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閱人間事,讀聖賢書
個人資料
為人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邊讀邊聊《翻身》記(六)

(2024-05-29 08:00:15) 下一個

抗日戰爭不僅是軍事鬥爭,更重的是政治鬥爭。對什麽是政治,毛澤東曾有一個非常接地氣的大白話解釋:把敵人搞的少少的,把自己搞的多多的,這就是政治。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抗日根據地和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都迅速發展壯大,充分證明了共產黨的政治確實是成功的。

反觀蔣介石領導的抗日隻是進行單純的軍事鬥爭,在敵強我弱的條件下,單純的軍事鬥爭是不可能勝利的,也不可能持久,隻能越打越弱,不會越打越強。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戰,是軍事鬥爭和政治鬥爭兩手抓,因此不僅在軍事上能積小勝為大勝,消滅敵人,鍛煉軍隊,越打越強,越打人越多。在政治上,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投入抗日鬥爭,皖南事變雖然使新四軍在軍事上遭受重大損失,可在政治上卻贏得了對國民黨的勝利,不僅得到了中間派的同情,也贏得了全國抗日群眾的支持,使抗日統一戰線得到進一步發展。

毛澤東分析了抗戰後的國內形勢,精準地看到帝國主義壓迫的不僅僅是貧苦農民階級,也包括地主階級在內的中國各個階級和階層,於是說服黨內停止了之前的土地革命,在抗日根據地隻實行減租減息運動。這一政策使得共產黨在贏得貧苦農民支持的同時,也贏得了地主階級的理解,並把很多地主團結在抗日統一戰線中。張莊雖然沒有地主直接參加抗日,但其它地區地主和地主子弟參加抗日和直接參加八路軍的大有人在。

我同學的父親是山西一個地主的兒子,就是在1938年參加的八路軍,他說在那個時候的華北地區除了共產黨就找不到抗日的隊伍,那些具有家國情懷的有知識的青年,隻有參加八路軍才能抗日殺敵。我姑父的父親是蘇北地區的大地主的兒子,繼承了家裏的千畝土地,抗戰爆發後,他結束在日本的留學生涯,投筆從戎,將自己田地分給那些願意跟他一起抗日的當地佃農,拉起一支上千人的抗日隊伍。參見舊文:中國有這樣的人,所以才不亡國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而同時,為日軍賣命,死心塌地當狗腿子的也不都是地主富農,貧下中農同樣大有人在。比如張莊那個為虎作倀的偽村長尚石頭就是貧農出身。

潞城縣共有五個區,張莊屬於第五區。在日本鬼子占領潞城縣之前的短暫真空期,共產黨領導的山西犧盟會就在潞城建立了抗日縣政府,下轄五個區政府。日軍來後,抗日縣政府和區政府就轉入地下,變成了流動政府,繼續組織群眾進行抗日活動,並在各村組建地下抗日村政府,和敵偽政權同時存在,隻是一個在明麵上,一個在地下。也有的村政府表麵上是偽村公所,實際上是秘密抗日村政府,與張莊同在第五區的小溝村就是這樣的村政府。他們表麵上聽命於敵偽政權,實際上是為五區抗日政府服務。我們小時候看過很多抗日電影都有這種雙麵村政府的情節,說明電影故事確實來源於真實的生活。

張莊一直是淪陷區,而且是日軍的一個重要據點,控製嚴密。盡管如此,抗日村政府也在抗日鬥爭最嚴酷的1942年秘密成立了,村長由申鎖子擔任,副村長是弓來保,師福元擔任抗勤,張天明為治安主任,這四個人都是不到25歲的年輕人。後來,村長和副村長被同村的煙鬼出賣,被敵人拷打十八天,寧死不屈,最後一個被槍斃,一個被軍刀砍死。

張莊村政府自成立起,就一直領導張莊的地下抗日活動,其中最重要的活動就是為八路軍收集情報和糧食被服,組織群眾為八路軍做軍鞋,再就是協助八路軍鋤奸。共產黨在各區都設有黨委,村子裏有黨支部。在抗日活動的間隙,黨的組織會組織抗日骨幹學習政治,了解抗日形勢,並進行各種抗日宣傳活動。村子裏既有給日本人當暗探和間諜的,也有八路軍的地下工作者。抗日戰爭期間,張莊有六個人秘密參加了抗日隊伍,其中兩人暴露後被殺害後,又發展了幾個抗日骨幹,這些人也是後來張莊土改運動和農會的骨幹分子和領導。抗日遊擊隊也處決了幾個死不悔改,罪大惡極的漢奸,村長尚石頭就是其中之一。

抗戰勝利時,共產黨發展的抗日根據地達到一百萬平方公裏,解放區人口一個億左右,中共黨員為120萬,軍隊120萬,民兵260萬。八年抗戰,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人民對敵作戰12.5萬次,消滅日軍52.7萬人,偽軍118.7萬人,繳獲各種槍支69.4萬支,各種火炮1800餘門。正是這些繳獲來的武器,為打敗國民黨提供了必要的裝備。(見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抗日根據地#)

日本投降後,根據地的軍民依然在為保衛勝利果實進行戰鬥。日本1945年8月10日由天皇宣布向盟軍投降,日軍隨後撤出潞城和張莊。可張莊的炮樓裏還盤踞著一百多名偽軍,不肯向根據地軍民投降,因為他們接到蔣介石的命令,就地維持秩序。同時,蔣介石也向八路軍發布命令,原地住防,不得向對峙的日偽軍采取行動,隻有國軍才有資格接收日偽投降,好像八路軍就不是抗日的軍隊。這一公然的歧視性命令,暴露了蔣介石根本不想和共產黨分享勝利果實,而是想獨吞。於是,才有了毛澤東的摘桃子一說。

當然,蔣介石不單單是想搶奪勝利果實,而是有更深遠的打算,這就是消滅共產黨,取締根據地。讓日偽軍維持戰後秩序,不讓根據地軍民接收日偽投降,是蔣介石的小算盤,又一次暴露了蔣介石政治上的短視和反動。這招看似對黨國軍事上有利,因為蔣介石的軍隊都在大後方,趕到華北沒幾個月不可能,如果允許共產黨接收日偽投降的話,共產黨的根據地和武裝力量又會大發展。可這個命令在政治上是災難性的,因為這個命令激起了根據地軍民的強烈憤慨,為日後共產黨與國民黨爭天下奠定了民意基礎。八年抗戰期間,根據地軍民與日偽進行了無數次浴血戰鬥,對日偽有著刻骨仇恨,尤其是對偽軍和漢奸的仇恨甚至超過日軍,現在蔣介石竟然讓這些昔日的漢奸們繼續掌權,簡直就是對根據地軍民的極大侮辱。

於是,當朱總司令發布消滅當前之敵,迫敵投降的命令後,“解放區幾百萬民兵和幾千萬老百姓給了八路軍和新四軍最熱烈的支持。短短幾天內,幾十萬平方英裏的土地和五千萬以上的人民得到了解放。”(P130)

張莊那個最大的偽軍據點是八月十四號被八路軍和潞城民兵用三天時間打下來的。張莊解放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