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23)
2008 (108)
2009 (123)
2010 (88)
2011 (127)
2012 (167)
2013 (94)
2014 (145)
2015 (232)
2016 (119)
2017 (81)
2018 (78)
2019 (73)
畢業的季節裏,大概又有許多家庭要“空巢”了。
四年前大兒子高中畢業,離家上大學,掀開了我們家“空巢”的第一頁。那時候我第一次感到心理強烈不適應是在超級市場裏,因為平日要買的許多東西,現在都不再需要預備了。我因此寫了一篇散文叫《畢業曲的終端》,記錄了當時我心理受到的衝擊以及對兒子遠離的不舍。
從那時候起,我就盼著寒暑假。大兒也不負期望,每假必回。
人生在五味七色中又過了四年,而今,小兒也要飛了。小兒一離開,家裏就是徹底的成了兒女不住的“空巢”了。由於有四年前大兒子的那一次刺激,這一次我的心理似乎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了,不再感到那麽突然和不知所措。
大約從初中開始,孩子們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先生在照顧處理,我就是周末回家時做飯菜給他們吃,幫他們洗/疊衣服,購買物品,有時教他們中文,有時和他們說說話。偶爾先生不方便的時候,我也會送他們上下學。孩子們的盡數離開,從生活節奏上說對我影響並不大。影響巨大的應該要說是先生了。我想象他會一下子覺得沒有事情做。從緊張、繁忙、壓力大一下子到沒事做,這個變化太大了。有一次我還開玩笑說:也許你得去征詢心理醫生,看看是否有什麽需要注意的。
對“空巢”裏的人來說,挑戰不僅來自兒女的離開本身。如果夫妻倆平時諸事相處合作沒有大問題,那麽還好。如果夫妻之間不夠融洽,一旦失去兒女這個粘合力,那麽“空巢”對夫妻關係以及以後兩人要一起度過的許多日子都會是另一種不小的挑戰。
我有幾個同事都沒結婚,有的雖然結婚但是沒有孩子。沒有孩子的人生,就像加州的天氣一般,四季的界限不明朗。對有兒女的人們來說,人生的春夏秋冬就比較清楚了。假如你不是太早生小孩的話,那麽孩子們離家上大學,父母的人生也就大致宣告進入了秋季。
不同的情況,“空巢”帶來的感受也不同。我聽有的母親說,她很高興,終於不用做這做那了;終於自由了。自由了,可以去旅遊,甚至可以去上學,總之是可以去做自己想做但以前沒有辦法做的事情。如此看來,“空巢”也有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意思。不管怎麽說,“空巢”是規律,是自然現象。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輩子,孩子也不可能總和父母呆著。孩子雖然是父母生的,但一旦生下來了,他/她就是一個不同的生命體,有他/她自己的人生軌跡。
既是自然規律,那就還是平常心看待,該做什麽還做什麽。也許還需要繼續支持子女,也許可以換工種,也許可以寫小說……日子總會有盼頭。等到逢年過節,家庭團圓,會有另一番光景和甜美。
2015屆慶典,角落上的我
兄弟,才看到評論。謝謝你,父親接快樂!
謝謝誇讚。一直是很費心神的,所謂子女教育,常常也是一場辛苦的持久的拉鋸。很感恩,現在大人孩子都還比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