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往事——門羅主義的首倡者:詹姆斯·門羅(James Monroe) ZT

(2009-10-14 12:30:24) 下一個
ZT 作者/老錢


“如果沒有政黨的存在,我們的政府也能繼續並繁榮發展。我一直認為政黨的存在是國家的禍根。我們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特別是最近發生的戰爭更能證明。”——詹姆斯·門羅

美國在二戰之前的主流外交政策是孤立主義,那是美國第一屆總統華盛頓在他的告別演說中給出的,他告戒他的同胞們不要卷入歐洲事務,尤其是歐洲列強之間的種種利益衝突。因為美國有自己的利益,它自身的利益與歐洲各國沒有多大關聯。美國應盡快地建設自己的家園,美國是美國人民的美國。美國的獨立,引發了整個美洲殖民地的獨立運動。當時的南美除了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之外,其它國家都是西班牙殖民地。各殖民地從美國獨立中汲取經驗,紛紛脫離西班牙而獨立。歐洲列強對此極為不滿,企圖出兵進行幹涉。十九世紀初,作為美洲第一個獨立國家,美國總統詹姆斯·門羅重伸了華盛頓的主張,提出了“美洲是美洲人民的美洲”的對外政策,來對抗歐洲列強對美洲各國獨立的幹涉。這就是有名的“門羅主義”,上個世紀二戰前美國的孤立主義外交政策來源於此。本文要介紹的就是第五屆總統詹姆斯·門羅,和他的主要事跡。

一七五八年四月二十八日,門羅出生於弗吉尼亞的西摩蘭縣。父親彭斯·門羅是富裕的種植園主和木匠。一七六零年代,他與喬治·華盛頓一起抵製過英國商品,保護殖民地利益。詹姆斯十六歲時,父親去世。母親伊麗莎白·瓊斯·門羅,有威爾士人血統,受過比當代女性更好的教育,是一位賢妻良母。五兄弟姐妹中門羅排行第二,有一個姐姐三個弟弟。門羅有著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的血統。門羅家族中最早移民北美的是門羅的曾祖父,他在普雷斯頓戰役中是英王查理一世的軍官,被俘後被放逐到弗吉尼亞。

童年的門羅,人們知之甚少。父親死後,門羅的叔叔成為他的監護人,他是門羅父親的遺產執行人,他參加過大陸會議。作為長子,門羅得到了父親的全部遺產,同時也擔當起了照顧弟弟們的責任。門羅非常喜歡運動。

門羅十一歲時,父親把他送進坎貝爾鎮上由坎貝爾牧師主持的的學院學習。他很快掌握了拉丁語和基礎算術,美國第四任首席大法官約翰·馬歇爾是他同班同學。十六歲時,門羅進入威廉斯堡的威廉瑪麗學院學習。一七七四年的威廉斯堡並不適合學習。當時的獨立戰爭讓大多數學生振奮不已,有強烈愛國主義精神的門羅也在其中。第二年六月,列克星頓和康科德的獨立革命第一槍打響後,門羅和二十幾名年齡大的同學潛入總督軍械庫,偷出了二百多支槍和幾百柄劍,來武裝威廉斯堡的民兵。一七七六年春,門羅投筆從戎,加入大陸軍。此後,他再沒回學校。一七八零年起,門羅隨傑斐遜學習了四年法律,門羅是傑斐遜的私淑弟子。門羅雖說是聖公會教徒,但他沒有很深的信仰。門羅身高一米八三,寬肩,體魄強健,熱愛騎馬打獵。門羅性格熱誠,很容易消除他人的戒心,他沒有卓越的才華和敏捷的頭腦,但他謙恭有禮從不高高在上,他的坦誠善良寬厚能讓人感到輕鬆自在。成年後的門羅不再羞怯,不過他行事低調、沉默寡言。

一七七六年三月,門羅輟學從軍,在休·默色上校的弗吉尼亞第三團中接受基本軍事訓練,隨後門羅中尉和七百名官兵向北進發。九月,在曼哈頓與華盛頓會合。同年聖誕節,門羅與華盛頓的部隊一起穿過特拉華州,參加了特倫頓之戰。戰鬥中,門羅率領士兵發起了進攻,奪取了兩門大炮。突襲中,他的肩部受了重傷,若不是及時治療,很可能會死。因為他的英勇行為,門羅被升為上尉。第二年,在布蘭德維恩和戈曼頓戰役之後,門羅被升為少校。一七七七年,佛奇的嚴冬,門羅一直堅持在華盛頓的身邊。一七七八年十二月,門羅辭去軍職回到弗吉尼亞,想招募民兵,由自己指揮,但未成功。一七八零年,傑斐遜州長任命他為弗吉尼亞中校軍事特派員。門羅在獨立戰爭期間的行為贏得了華盛頓的好感。華盛頓稱讚門羅“在任何情況下,他都保持了軍人的勇敢、頑強和機敏”。

作為弗吉尼亞代表,門羅曾三次出席大陸會議。門羅積極推動西部擴張運動,主張將西部土地授予退伍軍人。門羅建議授予大陸會議協調對國外及州際貿易的權力,後來的憲法授予了國會這一權力。一七八六年,門羅通過了弗吉尼亞的律師執照考試,執律師業。門羅沒有參加費城的製憲會議,作為弗吉尼亞憲法審批大會代表,他投票反對美國憲法。但門羅很快就轉而支持憲法,並一心支持華盛頓政府。在國會眾議員的競選中門羅輸給了麥迪遜。但門羅成功地當選為一七九零年的參議員。在國會裏門羅和傑斐遜是反對聯邦黨的頭頭。門羅支持華盛頓的《中立聲明》,也就是《門羅主義》的最初表述。

一七九四年門羅任駐法公使,他對法國的偏愛有礙於美國的中立政策。門羅向法國政府替潘恩說情,使法國政府釋放了潘恩。門羅還把潘恩留在公使館內治病。但潘恩認為美國沒有及時援救,於是他複元之後,就在報上惡毒攻擊華盛頓。這一切加上門羅的反聯邦黨立場使華盛頓失去了對他的尊重。門羅反對《傑伊條約》,作為駐法公使,門羅沒有公開他的反對立場,聯邦政府希望他能反擊法國對條約的反對態度,他沒有這樣做。由於門羅對條約的消極態度,華盛頓將其召回國。

一七九九年,門羅當選為弗吉尼亞州長。州長任期內,門羅沒有多大作為,隻是在一八零零年的總統競選中,積極幫助傑斐遜競選。一八零三年作為總統特使,門羅被派往巴黎,協助駐法公使利文斯頓與拿坡侖談判購買路易斯安那。一八零三年,門羅任駐英公使,隨著英美關係的惡化,他沒有多大作為。

一八一一年,麥迪遜總統任命門羅為其國務卿。一八一六年,門羅擊敗了財長克勞福,當選為美國第五屆總統。在建國初期的六任總統中,門羅最平庸。在門羅的八年任期內,由於兩屆民主黨總統十六年的經營,聯邦黨人聲勢低落,而輝格黨人尚未興起。是一個無黨爭的時代,史稱“和睦的時代”。

門羅執政八年中,最有意義的是“門羅主義”,那是他在一八二三年二月二日發表的演說中提出來的。“門羅主義”是針對歐洲列強的美洲政策而發的:首先是俄國,它想通過阿拉斯加進取美洲。門羅在演講中聲明“美洲大陸是自由和獨立的,現在和今後都不能成為任何歐洲國家的殖民地”。此外,美國擔心歐洲的神聖同盟,有可能用武力恢複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為此,門羅聲稱“南美各國已經獨立,美國根據公正的原則承任了它們的獨立。美國政府在此聲明,任何歐洲國家企圖幹預和奴役它們或用其他方式控製它們的主權,都是對美國的不友好行為 ”。

必須指出,“門羅主義”完全是國務卿約翰·昆西·亞當斯的主張。一八二一年九月。俄國政府發表聲明,禁止美國船隻駛過北緯五十一度。亞當斯認為這是俄國在美洲的殖民意圖,他召見俄駐美公使並鄭重聲明:俄國在美洲無權從事領土占領,美洲不再是任何歐洲國家的殖民目標。還有一件事也引起了亞當斯對歐洲的警惕。一八二三年夏,英國趁歐洲對西班牙革命的鎮壓,要插手拉丁美洲事務。英國外交大臣建議由英美聯合保護拉丁美洲國家。時任國務卿的亞當斯強烈反對,他主張美國必須單幹。在這兩次事件中,門羅都采納了亞當斯的意見。進而發展為“門羅主義”。為此,門羅還請教過傑弗遜,傑弗遜在給門羅的回信中說:“我們的基本原則是絕不要使我們卷入歐洲的紛爭;其次是絕不能讓歐洲國家幹涉大西洋這邊的事務。美洲,無論是北美還是南美,有著明顯與歐洲不同的利益,那是我們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我們應有我們自己的體係。我們必須從歐洲獨立出來”。



門羅的時代,美國與歐洲列強的實力無法相比。那是強權政治時代,現在被廣為接受的國際法和國際規範根本不存在。維護國家利益、爭取國際地位的手段是戰爭。門羅時代的美國軍隊與歐洲列強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在這種條件下,發表這樣一份宣言,要有很大的勇氣和信心,就此而言,門羅主義非常成功。門羅主義是國家製度的先進性、國民對國家未來的信心在外交上的體現。從根本上說外交是內政的延續,先進的的國家製度能激發國民的朝氣和進取的外交政策。製度的先進在外交上有著巨大優勢,民主共和製度是人類最先進的製度,它在美國生機勃勃充滿活力,政治家和選民對國家未來充滿信心。孤立主義從本實上來說是要將自由的美國與專製的歐洲劃分開來。門羅主義的精神實質是美國製度的優越性在美洲的延伸,它代表了新的文明的國際關係,它用道義力量彌補了美國實力的不足。

在門羅的總統任期內,美國不斷向西擴張,一八二零年前,印第安納、密西西比、伊利諾伊和阿拉巴馬等州加入了聯邦。路易斯安那地區中的第一個州,路易斯安那州也加入了聯邦。一八一九年,路易斯安那地區中其餘地區的人口足以組成第二個州,密蘇裏州。這時國會麵臨一個難題:奴隸製。非洲黑人是作為奴隸,從一五二零年起由西班牙人帶到美洲來的。美國的第一名黑奴出現在一六一九年,隨後奴隸在北美逐漸普及。奴隸幾乎全在南方,南方的大規模農業,所需勞力多,奴隸成本極低,正好為其所用;北方的農場較小,不需要很多勞力。黑奴不算人,一七八七年的憲法在統計人口時,為了平衡南方在聯邦內的權力,選舉時一名黑奴按五分之三的選票計。一八零零年前,北方大多數州已通過了解放奴隸法,南方各州也禁止從非洲進口奴隸,但南方農場主拒絕還奴隸自由。法國和西班牙治下的路易斯安那地區,奴隸製合法。收購路易斯安那後,現狀沒有改變。密蘇裏州成立時,奴隸製依然合法。當時紐約州眾議員詹姆斯·塔爾梅奇建議,要是密蘇裏加入聯邦的話,必須加入一個條款,以保證密蘇裏不再進口奴隸,已有奴隸的子女也要在二十五歲後為成自由人。一年多的辯論中,讚成者認為該提案合憲。因為憲法規定,國會有權批準新州加入聯邦,國會同樣有權拒絕,除非它滿足國會的條件。另外,東北部農場主無法與南方大農場主競爭,因其有免費奴隸勞力。路易斯安那地區是用稅款買來的,因此所有美國人對密蘇裏的土地都享有同等的權利。最重要的是,要是密蘇裏加入聯邦,蓄奴州在國會就會有更大的發言權。過去,一個蓄奴州加入聯邦,會有一個自由州同時加入聯邦,以保持國會的平衡。反對者承認,國會有權同意或反對一個州加入聯邦,但國會無權附加條件。現存各州加入聯邦時沒有任何條件。如果現在國會有權提條件的話,那麽就是對先後加入聯邦的州不一視同仁,美國就不是平等的聯邦。來自喬治亞州的眾議員豪厄爾·科布對塔爾梅奇說,“你點燃的烈火,用盡海水也無法撲滅,隻有用鮮血來熄滅。”眾院批準了帶有塔爾梅奇附加條件的密蘇裏議案,但被參院否決。隻有等第二年的國會再行討論。這時緬因州又以自由州申請加入聯邦。新國會討論密蘇裏州的問題時,紐約又有一位眾議員要求密蘇裏接受附加條件,同意在其境內永遠不許有任何奴隸製。眾議院議長亨利·克萊表示,如果給密蘇裏加入聯邦附加條件,他就絕不會同意緬因加入聯邦。克萊勢單力薄,眾院最終批準了緬因加入聯邦,並提交參院審核。參議院將無條件吸收密蘇裏和緬因的申請案放在了一起。伊利諾伊州參議員托馬斯提出了一個妥協方案:他建議,讓密蘇裏州蓄奴,但今後路易斯安那地區不能再有蓄奴州。國會采納了他的提議,門羅總統最初想否決這個方案,因為國會無權在準州內廢除奴隸製,他起草了否決令,最終為了避免內戰,他還是簽署了該方案。但奴隸製在當時的美國已成了一個一觸即發的內戰導火線。

門羅是平庸的總統,但他很懂得平衡各方勢力。對於內閣,他說過國務卿必須由北方人來擔任,否則以新英格蘭為首的北方勢力將對政府不滿而造成威脅,於是亞當斯被選中。最初,他心中的財長人選是西部的亨利·克萊,但克萊想當國務卿,最後財長由佐治亞的克勞福擔任。陸軍部長則是由南方的卡洪擔任。用“和睦時代”來描述門羅的政府很恰當。當時的美國,一個政黨得到了社會中所有階層的擁護,沒有兩政黨之爭,表麵上非常“ 和睦”。門羅是參加過獨立戰爭的最後一名總統,受到普遍擁戴,是國家團結的化身。但是在“和睦時代”的背後,有兩個隱患:奴隸製和貿易保護主義,這些爭執導致了輝格黨的誕生,黨派之爭再次出現,最終引發了內戰。門羅的平衡政策使國內各利益集團的衝突得到了緩解。一八二零年的連任大選中,門羅得到了所有選舉人票,這時一位選舉人起身說:“全票當選的榮譽應該留給華盛頓”。他撤回了他的一票,最後門羅以距全票隻有一票之差連任。

退休後,門羅和夫人一起回到了弗吉尼亞州勞頓縣的橡樹山莊園。退休時的門羅,負債累累,很長時間後,政府才歸還了在他服役時欠他的幾萬美元的一部分。門羅被選為弗吉尼亞州製憲大會代表,並被推舉為大會主席。妻子去世後,他移居紐約市,與女兒一起生活。在最後的幾個月裏,他的身體越來越弱,一八三一年七月四日下午門羅死於肺結核和心髒衰竭。三天後,在紐約的葬禮結束後,門羅的遺體被埋葬在女婿家族的墓地裏。二十七年後,門羅的遺骨被移至裏士滿的好萊塢公墓。

建國之初,盡管華盛頓在告別演說中提出要遠離歐洲事務,但美國的國內政策一直受歐洲影響。尤其是英法之爭的影響。直到“門羅主義”後,美國才第一次斷然決心以保衛自身利益為其政策重心,並且反對所有歐洲列強對美洲的幹涉;決心在道義上支持美洲國家的自由獨立,不惜對來犯的歐洲列強采取軍事行動。華盛頓在告別演說中對歐洲列強的基調,在建國三十多年後的門羅手裏,終於成了美國的官方信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