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23)
2008 (108)
2009 (123)
2010 (88)
2011 (127)
2012 (167)
2013 (94)
2014 (145)
2015 (232)
2016 (119)
2017 (81)
2018 (78)
2019 (73)
2025 (3)
不久前上海一小學生在語文考試題目 “ 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麽做? ” 中回答 “ 我不會讓梨 ” ,被老師判錯,由此引出了一場“讓梨 / 不讓梨”的爭論。我讀到的論點多主不讓,並由此引申到獨立思考教育和多元價值教育,更有個人意誌的伸張等。我的看法,這道題的出和判 的確不當。既然問“你會怎麽做?”就應該允許不同回答。
說到“不讓梨事件”的實質, “讓梨”是把雙刃劍。從獨立思考,個性發展,個人的自由意誌和權利的角度上說,是的,孩提孔融和今天的小學生一樣,完全有不讓的權利和自由。不讓不等於錯。桌上大小兩根香蕉,我先到,拿了大的那一根,沒有人可以說我錯。這是常識,不證自明。由於幾千年的封建體製和文化桎梏,當代我們的文化和教育都應該張揚自由民主平等的普世價值和獨立思考及個性發展。但是,縱觀當代中國社會存在著的極端利己主義和公共道德的淪喪,我們的文化和教育也應該張揚人和人之間的互愛互助,張揚個人價值和整體價值的有機關連,張揚利他的精神境界。
孔融讓梨的故事最初是否包含孝悌的成分我還會有文章談到。孝悌就是應該,就是倫常枷鎖。但是“讓梨”在當代含義已經起了變化。它代表了從家庭出發推廣到社會群體的一種謙讓良善的做法。就像語言中的詞匯意義會有引申一樣,一個特定文化典故,它的涵義和精神也會有延伸發展甚至變化。那就是人們常說的古為今用、發揚光大,並不是單純的承傳。假如說“讓梨”最初屬於道德範疇,那麽而今它卻更近乎是一種心態和精神,它高於道德。道德是被動性消極性的,它是自由自在自我中心的人不得已用來匡囿自己的人際規範。而心態、精神是人性的本身,是主動性積極性的,是自覺自願的。
利他和個人自由並不存在必然的矛盾。這兩者互不矛盾的基礎,就在於人們意識到利他不是道德,不是應該,不是枷鎖,而是一種淨化升華了的善良人性,一種愛的精神境界。人作為有強烈自我中心意識的群體動物,個人自由和利他精神是兩個互相平衡的力量。人的自我中心意識是人的第一意識,也就是人之初的意識,借用獨立宣言裏的話說,就是不證自明的意識。基於這樣的人性現實,強調利他有著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利他精神和行為作為對利己的超越,作為一種愛的實踐,對人心的感動永遠大於利我主義。
如何做到最大限度維護個人的自由意誌,又守護一個有愛的溫馨的人類群體,是一個不斷的平衡過程。中國國民的自由民主平等意識有待完善和成熟,同時極端利己以及各種道德敗壞亦需要遏製和扭轉,從什麽角度去宣揚“讓梨”及“不讓梨”是個非常敏感的莊重課題,也體現從事文化、教育及傳媒事業的人對這個社會及對同胞的一份責任心和使命感。
具體到這位孩子,我不了解這位誠實說出“我不讓梨”的小學生的情況。從家庭教育的角度說,假如我的孩子一貫比較自我中心,現在有這樣的答卷,那麽我會引導他往“讓梨”的方向去。假如我的孩子並不自我中心,那麽是的,我會誠實告訴他,這是你的選擇。 背景:轉載:孔融讓梨,我偏不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