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from native place

心情日記,讓這段流浪的生活有個記憶。
正文

從故鄉出發

(2006-05-13 14:38:02) 下一個
2005-11-19

今天本來就是一個充滿了淡淡憂傷的周末,本打算到這裏來看看各位及各位歡樂的留言,可是卻感覺到了幾位網友的傷感。光彩照人的BLUE1回家了,回到故鄉追尋自己的夢想,我們卻還留在這裏,把回家的心事深藏在心底,把或多或少的異鄉異客的尷尬與苦澀忘卻,執著於我們從故鄉出發時的豪情萬丈。

初到倫敦時的窘迫,雨中下夜工在漆黑的馬路上跑回家,關上房門才敢長歎一口氣,這些都仿佛發生在昨天。三年半了,異鄉漂泊已經三年半了,書讀完了,移民也辦了,工作也提升了。本來應該踏踏實實過日子了,卻牢牢記住了家長曾經在無意中提起到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

前年的聖誕節,我同別人一樣為這樣的節日而喜悅,而慶祝,甚至在BOXING DAY的清晨開車去看了看寧靜中的倫敦街景,而就在一個月之後,同母親的通話中得知,哥哥在聖誕節那天晚上出了很嚴重的車禍,家裏人怕影響我的學習,一直都在瞞著我。去年有一段時間我往家裏去電話,總是找不到我爸爸媽媽,保姆告訴我說媽媽去打麻將,爸爸又出去散步了,我還感覺到很高興呢,可是也是在事後才知道,父親那一天胃大出血而住院治療,他們怕打擾我的工作,再一次的瞞了我。這種瞞就仿佛我到倫敦的第三天,半夜12點站在別人門前等待人家回來好能進去溫暖的房間,無依無靠,想到給媽媽打電話,電話接通了,說‘一切都好’,淚水卻奪眶而出,對著天上的星星,告訴自己:流淚隻可以流到12點半。

畢業典禮上的彭湃心情很難忘卻,千辛萬苦為了典禮隆重的那一刻,值了。畢業了,工作了,人際關係,工作壓力。。。。。每天就在這繁忙中度過了,不知道哪天在哪裏看到一句話,大致的意思是說:作為一個外國人,在別人的國家裏,如果想得到成功,你必須要為你自己FIGHTING。不知道這話說的是對是錯,中國人的傳統是謙虛,可是謙虛在這個國度裏就是LACK OF CONFIDENCE。是他們的文化錯了嗎?還是我們來錯了國家?

在實踐中采納了,在短短的INTERVIEW裏,象機關槍一樣把自己的優勢從頭到尾說了一頓,沒有謙虛過一下,自己行的地方更行,不行的地方也行,工作得到了,自己反而心虛了,晚上給媽媽打電話,問媽媽自己到底哪裏是優勢哪裏是劣勢,隻有在媽媽那裏才能夠真正的去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剖析自己,改造自己,不會讓自己迷失。媽媽是根,寫下這句話,眼前出現那個為了丈夫為了孩子而奉獻一生的女人,眼淚在打轉。嫂子告訴我說,每次我從國內回倫敦,大概一個月的時間裏,我媽媽提到我,都需要到洗手間。我想,她一定是哭了。就象我現在一樣,我一定也是哭了。

想到了齊秦的那首老歌:外麵的世界很精彩,外麵的世界很無奈,當你覺得外麵的世界很無奈,我還在這裏耐心的等著你,每當夕陽西沉的時候,我還在這裏看著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