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家

為人母才知父母恩, 也才領悟到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多麽偉大.
正文

無法發出的禮物-媽媽在哪裏?

(2007-10-11 21:01:10) 下一個

其實這篇文章是2000年剛到美國時寫的,當時是上了creaders.net的導讀的,後來卻被我因為太沉溺於曾經嗤之以鼻而又不得不直麵以對的世俗(上學,找工作)而忽略了,直到幾天前爸爸對我講起了我的身世,我上baidu 尋找“包頭孤兒院”的時候,竟然發現了這篇被別人引用的文章,方才赫然想起我其實就是作者。當時的感覺挺有諷刺性的:在文學領域裏,我拋棄了自己的作品,其實這根現實生活中,我被父母所拋棄又有什麽本質區別呢?慚愧之餘,便鼓足勇氣將自己的“孩子”放到這裏與人分享,因為隻有這樣,才感覺對得起它。
而且從養父的描述上,或許這些禮物永遠都無法發出了。




《不曾發出的禮物》

從三年前我參加工作起,每年母親節的時候,我總要準備兩份同樣的禮物。

給母親的那一份,可以如願。另一份隻能偷偷的藏起來,期望有一天,能夠送出。我知道這樣的禮物,我可以積累一生,但我不知道這樣的禮物,終究能否送出,何時能夠送出。

母親是我的養母,在我研究生畢業,剛參加工作的一個周末,養母就對我說明了我的身世。我是父親 1972 的夏天出差去包頭從當地孤兒院裏抱來的。當時我出生才三天。據說當時我有神的眼睛讓父親一下子從那麽多小腦袋中選中了我。末了,母親突然說,如果我想尋找生身父母的話,她可以問父親,因為父親都不曾對她詳細說起。盡管兒時我曾聽小夥伴無意中說起,聽完母親的話,我還是吃了一驚。尤其是後麵的話。我知道那是需要很大勇氣和思量的。

我知道父親對此一直很忌諱。他常常對著我的照片說,我跟母親的某某處長得一模一樣。父母對我一直疼愛有加,給予我盡可能好的生活條件,學習條件,盡管他們沒有錢,更沒有權。所以我才從一個偏僻的小縣城考進了重點大學,拿到碩士學位後,到了北京,有了一份讓人豔羨不已的銀行工作。父母身體不太好,尤其父親,腦血栓後遺症還沒有讓他完全恢複。我能說什麽呢?盡管我是那麽渴望能夠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盡管我知道失去這次機會,恐怕以後不會再有第二次。沉默片刻,我隻有一個選擇:有你們,我就足夠了。

與機會失之交臂。但痛苦的卻不僅是我的內心。 1972 年正是中國動蕩的年代,我無法猜測那個年代會發生什麽事,所以我也無法推測,父母究竟為什麽會將我拋棄,我又如何進了孤兒院。隻是有一點非常清楚:我的內心是那麽渴望有他們的一點點消息。即使在異國他鄉,我也曾經做過幾次夢,夢見有人來找我,以致於每次總是不願從夢中醒來。反反複複的回味夢中的一點一滴,希望能夠從中尋找到一點點蛛絲馬跡,或許能夠給我些許的啟示。

身在美國,心卻在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內心的這點小秘密。或許有一天,我會去包頭尋找,也許不會有什麽收獲,但最起碼能夠看看我的出生地。

我不知道有什麽原因能夠讓親生父母能夠拋棄剛剛出生的孩子。但我並不怨恨。畢竟他們給了我生命。母親還是經曆了十月懷胎的艱辛。我永遠感激他們。所以每年的母親節我都會為她珍藏一份禮物。同時也希望有一天能夠親手交給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小寶和小傻瓜 回複 悄悄話 Very touching!!!
If you want to look for them you better do it now, do not wait until it is too late.
oceanlover 回複 悄悄話 it touched my hearts too and hope someday you will find them. after all you are parents too and me too.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