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使

孩子是父母眼中的天使。
個人資料
正文

小天使(2009-7)中外育兒的最大不同 -- 吃

(2009-01-09 22:19:43) 下一個

就我個人的觀察,中國和外國養孩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吃。 

中國媽媽們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吃好、多吃,變著花樣給孩子做各種美味佳肴。而外國媽媽們則“粗放、簡單”的多,倆字就能概括 -- 生、冷。 

有一天跟一位在外國人家裏工作的阿姨聊天。她帶的澳大利亞小孩也是1歲多。阿姨說:“他們就給小孩子吃生的菜,洗一下就吃了!燙都不燙。”阿姨自己帶飯。不過沒怎麽看到外國的小孩子因為吃生的菜得病拉肚子。

當然不是所有菜都生冷著吃。外國一歲以下孩子也需要單獨製作輔食,比起咱們的輔食來,外國的小寶寶們可少了很多口福。 

好多咱們的蔬菜外國人都沒見過。他們的蔬菜品種少,主要就是土豆、胡蘿卜、洋蔥、西紅柿、生菜、菠菜等等,偶爾也會吃木薯、紅薯等根莖類。主要方法,蒸,煮,需要的話再絞碎。(不排除翻新花樣做輔食的外國媽媽,這裏說的是普遍情況)。羅大翔和弟弟小的時候,我婆婆把蒸熟的蔬菜絞碎,然後急凍在冰格子裏。吃的時候拿出來解凍就行了。我看到小區裏很多外國媽媽也在用這個方法,又快又方便,營養也不流失太多。 

羅大翔雖然有個“中國胃”(美國老公的“中國胃”),但是早餐還是美國式的 -- ceareal(翻譯的詞:穀物早餐)。半碗ceareal,倒一盒涼牛奶,好了!附近進口食品店裏各種ceareal很多,賣得飛快。外國孩子基本都吃這樣的早餐,不論冬夏,不論年齡。生孩子之前我也常常吃,尤其是半夜餓的時候。現在每天早上陪著甄小美吃熱早餐。

我們去美國鄰居家吃燒烤:牛排、雞排、玉米、烤豆子(醬)。我帶了一盤蒸西蘭花(蒸熟,用黃油、蒜泥、鹽拌一下)。幾個孩子坐在桌子前,大人把肉替他們切碎,一人一個盤子一把叉子,自己吃。喝的是剛從冰箱裏拿出來的果汁和冰水,一歲半的小不點也一樣。沒有單獨做孩子的飯。也沒有父母追著喂,父母的態度是:你的食物都在你的盤子裏。

另外,很少看到外國媽媽因為孩子不吃飯、或者吃得少而生氣發脾氣,可能他們做飯的時候沒有單獨為孩子花很多心思,所以也沒有太高的期望吧 -- 愛吃多少吃多少。這是我學到的很有用的心理經驗。(What to expect係列書說:1歲多的孩子每天能吃兩頓“全餐”是好現象,吃得少則是正常的。)

甄小美兩顆牙,我盡量讓她中西結合著吃飯 -- 湯、粥、米飯、爛麵條、魚、蝦等中國美食,加上外國的穀物、奶酪、蒸蔬菜加黃油。喝水則很少喝熱水,基本都是室溫水。從沒有因此生病。最重要,是讓她學會外國孩子吃飯的精神 -- 獨立。 

甄小美超級喜歡大骨頭,整齊的小排骨她看都不看,就喜歡不規則的腔骨、龍骨。連肉燉得很爛很爛,直接給她一塊,她連吸帶咬加上手指頭扣,把肉吃得一幹二淨。鄰居外國媽媽看到這個,驚奇。

小小推薦一個甄小美愛吃的“中西結合早餐” -- 肉鬆奶酪雞蛋燕麥片。介紹給幾個鄰居媽媽,他們的孩子也喜歡吃。

燕麥片(不要帶糖的,不要“燕麥配方”的,是原味的燕麥片。很常見),

肉鬆(就是把肉煮爛撈出來,放油使勁炒呀炒呀,炒八成幹。如果像這個魚鬆,炒好就成功了。如果是豬肉牛肉雞肉,再用攪拌機攪一下。可以放好多天。出去帶著非常方便。英文名字叫meat jerky。很常見)

奶酪碎(我用的其實就是深綠色小圓筒的“卡夫芝士粉”的“兄弟”,卡夫芝士碎,也很常見)

雞蛋(常見嗎?)

全部放到一起煮三分鍾,好了。無所謂先後順序。什麽調料都不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picycookie 回複 悄悄話 養個小人兒真不容易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