那樣。
那個夏天沒白費,起碼不傻不天真了。
(從床上驕傲地環顧沙發、板凳、窗台、草地上的眾人,以下省略一本長篇小說……)
板凳給葛尚宮。。。
草地。。。。給阿小歌和月圓妹妹。。。
窗台。。。給采菊妹妹。。。
晚上我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