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虔謙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我的文字集錦 (1-3)

(2014-09-09 07:09:44) 下一個

 

(1)中秋

    人生的基本層麵是什麽? 是平安祥和, 是親人常聚。世道的艱難, 生命的無常, 卻常常威脅著人們的這些最基本的訴求。 當這個基本的層麵在地上被摧毀了, 它就會變成一種寄托, 一種想象, 飛離沉重的地麵, 去另一個時空尋求她的存在空間;就像嫦娥飛向美麗的廣寒宮一般。我從心底相信, 那個時空, 也是真實的。 否則月亮也好, 中秋也罷, 就都沒有了意義。

    集現實和浪漫於一身, 中秋之月, 以她美麗的渾圓, 成了人間萬家燈火和千種思幻的無愧象征。

    悲歡是一對反義詞, 離合也是。這些反義詞, 代表了世界某種真實深刻的存在和內在關聯。
    沒有悲, 就無所謂歡;沒有離, 就無所謂合。假如人世沒有痛苦, 人將永遠是福盲。這種深刻的哲理被我們祖先用最樸素的形象描述過無數次, 其中之一, 就是那輪陰晴圓缺, 周而複始的千古月亮。 她以幽深柔和的光亮, 安慰著我們, 啟示著我們: 接受歡樂的同時, 必須經得住痛苦;在憂傷之中, 應該想到歡喜。 (2007年9月25)

——摘自《中秋節怎麽會成了人間最美好的節日?》(《情愛夢想征戰》2009年中國戲劇出版社)


      一個小小的地方,曾經三麵農莊一麵海的小鎮。 地上曾經有過帶刺的小草, 夕陽下池塘邊蘆花似火的小鎮;  一陣台風來, 風雨飄搖, 一輪日頭出,鋪著小石的小巷賣喝聲再起的小鎮; 平日粗茶淡飯, 逢節殺豬宰羊的小鎮;鄰裏是非說,故事代代傳的小鎮;無邊木麻黃,四季日日春 ….. 我那說不完道不盡的小鎮。(2008年9月6日)

——摘自《天涯安海,咫尺中秋》(《情愛夢想征戰》)


(2)古曲

小提琴的<二泉映月>保留了二胡的百轉千回的韻律,同時具有比二胡更寬的音域和表現能力,我感覺整首樂曲簡直就象是作曲者人格精神的外化,雖有哀怨、深歎和遺恨,精神卻是堅強的和深具韌性的。


是這些典型的中國古代風格的曲子包容了西洋交響樂之形式,還是交響樂的模式包容了剛柔一體的中國音樂之魂?這是個有趣的問題。有一點可以肯定,盡管有西洋樂器的介入,這些古曲的華夏靈魂基音基調不變,她每每將我帶到泰山之巔,孔府門前鬆青柏萃;她將我帶上明鏡天池,帶進孤煙大漠……但是首先,她總是把我帶回童年。(該段約寫於2008年)

——摘自《天涯之桑•百嚐美國夢•我的中國夢 我要開中國文化圖書中心!》(九州出版社 2013年)


(3) 不離不棄

我知道, 並不是我不離, 你就該不棄。不是因為我在世界眼裏有多好, 而是因為在你心裏你有多愛。
經曆過滄海的淵深, 也經曆過滴水的濃烈, 才明白, 那滴水的力量, 並不亞於滄海。

......你就象天涯芳草, 萬裏長風, 無論我走到哪裏, 都能聞到你飽含滋潤的純樸芳香;你象一掬清水, 深情款款, 沁心甘甜。

心有關愛一息連, 意有牽掛兩點通。 天涯咫尺, 靈箏展翅, 我感受著那悠悠神交。
常常感到溫暖的內疚, 我會感動到淚下 —— 想起你象滔滔長河, 用你的仁愛和耐力, 默默的包容了我的野性;你又象勇敢的山峰, 用你的身軀, 為我擋住四麵的料峭寒風。(2008年3月20日)

——摘自《感謝你, 不離不棄, 一路相隨》(《情愛夢想征戰》2009年中國戲劇出版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