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永恒,快樂永存!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隻喜
正文

讀書 • 買書 • 借書

(2006-08-08 17:26:27) 下一個

讀書 • 買書 • 借書

傍晚去圖書館,出來時才注意到門口放了一個書架上的書在減價賣,走過去一看,哎,還有這麽多中文書呀,仔細地翻看,竟然從中找出了我喜歡的書《琥珀》上,下集和《曼哈頓的中國女人》,都是簡寫體的,書雖然是用過的,但基本還是九成新,再看看價錢,五十分一本,五本兩塊錢,正尋思著,女兒叫了起來:“媽媽,我也要買兩本。”嗬嗬,這不是正合適嗎?於是,毫不猶豫地排隊,付錢。

拿著新買的書,如獲至寶,一路上心情舒暢,以往歲月種種有關書的記憶不由地湧現在我的腦海中。。。

也許因為母親是教書的緣故,也許受到外婆一有閑暇就會捧著書讀的感染,反正從小我便喜歡上了讀書;可是那些年月裏,父母的工資剛剛夠養活一家六口人,那有閑錢買書;而那時普通老百姓也不能隨便使用圖書館,所以,書的來源很少,通常是看見哪位同學有新書了,大家立即就排上了隊,等候自己的機會;一旦書借到手,就會迫不及待地閱讀,走路看,吃飯看,被家長喝令必須睡覺了,有時會偷偷地躲進被窩打著手電繼續看;於是眼睛也就看壞了。

記憶中最深的是,當年幾位同學聯合起來抄書,一人幾章,最後合起來輪流看,記得曾經抄過的一本挺有爭議的書叫做《一雙繡花鞋》。

最讓我好奇的是外婆總是讀,讀完就藏起來的一套書,在我上了五年級之後,總算是默許我讀了,但絕不讓我外傳,就是《水滸傳》,分上,中,下三部,我興奮的接連讀了三,四遍;對梁山泊的好漢們的俠義,豪爽十分敬佩。

五年級暑假到姨媽家去玩,在那裏我讀了對我一生都有影響的一本書《紅岩》,江姐的形象在過後的許多年裏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當然也被我曲解的,所謂革命者流血不流淚,我把它應用到家長責打時,令大人越打越氣,自己也多挨點,嗬嗬。遺憾的是,在姨媽家發現的《紅樓夢》被姨媽收走藏了起來,終於沒有看成,直到上了大學。

由於學的是工科,大一,大二還是很緊張的,少有時間讀課外書;而且那時候不知道為什麽到圖書館借一次書那麽難,先要查卡,找到了喜歡的書先填卡,然後請工作人員到後麵倉庫去找,每次限製借書的數量。感覺很不方便而且費時間。


到了大三,大四,好像就放鬆了許多,開始成了學校圖書館的常客,許許多多可以借到的名著都是那個時候讀的,記得一次物理化學複習課上,麵對著一百多個學生,老師大聲地演講著重點,而我卻躲在人們的後麵,專心地讀著剛剛借到的《茶花女》,可想而知,我的那門功課,最好考的結果如何了。再就是大三那年的暑假,我借到了四部的長篇小說《基督山伯爵》,剛好過年,於是我便光明堂皇地通宵達旦地閱讀,感覺真是好興奮,好刺激。


工作後,盡管單位也有小型圖書館,但由於走後門很厲害,好書常常隻能在目錄上看見,所以我便開始有目的地采買圖書,首先是中國和世界名著,能找到的,我幾乎都收入囊中比如《紅樓夢》,《三國演義》。。。比如《安娜。卡列尼娜》,《簡。愛》等等;二是工具類的書,比如字典,生活常識,食譜,醫療常識等書籍;等有了孩子,書架上又多了許多有關兒童教育和營養的書籍,所有的新書都會為它們穿上“衣服”盡可能用掛曆把它們打扮的漂亮一些。

十年前,當我的“圖書館”一天天壯大時,我卻來到了到了加拿大,把那些寶貝們一一裝箱,放上樟腦丸,收了起來。至今還在期待著有一天回去把它們都“扛”出來。


最初在這裏看中文書也成了一種奢侈,且不說這書貴,就連在哪裏可以買到中文書也不知道。而圖書館中,中文書是很少的,而且許多不僅是繁體字,而且是豎排版的,看起來太費勁了。

但對孩子們來說,這裏的圖書館真可謂是應有盡有,即使你當時借不到,也可以預訂;一個圖書證可以最多借到五十本,這麽好的公共資源,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充分利用,所以我們幾乎不用買書;圖書館至少每周去一次,它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買房住到萬錦市後,發現這裏圖書館的中文書特別多,而且簡寫體的也不少,真讓我們如魚得水。

慢慢地,孩子們大了,有了買書的欲望,通常我們容許他們買一些名著,比如《Harry Potter》, 再就是工具書,當然了,在Yard sale上碰到了便宜的好書也會讓他們買一些,這樣,我們的書架又慢慢地充裕起來了,但現在借書始終是我們看書的主要來源;而買的書常常隻是忙了沒有及時去圖書館時的補充。

每次看著孩子們從圖書館回來後,迫不及待地捧書閱讀的情景,我總是不由地想起我們的童年,由衷地感歎,孩子們的童年是多麽幸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