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舊文:開車

(2006-05-29 10:19:05) 下一個

這是幾年前的一篇舊文,剛來美國時的感受。


         開車   

以前從未想過要開車,畢竟對一個當時的中國人來說,車是很遙遠的事情,
而司機也並非一個很令人向往的職業.當然電影裏主人公一車絕塵衣發飄飄
的兜風鏡頭,還是令人神往的.

若幹年後在北京時,車離生活已經越來越近了.有些朋友有了車,駕校的廣告
鋪遍了校園.不少北京的哥們兒或同學成了白本司機,甚至研究所裏的男女
老少教師都利用一個暑假去駕校學車.盡管開學後大家都玩笑地說他們去了
非洲,但開車無疑成了一種時尚.一個女孩子告訴我說之所以天天開摩托是因
為沒有車庫,並非不想買車.我實在是落伍了,但並未意識到這點,直到來美國後
才真正後悔為什麽當時沒趕趕這時尚,因為在這裏生活離不開車,想不開都不行.

實在沒料到這一點,本以為美國嘛,電影電視裏也見得多了,雖然家家有車,但不
開車總也能活吧,靠地鐵公交自行車之類總可以對付一陣吧.來了以後才知道,
根本不是那麽回事.據說是隻有在幾個大城市,如紐約和洛杉磯等地,感覺才會跟
北京差不多.當然這也隻是據說,我並未去過見過.在我所到過的各個城市鄉村,
離了車都寸步難行.為什麽?

一來汽車工業是基礎產業,汽車的發展使人們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大,而活動範圍
越大越離不開車,這二者相輔相成,是一個正反饋.人們普遍居住在市郊及周圍
的小城市,上班則通常在城裏,每天上下班都得靠車,往返幾十甚至上百公裏是
正常現象.步行與騎車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去附近的商店買些食品也都離不開
車,因為這附近動不動就意味著幾公裏.

二來這裏缺乏或沒有公交事業,因為人人都得有車,所以對公交的需求就較小.
一般僅在市中心有公交車,且班次較少.不象中國城市那樣靠公交可以到達任何
地方.地鐵則隻在大城市才有,火車則沒有客車.所以我人為不開車可以對付一陣
兒是太天真了.

美國公路極發達,往往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公路網.除去市中心及居民區外路
旁很少有人行道,沒有快慢車道之分,一般是靠中間的車道車速快或供超車用.
沒有自行車道,自行車和汽車的地位相同,所以路上偶爾可以看到一兩個騎車
人被汽車呼呼超過.騎車者一般都是鍛煉者,幾乎沒人以此為交通工具.路上幾
乎沒有行人,隻有行車,偶爾見到的人多是跑步鍛煉者.另外這裏地處南部,驕陽
似火,沒有人可以抵擋那強烈的陽光.

印象最深的一次步行是初到美國不久,當時寄住在同學那兒.有一個周末同學
出遠門了,我看遍了他所有的錄像帶後實在悶得慌,就打算出去逛逛.記得不遠
處有一個大MALL,上班時常經過那兒,開車隻需幾分鍾時間.於是出了公寓,
沿著大路向前走.路邊偶爾有供行人用的水泥小路,但多數時候是雜草叢生.
身邊汽車飛馳而過,每輛車都足以致命,也隻有這時候才覺得車速之快,平時在
車裏從來沒有這種感覺.等我頂著烈日到達MALL的時候,已經沒有精力再逛了.
總共出去了三個多小時,一半以上花在了路上,腳上還磨出了幾個泡.

從那以後,大概是再也沒有不行出門過.在這種環境下,不得不開始學開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