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醉晶迷

寒煙籠金陵,月夜泊秦淮。
正文

幹寶《搜神記》 卷一

(2007-01-10 07:55:19) 下一個

幹寶《搜神記》 卷一


神農用赤色鞭子鞭打各種草木,周而全部了解了它們的無毒、有毒、寒熱、溫涼的性質,以及酸、鹹、甘、苦、辛等五味所主治的疾病(酸主肝、成主腎、甘主脾、苦主心、辛主肺),然後根據這些經驗再播種各種穀物,所以天下的百姓叫他“神農”。


赤鬆子,是神農時候的雨師。他服用一種用王屑等浸泡在水中而製成的使人發熱的藥物,並把它教給了神農。他能進入火中而不被焚燒。他到昆侖山,經常進入仙女西王母的石室之中,隨著風雨來來去去。炎帝的小女兒追求他,也得了仙道,跟他一起走了。到高辛帝的時候,他又做了雨師,曾到人間遊玩。現在的雨師即來源於此。


赤將子輿,是黃帝時候的人。他不吃五穀,而吃各種草木的花。到唐堯時代,他做了木工,能隨著風雨來來去去。他又經常在集市中的商店門口賣繳(拴在箭上的生絲繩),所以人們也叫他“繳父”。


寧封子,是黃帝時候的人。曆代都傳說他是給黃帝管製造陶器的陶正。

有一個神異的人來拜訪他,為他掌管火候,能在五彩繽紛的煙火中進出。

過了一段時間,這人就把這法術教給封子。封子堆起了柴火自焚,卻隻能隨著煙火上下飄動,結果被燒成了灰燼。人們仔細察看那灰燼,還有他的骨頭在裏麵呢。當時的人就一起把他埋葬在寧北山中,所以人們叫他寧封子。


偓佺,是槐山的采藥老人。他喜歡吃鬆樹的果實,身體上長著七寸長的毛,雙眼變成了方形;能飛也似地奔走,追趕那奔跑著的馬。他曾用鬆子贈送給堯,堯來不及服用。這種鬆樹。都是大鬆,當時所服用的鬆子樹,都已長了三百年了。


彭祖,是商代的大夫,姓錢,名鏗,是顓頊帝的孫子、陸終氏的第二個兒子。他經曆過夏朝,一直活到商朝末年,號稱活了七百歲。他常常吃桂花和靈芝草。安徽曆陽山有彭祖的仙室。前代的人都說:在那仙室中祈求風雨,沒有不馬上應驗的,在這祠堂的旁邊還經常有兩隻老虎。今天祠堂已經沒有了,但地上倒還有兩隻老虎留下的足跡。


師門,是嘯父的徒弟。他能使喚火,吃桃花。他是孔甲的龍師。孔甲不能遵循他的意誌辦事,所以把他殺了埋葬在郊外的荒野之中。有一天,大風大雨把他接了來,山上的樹木全都燒光了。孔甲因而去祭祀,向他祈禱,但還沒有回家就死了。


周代的葛由,是當時蜀國羌族人。周成王時,他喜歡把木頭雕刻成羊賣掉。有一天,他騎了木羊進入蜀國之中,蜀國裏的王侯貴族追他,便一起上了綏山。綏山上麵多桃樹,位於峨眉山西南,高得沒有個盡頭。跟隨他去的人不再回來了,都得了仙道。所以鄉間的諺語說:“得到綏山上的一隻蟠桃,即使不能成仙,也足以使自己成為英豪。”山下兒十個地方都為他建起了祠廟。


崔文子,是泰山郡人。他曾向王子喬學習仙道。王子喬變成了一隻白色的寒蟬,拿了藥給文子。文子十分驚奇,便拿起長戈向寒蟬刺去,把它刺中了,因而它的藥就掉下來了。文子低頭看那寒蟬,競是王子喬的屍體。於是把他放在屋子裏,用破竹筐蓋好。過了一會兒,他卻變成了一隻大鳥。文子打開竹筐去看它,大鳥竟撲打著翅膀飛走了。


冠先,是宋國人。他以釣魚為職業,住在唯水邊上已有一百多年了。他釣到了魚,有的放掉,有的賣掉,有的自己吃掉。他經常戴著帽子,束著帶子,穿得十分整齊。他喜歡種荔枝,吃它的花和果實。宋景公曾向他求教,他不肯說,於是宋景公就把他殺了。又過了幾十年,他競坐在宋國的城門上彈琴,彈了幾十天才離去。於是宋國的百姓家家都祭他。

十一
琴高,是趙國人。他會彈琴,是宋康王的侍從賓客。他奉行涓子、彭祖的道術,在冀州的涿郡之中漂泊了二百多年。後來他告別眾人到涿水中去擒捉小龍,與徒弟們約定說:“明天你們都整潔身心,等候在涿水岸邊,並在岸邊設置一所祠堂。”第二天他果然騎著紅鯉魚出水,來到祠堂中坐下,當時還有上萬人來圍觀他。他逗留了一個月,才又潛入到水中去。

十二
陶安公,是六安縣的金屬冶煉師。他經常用火,有一天火焰突然發散上去,紫色的火光直衝天空,陶安公害怕得趴倒在冶煉爐下向老天懇求哀憐寬赦。過了一會了,一隻朱雀停在冶煉爐上,對他說:“安公安公,你的冶煉爐與天相通。六月七日,迎接你的是條赤龍。”到時候,安公騎上了那紅色的龍,從東南方離地而去。城內幾萬人,事先為安公祭祀路神、餞行送別,一一和他訣別。

十三
有一個人,進入長江中的焦山已七年了,太上老君給他一個木鑽,讓他去鑽穿一塊大石頭,這石頭厚五尺。太上老君對他說:“這塊石頭鑽穿了,你就會得到仙道。”這人一共鑽了四十年,石頭被鑽穿了,結果便得到了煉丹成仙的秘訣。

十四
魯少千,是山陽縣人。漢文帝曾經隱瞞了身份穿著平民百姓的服裝攜帶了黃金去拜訪他,想向他求教道術。魯少千撐著黃金拐杖,拿著象牙扇子,走出家門來迎接他。

十五
淮南王劉安喜愛道術,聘請了廚師來迎候賓客。正月上旬的辛日,有八位老人(《小學紺珠》所載淮甫八公為:左吳、李尚、蘇飛、田由、毛披、雷被、晉昌、伍被)登門求見。看門人報告了淮南王,淮南王讓看門人自己出主意去難住他們。這看門人就對他們說:“我們的王爺向往長生不老,各位老先生沒有防止衰老的方法,所以我沒敢把你們求見的消息報告給我們的王爺。”老人們知道不會被接見了,就變成了八個小孩,麵色就象桃花一樣。

淮南王就接見了他們,禮節十分隆重,還配備了音樂,來讓這八位老人享用。

淮南王拿過琴來邊彈邊唱道:“光明的上天,照耀四海啊;知道我喜愛道術,讓老人下凡來啊。老人們將和我一起,身上長出羽毛啊;騰空登上青雲,把梁甫山踩在腳下啊。觀望日月星辰,與北鬥相遇啊,乘風駕雲,使喚神女啊。”今天所謂的《淮南琴曲》,就是這首歌。

十六
劉根,字君安,是京兆長安人。漢成帝的時候,他曾到嵩山學習道術,碰上一個神異的人,把神仙的秘訣教給了他,於是他就得到了仙道,能召見鬼。穎川太守史祈認為這是妖怪作祟,便派人召見劉根,想殺死他。劉根到了太守府上後,史祈便對他說:“您能讓人見到鬼,必須讓人看見鬼的形狀,否則就殺了你!”劉根說:“這很容易。請借一下您麵前的筆墨讓我寫一下符籙。”他寫好後將這符籙敲了一下桌子。一會兒,忽然看見五六個鬼綁著兩個囚犯來到史析眼前。史祈仔細一打量,竟是父母親。他父母親向劉根磕著頭說:“我兒子無禮,罪該萬死。”又訓斥史祈說:“你們這些子孫不能光宗耀祖,為什麽還要得罪神仙,讓你父母親也受到這樣的拖累!”史析驚恐萬狀,悲哀地哭泣著,向劉根磕頭請罪。劉根一聲不響地忽然離去了,不知到了什麽地方。

十七
漢明帝的時候,尚書郎河東郡人王喬做鄴縣縣令。王喬有仙道,每月初一,常常從鄴縣到尚書台來。漢明帝對他來得這樣頻繁而又看不見他的車馬感到很奇怪,就秘密地命令太史監視他。大史匯報說,王喬將來臨的時候,總是有兩隻野鴨從東南方飛來。漢明帝便派人埋伏下來伺侯,看見野鴨再來,就拿起網把它們罩住,結果卻隻得到一雙木履。讓尚方令辨認,原來是明帝四年(公元61 年)時賜給尚書台官員們的鞋子。

十八
薊子訓,不知是從什麽地方來的。東漢時,他到洛陽,拜見了幾十個大官,每次拜見時都拿了一杯酒一片幹肉款待他們,並說:“我遠道而來,沒有什麽東西,隻能用它來表示一點小小的心意。”宴席上幾百個人,吃吃喝喝整天沒個完。離開後都看見有白雲升起,從早晨直到傍晚都這樣。當時有個百歲老人說:“我小時候,看見薊子訓在會稽集市上賣藥,麵色也象這樣。”薊子訓不喜歡住在洛陽,就悄悄溜走了。正始年間(公元240—249),有人在長安東麵的霸城,看見他與一位老人一起在撫摸銅象,並對老人說:“當時看見鑄造這銅象,到現在已快五百年了。”這看見的人向他喊道:“薊先生等一等。”他一邊走一邊答應著,看上去好象在慢吞吞地走,但奔跑著的馬也追不上。

十九
漢朝的陰生,是長安渭橋下討飯的小孩,常常在市場上討飯。市場上的人覺得討厭,就用大糞潑他。但一會兒他又在市場上乞討,而衣服就象原來那樣沒被搞髒。官吏知道後,用刑具拘捕了他,給他帶上了手銬腳鐐,但他又繼續在市場上討飯。官吏又拘捕了他,並想殺死他,他就逃跑了。向他潑大糞的人家中,房屋都自己倒塌了,壓死了十幾個人。長安城中流傳的歌謠說:“看見討飯的小孩兒,快點給他喝美酒,以免塌房的災禍再臨頭。”

二十
山東穀城縣鄉下小卒常生,不知道是什麽地方人。他幾次死而複生,當時的人認為不會有這種事。後來洪水暴發,遭災的地方不止一處,而他總是在缺門山上大喊,說:“小卒常生在這兒。”又說:“還要下雨,洪水過五天一定會退下去的。”洪水退後,人們就上山向他析禱,隻見他穿著整齊,手持拐杖,束著皮帶。過了幾十年,他又當了華陰縣城的守門人。(此則譯文參見汪校本。)

二十一
左慈,字元放,是廬江郡人。他年輕時就很有神通,曾出席曹操的宴會,曹操笑著環顧各位賓客說:“今日貴賓聚會,山珍海味大致齊備了。所缺少的,隻是吳國鬆江中的鱸魚做的魚末子了。”元放說:“這容易搞到。”於是他要了一隻銅盤,裝滿水。用竹竿安上了魚餌在盤中垂釣。一會兒,便釣出一條鱸魚。曹操熱烈鼓掌,宴會上的人都驚訝不已。曹操說:“一條魚不能使宴席上的賓客都吃上,有兩條才好。”元放就又下餌釣魚,一會兒,又鈞出一條,與前一條一樣,都有三尺多長,新鮮得十分可愛。曹操便親自走上前去把它做成魚末子,賜給宴席上的每個人吃。曹操說:“現在已經搞到了鱸魚,遺憾的隻是沒有蜀國的生薑作佐料。”元放說:“這也是搞得到的。”曹操怕他在近處買,就說:“我過去曾派人到蜀國買錦緞,你可以命令別人告訴我委派的人,讓他多買二端(西丈為一端)。”元放走了,一會兒就回來了,搞到了生薑,又對曹操說:“在賣織錦的啟鋪裏見到了您所派遣的人,我已命令他多買二端。”後來過了一年多,曹操所委派的人回來,果然多買了二端織錦。曹操問他,他說:“過去某月某日,我在店鋪裏遇見一人,他把您的命令傳達給了我。”後來,曹操外出到近郊遊玩:陪同他的士大夫有一百多。元放就送來一瓶酒。一片幹肉,親手傾倒酒瓶,向每個官員敬酒,官員們沒有不吃飽喝醉的。曹操覺得奇怪,派人追查其中的緣故。走訪了賣酒的店鋪,原來他們的酒和幹肉昨天全部丟失了。曹操大怒,暗中打算殺掉元放。有一次,元放在曹操的宴席上,曹操正要逮捕他,他竟退進牆壁裏,忽然不見了。曹操就懸賞搜捕他。有人在集市上看見了他,正要捕捉他時,集市上的人卻都與元放一模一樣,不知道哪一個才是元放。

後來,有人在河南陽城山頂遇見元放,就又追趕他,他就逃進了羊群。

曹操知道抓不到元放了,就命令部下到羊群中去告訴元放說:“曹公不再殺你了,原來不過是試試你的道術罷了。現在已經揖到了驗證,所以隻想和你相見一麵。”忽然有一隻老公羊,屈起前腿的兩膝,象人一樣站著說道:“何必忙亂成這樣!”人們立刻說:“這隻羊就是元放。”便爭著跑過去捉它,可是這群羊幾百隻,都變成了公羊,也都屈起了前腿的膝關節,象人一樣站著說:“何必忙亂成這樣!”於是人們就不知道該捉哪一隻羊了。

老子說:“我之所以有大的禍患,是因為我有身體。等到我沒有了身體,我還有什麽禍患呢?”象老子這種人,可說是能把身體不當作一回事了,但與元放相比,難道不是差得遠嗎?

二十二
吳國孫策想渡過長江襲擊魏國首都許昌,於是帶著道士於吉一起走。當時天氣十分幹旱,他們所在的地方炎熱得厲害。孫策就催促全體官兵,讓他們快一點把船拉來準備渡江進軍。他又親自一早出去督促,卻看見將宮們多聚集在於吉那裏。孫策因此而被激怒了,說:“我做得不及於吉嗎?你們倒先去依附他!”就派人去抓於吉。於吉被抓來了,孫策就責備他說:“天氣幹旱得一直不下雨,水遭受到阻礙,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拉齊船隻渡過江去,所以我一早出來動員大家。但您不和我共患難,卻安心坐在船中,裝神弄鬼,敗壞我的部隊。今天該把你宰了!”就命令部下把他綁了扔在地上,讓太陽曬他,並命令他求雨。如果他能感動上天,中午就下雨的話,就寬大赦免他;否則,就執行死刑。一會兒,雲氣向上蒸騰,一塊一塊地合攏來。等到中午,傾盆大雨一下子倒了下來,河流山川都滿得溢出來了。官兵們十分高興,認為於吉一定能被寬大了,就一起前往慶賀慰問。孫策卻在這時把於吉殺了。

官兵們都很悲痛惋借,就把他的屍體藏了起來。那天夜裏,忽然又有烏雲升起,把他的屍體蓋住了。第二天一早跑去一看,不知道於吉的屍體到什麽地方去了。

孫策殺了於吉以後,每當一個人坐著,就仿佛看見於吉在他的旁邊。他心裏非常厭惡於吉,精神也有點失常了。後來他治療傷口剛剛痊愈,便拿起鏡子來照自己,卻看見於吉在鏡子中,他便轉過頭不看。象這樣照了好幾次,他突然撲倒在鏡子上大叫大嚷、傷口便都潰裂開來,一會兒就死了。

二十三
介琰,不知是什麽地方人。他住在建安郡的方山,跟隨著他的老師白羊公。杜契曾從他那裏學到了“玄一”、“無為”等道家學說,能變化或者是隱去自己的身體。介琰曾去東海郡,短時間經過吳國首都秣陵,與吳國大帝孫權認識了。孫權留住了介琰,就給介琰建造了道觀廟宇。一日之中,多次派入去問寒問暖。介琰有時變成小孩,有時變成老頭,沒有吃的,卻從不接受人們送去的飯菜。孫權想學他的道術,介琰因為孫權的宮妃太多,所以過了幾個月也沒有教給他。孫權生氣了,下令綁住介琰,讓身穿盔甲的士兵拿箭射他。箭射過去了,縛他的繩子還在,卻不知道介琰到什麽地方去了。

二十四
吳國有個叫徐光的人,曾在街坊上表演法術。他向賣瓜的人要瓜吃,那賣瓜的不給,他便向賣瓜的要瓜子,然後用拐杖在地上打了個洞把它種上。

一會兒瓜子發芽,爪蔓延伸,開花結瓜,他就摘下來吃,又送給觀看的人吃。

賣瓜的回頭看看他賣的瓜,都沒有了。徐光說到的水災旱情,都很靈驗。有一次他經過大將軍孫綝的門口,提起衣服急匆匆地跑過去,鄙棄地向兩邊吐唾沫並用腳踐踏著。有人問他這樣做的原因,他回答說:“那裏流血的腥氣,實在讓人不能忍受。”孫綝聽見了這話,十分憎恨他,就把他殺了。砍去他的頭,卻沒有血。到後來孫綝廢除幼帝孫亮,改立孫休為景帝,將要拜謁皇陵讓景帝登基,剛上車,忽然有大風搖蕩著孫綝的車子,車子被大風刮倒了。

孫綝隻見徐光在鬆樹上指手劃腳地譏笑他。孫綝問隨從人員看貝徐光沒有,大家都說沒看見,不久景帝就把孫綝殺了。

二十五
葛玄,字孝先,曾跟隨左元放學習《九丹金液仙經》。他曾與客人麵對麵吃飯,談到變化的事情,客人說:“等吃完飯,先生作一個變化來玩玩。”葛玄說:“您為什麽不想馬上看一下呢?”就噴出嘴裏的飯,那飯粒全都變成了大胡蜂,一共有幾百隻,都聚集在客人身上,也不刺人。過了些時候,葛玄就張開嘴巴,胡蜂都飛了進去。葛玄咀嚼著,仍然是原來的米飯,他又指揮蛤蟆以及各種爬蟲燕雀之類讓它們跳舞,這些動物跳起舞來就象人一樣合乎節奏。他冬天為客人置辦新鮮的瓜果、棗子,夏天給客人們獻上寒冰白雪。他又曾用幾十個錢幣,讓人亂丟在井裏,然後他拿了一隻容器在井上麵呼喚它們,這些錢幣就一個一個地從井裏飛出來了。他為客人置辦酒宴,沒有人送杯子。杯子會自己來到客人的麵前,如果沒喝完,杯子就不會離去。

有一次,他和孫權坐在樓上,看見人們在做求雨的泥人。孫權說:“百姓盼望下雨,但做些泥人難道就可以得到嗎?”葛玄說:“雨水倒是容易搞到的。”就寫了道符籙放在土地廟裏,頃刻之間,天陰地暗,大雨瓢潑,積水流淌。孫權說:”水中有魚嗎?”葛玄又寫了一道符籙扔進水中。一會兒,水裏就有大魚幾百條。孫權就派人抓了這些魚來燒吃。

二十六
吳猛,是濮陽縣人,在吳國做官,任西安縣令,因而家住分寧縣。他本性極為孝順,遇到聖人丁義,丁義把仙道教給了他。他又獲得了秘訣神符,於是他的法術十分暢行。他曾經碰上大風,就寫了符籙扔在屋上,便有一隻三腳青鳥銜去,大風馬上停息了。有人問其中的緣故,他說:“南湖有條船,遭到這大風的襲擊,船上的道士正在求救呢。”人們去驗證了一下,果然是這樣。西安縣令幹慶,死了已經三天了,吳猛說:“他的氣數還沒有到頭,應該向上天申訴。”於是就躺在屍體旁邊。幾天後,就與幹慶一塊兒起來了。

後來他帶領徒弟回豫章郡,長江水流十分湍急,人們無法擺渡。吳猛就用手中的白羽扇對著江麵一劃,江水就橫著流動了,他劃的地方就成了陸路,他們就慢慢地走著過了長江。他們走過後,江水又恢複成老樣子,觀看的人都很驚奇。他曾經在潯陽縣任職,周參軍家中矣然狂風大作,吳猛即寫了符籙扔在屋上,一會兒風就靜止了。

二十七
園客,是濟陰郡人,容貌長得很美,同邑的人大多想把女兒嫁給他,但園客始終不討老婆。他曾經種了五彩繽紛的香草,讓它一直長幾十年,然後吃它的果實。忽然有一隻五彩繽紛的仙蛾停在香草上。園客把它捉起來放在布上,這仙蛾就在布上產下了蠶卵。到養蠶的時候,有個仙女夜裏來到園客家,幫助園容養蠶,她也用香草喂蠶。他們後來獲得蠶繭一百二十個,個個都大得象酒甕。每一隻蠶繭,繅六七天才能把絲繅完。這所有的蠶絲都繅完了,仙女就和園客一起成仙而離開了人間,沒有人知道他們到了什麽地方。

二十八
漢朝的董永,是千乘縣人。小時候就死了母親,和父親一起生活。他盡力種田,用窄小的車子讓父親坐在裏麵伴隨著自己。父親死了,沒有錢埋葬,他就把自己賣給人家當奴仆,用得到的錢來辦理喪事。買主知道他賢能孝順,就給了他一萬個錢,叫他回家去守喪。董永守完了三年孝,想要回到買主那裏去幹勞役,在路上碰到一個女子,對他說:“我願意做您的妻子。”就和董永一起到買主家去了。主人對董永說:“我已經把錢奉送給您啦。”董永說:“承蒙您的恩德,我父親死了才得到安葬。我雖然是個卑微的人,也一定要盡心竭力來報答您的大恩。”主人說:“這女人會幹什麽呢?”董永說:

“會紡織。”主人說:“您一定要這樣來報答我的話,就隻要讓您妻子給我織一百匹雙絲細絹。”於是董永的妻子為主人家紡織,十天就織完了。這女子出門後對董永說:“我是天上的織女。隻是因為您極其孝順。天帝才命令來幫您償還欠債的。”說完,就騰空而去,不知到了什麽地方。

二十九
當初,漢武帝夫人趙婕好(住在鉤弋宮,故稱鉤弋夫人)犯了罪,因為受到責罰而憂死在雲陽宮。當時已經把她放進柏材準備埋葬了,她的屍體卻不發臭,反而香飄十多裏,因此就把她埋葬在雲陵。漢武帝哀悼她,又疑心她不是個普通的人,就發掘墳墓開棺驗看。棺村裏空空的沒有屍體,隻有兩隻鞋還在。還有一種傳聞說:漢昭帝即位,重新埋葬她,棺材裏空空的沒有屍體,隻有一雙絲鞋還遺留在裏麵。

三十
漢朝時有個叫杜蘭香的人,自稱是南康人氏。在建興四年(公元316 年)春天,她屢次來找張傅。張傅當時十七歲,望見她的車子停在門外,而她的丫鬟來傳達她的話說:“我娘生了我,讓我嫁給您,我哪能不恭敬從命呢!”張傅先前已把名字改成了張碩。張碩便呼喚這女子走上前來,打量了一番,大約十六七歲,而她談到的卻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她有丫鬟二人,大的叫萱支,小的叫鬆支。裝飾著金花的車用青牛拉著,車上吃的喝的都齊備。

她作詩道:“我娘住在神山上,經常遊覽九重天。羽毛儀仗婢女持,宮牆外頭不露麵。飄飄車輪送我來,難道再羞住人間?依我幸福不寓身,嫌我禍患在麵前。”到那一年八月初一,她又來了,作詩道:”自由往來天河間,呼吸散發九嶷山。追求你嗬不停步,窮鄉僻壤何處不跑遍?”她拿出山藥果三個,象雞蛋一樣大,對張碩說:“把這吃了,讓您不怕風浪,不受冷暖的影響。”張碩吃了兩個,想留一個。她不肯,讓張碩吃光。她又對張碩說:“我本來要給您做妻子,感情可別疏遠了。隻因為我現在年齡還沒有到數,其中稍微有點不協調。等到太歲位於東方卯次的單閼年,我會回來追求您的。”杜蘭香降臨時,張碩問:“祈禱祭祀的事怎麽樣?”蘭香說:“消魔本來就能治好疾病,過分的祭祀並沒有好處。”蘭香把藥物稱為“消魔”。

三十一
魏朝濟北郡主管文書、檢舉非法的從事掾弦超,字義起,在嘉平年間(公元249——254 年)的一個夜晚獨自一人睡覺,夢見有一個仙女來眼他,自稱是天上的神女,東郡人,姓成公,字知瓊,早年失去了父母,無帝哀憐她孤昔伶仃,就讓地下凡出嫁,跟從丈夫過日子。弦超在夢見她的時候,神誌很清楚,還誇獎她漂亮得出奇,說她不是普通人的容貌。但睡醒以後再認真想想,又覺得這件事似乎有似乎沒有。象這樣過了三四夜。

有一天,分明是知瓊來遊玩了,她駕著有帷帳的車子,跟著八個丫鬟,穿著綾羅綢緞做的衣服,體態容色,就象神仙一樣。她自己說已經七十歲了,但看上去好象隻有十五六歲。牢上有壺、榼等用青色、白色的琉璃寶石做的酒器五件。吃的喝的都非常奇特,她準備了飯菜和美酒,和弦超一起吃喝。

她對弦超說:“我是天上的神女,被派到人間嫁人,所以來跟您。不是因為您有什麽特別的德行,而是有感於前世的緣分,我倆應該結為夫妻。我們做了夫妻,不能得到多少好處,但也不會有什麽害處。不過,以後出門經常可以駕著輕便的車子,讓肥壯的馬拉車,吃的經常可以有遠方的山珍海味和非同尋常的飯菜,綢緞常常可以任你做衣服而不會缺乏。但我是仙人,不能給您生兒子,也沒有妒忌心,不妨害您正常的婚姻。”於是就和弦超結為夫妻,並贈送詩歌一篇,歌詞寫道:“飄遊在渤海蓬萊仙境中,喧鬧著吐雲之山更繁榮(一說“雲石”指古樂器“雲板”與“石磐”,則可譯為“雲板石磐響叮咚”)。靈芝不靠雨露潤,德高到時會亨通。神仙感應豈憑空?順應命運來幫兄。娶我親屬都富貴,違背我意災禍凶。”這不過是那篇詩歌的主要幾句。那首詩有二百多字,不能全部抄錄在這裏。她又注釋《易經》,共七卷,她的《易經》注釋,既有卦、爻,又有說明卦、爻含義的象辭,她的注釋都以錄辭為根據。所以,她的解說,既闡述了其中的涵義道理,又可以用來預卜吉凶,就象揚雄的《太玄經》、薛氏的《中經》一樣。弦超都能領會其中的意思,根據它來觀察天象變化而預測吉凶。

兩人做夫妻一起過了七八年,弦超的父母親為弦超娶了媳婦以後,她就隔一天來和弦超吃飯,隔一夜來和弦超睡覺,夜裏來早晨走,來去時快得象飛一樣,隻有弦超看得見她,別人都看不見。弦超雖然住在關閉得緊緊的房間裏,但人們總是聽得見裏麵有人聲,也常常看見有人來過的痕跡,但就是看不見知瓊的身形。後來人們奇怪地問弦超,弦超泄露了她的情況。知瓊就要求離開弦超,她說:“我是仙人,雖然與您私通,卻不願讓別人知道。而您的性子太粗疏,藏不住話,現在我的底細已經被你泄露出去了,我不再與您交歡了。多年來和您雲雨相歡,恩愛不淺,一旦分離,難道不悲痛?但情勢不能不這樣,我們就各自珍重吧!”她又叫來仆人,斟酒端菜,一同吃喝;又打開竹編的圓箱,取出用一種名貴的絲織品做的裙子和衣衫兩套送給弦超,又寫了一首詩贈送給他。她挽著弦超的手臂和他告別,淚水縱橫,泣不成聲,然後謹慎地登上車子,象飛一樣地走了。弦超天天憂慮,幾乎到了臥病不起的地步。

知瓊離開後又過了五年,弦超受郡裏的委派出差到洛陽去,來到濟北郡魚山腳下的小路上時,一邊向西走著,一邊遙望前方,隻見前麵道路拐彎的地方有一輛馬車,好象是知瓊。他馬上趕著馬向前追去,果然是知瓊。知瓊就拉開車帳相見,真是又悲又喜。知瓊勒住了左邊的馬,讓弦超拉著車繩上車,兩人一起乘車到洛陽,就又成了夫妻,恢複了過去的恩愛生活,到太康年間(公元280—289 年)知瓊還在,隻是不天天來往,但每逢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以及初一、十五日,她總是會來的,住上一夜就又走了。張華為她寫了篇《神女賦》。


摘自幹寶《搜神記》:

《搜神記》一直被視為魏晉“誌怪小說”的代表作,現存二十卷。其作者幹 寶,東晉初人,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人,是東晉曆史學家。幹寶被後人稱為“鬼之董狐”,給鬼寫曆史的人。

《搜神記》是我國最早的筆記小說中最成功的一部,成為中國小說之源。其反映內容深廣,思想意義豐富,有許多成功篇目,對後世影響很大。
後來,國人所熟悉的《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巨著中,均可以看到,他們受《搜神記》很大的影想。

《搜神記》大量的故事均發生在江南,為啥?這裏有典故,留個疑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證一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