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藝術攝影之十:2008國際最佳自然攝影獎

(2008-12-05 03:40:29) 下一個

2008國際最佳自然攝影獎揭曉(組圖) 科技世界

 

年度大獎

北京時間12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2008年度國際最佳自然攝影獎於日前揭曉,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攝影師、自然主義者和探險家提交了大量參賽作品,其中一張獅子過河的作品奪得年度大獎。
以下為2008年度國際最佳自然攝影獎各類獎項獲獎作品。
  1.年度大獎作品 :獅子
  拍攝地點:博茨瓦納的奧卡瓦戈三角洲
  作者:布萊恩·漢普頓
  位於博茨瓦納的奧卡瓦戈三角洲是由於季節性洪水泛濫而形成的內陸陸地,也是當地生物群在旱季的一塊永久性水源。由於這裏獨一無二的內嵌式結構和水路體係,在此生活著非洲南部最豐富的動物族群之一。獅子習慣於在潮濕的沼澤地活動,同時由於它們為潛近追蹤獵物需要麵對不同的多變環境,有時甚至會被迫遊泳或蹚過河流。
  作者描述:“圖中的這隻獅子正試圖和獅群一起追蹤一群非洲野牛,途中需要跨越一條常有大批鱷魚出沒的危險河流。聽到其它獅群的呼喚後,她開始朝河水的方向進發,途中我不得不幾次調整位置,潛伏在她可以渡河的地方,幸運的是我的600mm專業鏡頭正好捕捉到了獅子突然啟動、蹚過小河時的眼神。我和搭檔一動不動地擠成一團,獅子就正朝我們奔來,然後擦肩而過,重新加入獅群,直到這時我們才長舒一口氣放鬆下來。”


海洋類獲獎作品:檸檬鯊
  2 海洋類獲獎作品:檸檬鯊
  拍攝地點:巴哈馬
  作者:布魯斯·亞特斯(Bruce Yates)
  檸檬鯊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亞熱帶大西洋沿岸,身長一般在8到10英尺(約合2.4到3米)之間,已紀錄的身長最大的檸檬鯊超過12英尺(約合3.6米)。檸檬鯊通常不襲擊人類,但當幼仔在附近活動時,它們卻非常具有攻擊性。與絕大多數水生動物一樣,鯊魚也一度被視為低智商動物,隻能形成簡單的“社會秩序”。雖然對成年鯊魚的習性知之甚少,但最近的研究已引導學者們挑戰這種觀點。對規模較大的檸檬鯊群的觀察結果顯示,它們似乎每年交配一次,其繁衍後代的旅程與大麻哈魚以及其它動物類似。
  檸檬鯊對圈養生活的適應能力可能為加深對所有海洋動物的了解提供關鍵線索。迄今為止,已有數千名以娛樂性為目的的漁民、商業漁民以及研究人員參與到鯊魚研究中來,其中包括為鯊魚加標簽的合作計劃。目前,他們已為生活在大西洋和墨西哥灣的10萬多條鯊魚加上標簽。合作加標簽計劃涉及7種鯊魚,檸檬鯊是其中一種,在再次被捕獲的鯊魚中,檸檬鯊便占到了88%。檸檬鯊已被確定為一種具有高度遷徙性的鯊魚種群。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國家海洋漁業部門負責對檸檬鯊進行保護,避免它們成為商業性過度捕撈的犧牲品。
  亞特斯說:“在我所拍攝過的所有鯊魚中,這隻在日落時浮出水麵的8英尺長的檸檬鯊是唯一一條我認為臉上帶有‘表情’的鯊魚。我充分利用了相機的高幀率並使用‘魚眼’鏡頭,當時部分沒於水下的保護罩距離它的麵部隻有幾英寸。”

野生動物類
  3. 野生動物類獲獎作品:兩隻北極熊幼仔
  拍攝地點:加拿大馬尼托巴省瓦普斯克國家公園
  作者:詹妮·羅斯
  北極熊幼仔通常出生在白雪皚皚的洞穴或者陸地,很少在漂浮的冰塊上。出生時它們那麽小,看上去那麽無助,重約1.5磅。3個月後,當北極熊媽媽砸開這個洞穴後,兩個小家夥已長到約20到30磅。破洞後北極熊通常還會在洞穴逗留約一周,鍛煉身體,適應寒冷,到幼仔可以出行時,母熊便攜子離開洞口,讓其外出見世麵,長見識。
  由於近年來的氣溫轉暖,每年夏天哈得遜灣的海冰消融較早,現在,北極熊在轉到陸地前堆積必要脂肪的時間明顯減少。加拿大野生動物保護局(CWS)的科學家預言,如果目前的這種氣候改變趨勢繼續影響它們的狩獵範圍的話,未來15年到20年,該地區的大多數雌北極熊可能無法達到懷孕所必需的最低體重。
  詹妮·羅斯說:“獲得拍攝這對北極熊幼仔絕好機會的時候,我正在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北極熊聚集地之一瓦普斯克國家公園陪同加拿大野生動物保護局生物學家們進行現場研究。我們把北極熊媽媽放在它的洞穴附近,看到洞裏還有它的兩個幼仔。北極熊媽媽被注入麻醉劑,它躺在那裏一動不動,這樣我們就能對這個北極熊家庭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北極熊媽媽很安全地失去意識,生物學家們開始為它稱體重和進行一些測量,我慢慢接近幼仔。兩個小家夥對我的出現感到很舒服,它們給了一個最好的問候——在我拍攝時它們蜷著身子睡著了。”


年度青年攝影師類獲獎品:美洲豹幼仔
  4. 年度青年攝影師類獲獎品:美洲豹幼仔
  拍攝地點:博茨瓦納奧卡萬戈三角洲
  作者:馬修·布拉德·盧卡斯
  在博茨瓦納,奧卡萬戈三角洲有著豐富的野生動物,這裏的美麗簡直讓你難以置信。於是,我們走出去勘探美妙的自然視野。今天早晨很特別,我們的向導從收音機上聽到一隻雌美洲豹和它的幼仔在我們的營地附近被人看到。沒用多久我們就到達那裏。起先,雌豹藏在茂密的灌木叢中,我們沒看到它的幼仔。後來,大約10分鍾後,雌豹從木叢中出現,並跳在一棵倒下的樹上,幼仔跟在後麵。這位媽媽似乎完全不受我們的打擾,我看著美洲豹的長著大眼睛充滿好奇的幼仔。在這隻淘氣小豹爬上樹枝的時候,我按下了快門。清晨溫和的光線沒有造成刺目的陰影,但是較差的光線讓我使用了ISO800以保持足夠快的快門速度。這尤其重要,因為我隻能靠袋子裏的鏡頭。按下快門前,你會希望動物不要動。還好這隻小美洲豹在我捕捉畫麵時一直保持靜止不動的姿勢。
滑稽動物類獲獎作品:馬卡羅尼企鵝
  5.滑稽動物類獲獎作品:馬卡羅尼企鵝
  拍攝地點:南喬治亞島
  作者:安德魯·魯斯
  馬卡羅尼企鵝是世界上企鵝數量最多的一種,也是六種冠企鵝中種群最大的一種。站著時高約28英寸,重10道15磅,它們長著紅眼睛,紅喙,冠上長著橙黃色的羽毛,很漂亮。馬卡羅尼企鵝主要分布於南極半島及亞南極區。你能在喬治亞州南部的懸崖和山坡上發現它們龐大的種群——約540萬對。南大洋的這個多岩石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野生動物和欣賞包括這裏有數目眾多的海鳥和沿海岸繁殖的海洋哺乳動物在內的未被破壞的美麗風景的絕好機會。
  安德魯·魯斯說:“在我登高爬山想要得到海灣的廣角視野的時候,我看到企鵝排成一行正穿越一座冰川。看到此景,我不禁失聲笑起來,我一定要拍下照片來記錄這一風景。在花了30分鍾用背滑下山後(誰說攝影沒有樂趣?),我拿起相機,微笑著度過這個下午,因為一波又一波的馬卡羅尼企鵝從我麵前的冰川上經過。”

瀕危物種類獲獎作品:金絲猴
  6. 瀕危物種類獲獎作品:金絲猴
  拍攝地點:中國秦嶺山脈
  作者:傑裏米·伍德豪斯(Jeremy woodhouse)
  金絲猴隻分布在中國中部偏遠地區,現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過去40年來,金絲猴的數量銳減了5倍以上。由於喪失棲息地加之人類為了其漂亮毛皮大肆偷獵,金絲猴的命運一直岌岌可危。為了幫助保護和培育這種群居靈長類動物,中國政府頒布了一係列保護法並建立自然保護區,同時還將金絲猴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伍德豪斯說:“之所以能夠拍攝這些金絲猴照片來源於我的堅持和決心。為了拍攝,我曾兩次來到秦嶺山脈的一個研究站。我首先做的是,獲得陝西西安的大學研究人員許可。我的吃住都是在農村解決的,那裏的冬天很冷,相機包經常殘留著用於為住處取暖的大爐子散發的煙味。我每天要沿著一條河流步行往返4英裏(約合6.4公裏),而且還要爬上一條光滑的小石路,台階大約有800個。整個跋涉過程中,我一直背著三腳架和相機,真的是很艱辛的一段旅程。然而,盡管天氣冷得刺骨,但我並沒有選擇放棄,最後終於得償所願,拍到了這隻美麗的動物。當時的天空還飄著雪花,我就這樣在雪花陪伴下帶著自己滿意的作品回去了。 ”
動物園與水族館類獲獎作品:西部低地銀背大猩猩
  7. 動物園與水族館類獲獎作品:西部低地銀背大猩猩
  拍攝地點:美國紐約市布朗克斯動物園
  作者:阿爾伯特·瓦倫蒂諾(Albert J· Valentino)
  大猩猩是所有靈長類動物中個頭最大的,體重通常可超過500磅(約合227公斤)。它們性情溫和而且非常“顧家”,主要以樹葉、植物的根和水果為食。照片中的西部低地銀背大猩猩已經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除了西部低地銀背大猩猩外,其它3種公認的大猩猩亞種包括山地、東部低地和克羅斯河大猩猩。布朗克斯動物園是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的旗艦式動物園。該學會是唯一一個致力於保護所有4個亞種免受主要威脅侵害的組織,這些威脅包括喪失棲息地、偷獵和疾病。
  瓦倫蒂諾說:“在動物園,靈長類動物是我最喜歡的拍攝對象。每次來到動物園,我都會花上幾小時觀察它們的行為,但選擇合適的時刻拍攝卻麵臨很多挑戰。為了順利拍攝,我特意選在陰天的時候出發,這樣能夠避免刺眼的光線。由於大猩猩總躲在厚厚的並且通常很髒的草叢後麵,所以尋找一個幹淨的有利位置就顯得非常重要。還有就是,我隻會在人少的時候才去動物園,因為太多的閃光燈會破壞照片效果,周一到周五下午晚些時候是最佳拍攝時機。青草的顏色被鏡頭反射後會投在大猩猩的毛皮上,影響最終效果,但這種影響很容易被修正過來。當用raw格式拍攝時,我會調整白平衡,消除綠色。最後,我再用快鏡頭定格,同時讓一些背景變得模糊,這樣更能突出主題。這幅照片讓我最滿意的地方在於,幼仔居然‘直直地站在爸爸身邊’。我們都知道,大猩猩是靠指關節行走而不是雙腿,但這個小家夥卻選擇了後者。”
數碼創意類獲獎作品:思塔山上空的月食
  8. 數碼創意類獲獎作品:思塔山上空的月食
  拍攝地點:美國俄勒岡州Siskiyou山脈
  作者:肖恩·巴格肖
  地球從月球和太陽之間經過,遮住太陽射向月球的光線時,就會發生月食現象。月全食現象比較罕見,每年大約隻發生一次。而且這種現象僅在滿月時,而且是在月球和太陽分別位於地球的相反兩側時才會發生。然而,即使是滿月,也不見得會出現月食,因為此時地球並不一定正好位於月球和太陽之間。
  “當月食發生時,隻有你正好麵對月球,才有機會看到這種現象。如果你在月食發生時,正好位於地球上背對月球的一麵,你將無法看到月食。拍攝月食全過程的另一個障礙是雲層遮擋。隻要有一片雲從月球前麵經過,即便這個過程持續的時間僅為幾分鍾,你也會錯過拍攝每一個階段的月食變化的機會。2007年 8月28日晚上,在北美西海岸可以觀看一場壯觀的月全食,因為這裏的天空非常幹淨,沒有一片雲。我和一個朋友決定碰碰運氣,看一看是否能在俄勒岡州南部 Siskiyou山脈的一座山頂上拍攝月全食。我必須在月全食出現時拍攝各個階段的照片,然後將它們組合在一起製成一張合成圖。最後我們選中了思塔山。因為我們在這裏可以利用長焦鏡頭放大視野,追蹤在天空中移動的月球,非常詳細地拍攝月食的每個步驟。黎明前陽光從地平線上射出時,我拍了一張視野更為寬闊的照片,我知道,最終我將會把不同的月球照片組合在一起,拚成一張它呈弧形從天空經過的照片。最後我成功利用一張合成圖來展示一次長達6小時的宇宙事件。恐怕以後我都沒有這種機會了。”
植物類獲獎作品:白頭翁
  9.植物類獲獎作品:白頭翁
  拍攝地點:匈牙利一國家公園
  作者:佐索爾特·庫迪奇
  白頭翁,又被稱為”複活節之花”,通常是都在其它植物尚未變綠之前,最早綻開花朵的植物。它的花瓣呈藍色、淡紫色、深紅色或白色,早上開花到夜裏時再閉合。在古羅馬神話中,它是由女神維也納的眼淚演變而來,曆史上會將其風幹後用於多種藥物用途。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匈牙利共有八處文化遺址,Fert?-Hanság國家公園就是其中之一。目前,這裏正進行棲息地的重建改造工程,以恢複由於鹽湖和沼澤地幹涸受到影響的動物群和植物群,使這裏再度成為植物學、藥物學、動物學的研究聖地,具有獨特的風景、民俗和生物種類研究價值。
  作者描述:“這張照片攝於四月,已是花季的尾聲。一株剛剛綻開的白頭翁花邊則是一叢已是花落後結成的果實,展示了花開至結果的各個階段,這正是此照片的特別之處:在一張照片中展示了白頭翁花期的全部過程。”

天氣類獲獎作品:大平原龍卷風
  10. 天氣類獲獎作品:大平原龍卷風
  拍攝地點:美國德克薩斯州霍傑斯
  作者:小尤金·麥考爾
  人類一直渴望能準確預報暴風雨雪的形成、位置和方向,為此發明了各種各樣越來越先進的工具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人類在航空、雷達和電腦控製的模型方麵取得的諸多進展使氣象學家們對地球內力的理解有了長足的進步,比如上升氣流和下沉氣流,以及二者與暴風雨生成的關聯等等,並為此組織了一係列專題研究,如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開始的雷雨研究和五十年代初的龍卷風研究,為人類現在的研究能力打下了基礎;七十年代時,隨著多普勒雷達、數字雲層模型和暴風雨追蹤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由俄克拉荷馬大學和國立海洋和大氣協會暴風雨研究實驗室於1972年聯合進行了龍卷風攔截課題,這張照片正是由此而來。
  作者描述:“當時我還是俄克拉荷馬大學氣象學專業的一名研究生,是由霍華德·布魯斯坦博士率領的暴風雨追蹤小組的一員。那天,我們準確地預測到德克薩斯州西部可能會遭到強暴風雨的襲擊,因此當風暴開始時我們能夠正好處於那裏,得以驅車穿過風雨和暴風眼,在幸運躲過龍卷風洗劫的同時還獲得了關於上升氣流中心、龍卷風發源地及形成過程的第一手照片和數據。不過我認為這並不值得初入此行者的模仿,因為對缺乏經驗的人來說這一行為非常困難且極度危險。”

年度保護自然攝影師獲獎作品:海獺
  11.年度保護自然攝影師獲獎作品:海獺
  拍攝地點:美國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灣
  作者:佛羅利恩·舒爾茲
  佛羅利恩·舒爾茲描述說:“在一個多雲的日子裏,我們乘坐飛機巡視威廉王子海灣,看到一大塊斷裂的冰山,還看到一大群海獺。為了捕獲這一風景,我在快速移動的飛機上固定好自己的照相機,與此同時,我們從一個陡峭的角度靠近它們。這張照片是我自然保護攝影事業的一部分,《自由徜徉》(Freedom to Roam)目的是為了增進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生態廊道必要性的意識。就像美國把黃石河建成第一國家公園一樣,我看到了建造‘第一國家生態廊道’的可能性,把一些自然區域彼此連接起來為野生動物和人類建立一個更健康,更持續發展的生態係統。”
  2008年年度保護自然攝影師獎由國家野生動物聯盟頒發,以表彰使用自然攝影師的技術投入有意義且對人類有貢獻的自然保護工作,可鼓舞和教育公眾的環境意識的個人。
  佛羅利恩·舒爾茲是一名有著幫助保護美國瀕危生態係統使命的職業自然攝影師。作為“國際保護自然攝影師聯盟”的一名創始人,他經常搜索一些獨一無二的圖片激勵公眾投入保護生態係統的行動。15年多來舒爾茲一直致力於關注野生動物生態廊道的事業。環境多樣性和原始荒野的地理命脈是野生動物生存的必要條件。


自然藝術類獲獎作品:瀑布
  12. 自然藝術類獲獎作品:瀑布
  拍攝地點:新西蘭南島米爾福德·桑德
  作者:得主卡倫·加爾比
  米爾福德·桑德,位於新西蘭的南島南端,是世界上便於觀賞的最有名瀑布群,周圍散布著冰川作用而成的大小不一的瀑布。這裏靠近塔斯曼海岸,寬 13.7英裏、某些地方深達1.5英裏,兩邊都是覆蓋著原始雨林的懸崖,最高處達4593英尺。堅硬的花崗岩山體從瀑布中拔起屹立,麵海的山壁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瀑布,濺起的水花讓海麵上蒙上了一層優雅朦朧的薄霧。
  當地土著毛利人的傳說稱,Fiordland國家公園內的瀑布是萬能的demi上帝沿南部海岸塑造而成,到他最終到達米爾福德·桑德時,技藝已達爐火純青。該公園是毛利人的聖地,一千年以前他們為尋找綠玉一樣的石頭來到這裏,並發現了這一至今仍令遊客流邊忘返的美景。
  作者描述:“乘小船瀏覽米爾福德·桑德的過程中,船長將我們帶到了距離瀑布發源地很近的地方。我注意到水的獨特質感,恰巧那時的光線也正適合拍照。景色的主調是令人歎為觀止的藍色,從蕩漾的水波到光和顏色的相互作用。回到家後當我將相處衝印出來後,我發現所有被攝物體的輪廓都籠罩在薄霧之中,隻是在圖像右邊的中心上方,可以看到一張人臉的影子。現在每次看到這張照片,我都會找到這張Neptune之臉。”

小世界獎獲獎作品:加州罌粟
  13. 小世界獎獲獎作品:加州罌粟
  拍攝地點:美國加州辛克約恩野生世界
  作者:羅伯特·奈特
  加利福尼亞州北部長達60英裏的海岸線因荒涼未開化而被稱為“丟失的海岸”,由於這裏地形崎嶇不平,工程師們修建公路時不得不將路線向內陸移動數英裏,造成該地區至今仍為人煙稀疏,而這裏壯觀的美景、多變而品種豐富的森林、大草原、海邊的懸崖峭壁也隻有不畏艱苦的探險者才有福欣賞得到。其中一大美景便是大麵積的加州罌粟,它又被稱為“耐旱植物”,因為它的種子可以潛伏數年,一旦好雨降臨,種子很快便能生根發芽,很快這裏便沉浸在金黃色花朵的海洋裏。
  作者描述,“我選擇背包徒步穿過這塊海岸線,因為雖然地處偏遠,這裏一直以引人注目的美景而出名。旅行時可以看到漫山遍野都是野生花,還可以享受到突然的太陽雨。因為下雨,我開始向內陸靠攏,發現由於外麵溫暖的天氣,花瓣依然開放。我在靠近地麵處支上照相機和三角架,鏡頭所到之處就包括這兩張春天的罌粟,發現在植物領域也隻是杯水車薪。”
鳥類獲獎作品:普通禿鷲
  14. 鳥類獲獎作品:普通禿鷲
  拍攝地點:匈牙利一國家公園
  作者:祖爾特·庫迪奇
  “buzzard”一詞,在美國指禿鷲,在歐洲則指擁有Buteo基因的鷹。不管是在歐洲也是遠在亞洲和非洲,普通buzzard會在鄉村附近森林動物聚集處生長,那裏可聽到它們響亮而又清晰的聲音。這些中等尺寸、體格健壯的獵食鳥身長約1.8英尺,翅展4英尺。禿鷲的習性是喜歡在開闊的地方跳上跳上,發出類似下雨的聲音,誘使蟲子爬上地麵以食之。常見的還有成群的禿鷲舞動同樣的“舞步”來覓食,有時隻在一個地方就有40多隻。
  作者描述:“新年來臨之際,匈牙利平原下了場大雪,禿鷲潛伏在雪地裏,那裏食物相對缺乏,也不易被發現,它們不願損失哪怕一丁點獵物,尤其不願被其它禿鷲搶走。這張照片反映了鳥類生存和爭奪權力的本能。”

環境問題類獎作品:開墾的山頂
  15. 環境問題類獎作品:開墾的山頂
  拍攝地點:美國西弗吉尼亞洛根郡附近
  作者:卡梅倫·戴維森(Cameron Davidson)
  自上世紀90年代初,將山頂“切除”就是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區采煤的一種主要形式。很顯然,削了山頂建煤礦是為滿足國家日益增長能源需求所采取的一種低成本做法,但此舉對環境造成的負麵影響卻是無法計算的。通過將山頂削平,礦工們可能挖到裸露的煤層。多餘的山頂碎片則經常被倒入周圍的峽穀,影響整個分水嶺地區——一直延伸到切薩皮克灣。迄今為止,阿巴拉契亞山脈已有數百平方英裏區域被夷為平地,其結果是河流慘被汙染同時破壞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目前,一些公司在山坡上開墾梯田,並用表層土覆蓋山坡以防止被雨水衝跨同時促進植物生長。
  戴維森說:“這張照片是早晨拍攝的,雲朵為山脈鑲上了一道白邊。開墾山頂是在西弗吉尼亞南部地區進行的一項長期私人項目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暗示了這種方式下的采煤對分水嶺造成的影響。為了記錄曾經森林茂密的地區遭到的破壞,我與一名經驗豐富的直升機飛行員考察了阿巴拉契亞山脈。我們從田納西州東北部起飛,穿過弗吉尼亞西南端並深入這個位於西弗吉尼亞南部的產煤郡。日出後不久,飛機從100英尺(約合30.48 米)的高度掠過,在此期間,我拍下了山脊上留下的幾何圖形‘傷疤’。現在的山脊已被開墾成梯田並重新披上綠裝,以降低侵蝕和洪水帶來的危害。”

山水類獲獎作品:伊迪絲(Edith)小溪
  16.山水類獲獎作品:伊迪絲(Edith)小溪
  拍攝地點:美國華盛頓雷尼爾山國家公園
  作者:丹尼爾·艾華德
  雷尼爾山高14410英尺,它包括26座主要冰川,是喀斯喀特山脈中最高的一座山,也是美國境內山頂被冰覆蓋最嚴重的一座山。這裏擁有的各種各樣美麗的動植物,促使約翰·穆爾等早期的環境保護者努力尋求聯邦對這座山和它周圍區域進行保護。經過多年努力,1899年這裏建成了雷尼爾山國家公園,它是美國第五大國家公園。這座山基部的一些亞高山草甸上的視野非常開闊,你在這些地方可以將雷尼爾山上的美景盡收眼底。每年7月和8月,帕拉蒂瑟草地上覆蓋的一層厚厚的積雪融化了,幾乎是在眨眼之間,各種各樣的野花冒了出來,點綴著短暫而美麗的夏季。這段時期,草甸上布滿鮮豔的野花。生活在這些草甸裏的野生生物包括紅狐、灰毛土撥鼠、鼠兔、黑尾鹿、麋鹿、黑熊、花栗鼠和非常罕見的美洲獅。
  “我在清晨到達這個地方,此時第一縷陽光正好照亮了這座高山和帕拉蒂瑟草地。我利用一個漸變中灰密度濾光鏡(graduated neutral-density filter)平衡天空和前景的光線,而且我特意使用了1秒多一點的快門速度,故意讓小溪中的流水變得模糊一些。我通過使用一個三腳架,我可以使其餘部分的景色在長時間曝光中變得非常清晰。”
當地文化類獲獎作品:埃文克馴鹿人
  17. 當地文化類獲獎作品:埃文克馴鹿人
  拍攝地點:俄羅斯西伯利亞凱斯塔特姆(Kystatem)
  作者:師克裏斯·林德爾
  奧爾古亞河埃文克人非常擅長飼養馴鹿和管理西伯利亞已有數千年歲的亞北極區鬆樹林。埃文克人是俄羅斯聯邦一個分布最廣泛的民族。他們的領地從道爾甘斯(Dolgans)、埃文斯(Evens)和雅庫特一直延伸到貝加爾湖和阿穆爾河。該地區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個馴鹿飼養區。
  “2008年3月,我到西伯利亞北極圈為一個國際科考隊拍攝紀錄影片。在此期間,我們參觀了勒拿河沿岸的兩個小社區。居住在這裏的當地人主要以狩獵、飼養馴鹿和捕魚為生。我們受邀參加了當地的一場傳統馴鹿圍捕活動。在零度以下的天氣,我們乘坐用古老的雪上汽車拉的雪橇,花了8個小時才到達馴鹿人的營地。第二天早晨,一家埃文克人驅趕著數百頭馴鹿穿越結冰的湖麵和西伯利亞針葉林,最後來到一處木製柵欄,一路上我都在拍攝照片。當馴鹿被圍繞在圍欄周圍的一股強勁的旋風吹得暈頭轉向時,這個馴鹿人伸開雙臂,表達這種令人吃驚的景象給他帶來的欣喜之情。”

大自然中的人類別獎作品:日落
  18.大自然中的人類別獎作品:日落
  拍攝地點:希臘卡利姆諾斯島特倫多斯小島
  作者:盧卡茲·特倫多斯
  卡利姆諾斯島曾一度被恭為地中海的黃金海綿潛水地點,它是舉世聞名的運動攀登區,有巨大的石灰石懸崖、鍾乳石和叫做石灰華的塔狀石灰石結構。
  盧卡茲·特倫多斯說:“我以前看過從特倫多斯小島這個有利角度拍攝的照片,但那些照片都在春天拍攝,日落映出了攀登者的側影。我希望在秋天拍攝,希望太陽能在小島的左邊,這會使得畫麵更加平衡和給人以視覺吸引。這張照片是在10月拍攝,照片中還有我的朋友凱尼奇·奧迪在垂直岩麵奮力攀爬的身影。通常我除了相機包、繩索和有助我取得最佳拍攝點的必要登山工具外,會放開繩索,拍攝登山照片。你隨身會攜帶很多設備。幸運的是,Grande Grotto洞位於山的一側,俯瞰大海。所以從洞穴裏你可能獲得拍攝大海的好角度。我們決定整晚在洞裏度過。我們很幸運,因為整個地方非常安靜。那天結束的時候,我對內存卡存儲的許多照片感到非常滿意。後來,凱尼奇決定在日落前爬山,我再次收到豐厚回報,拍到了這張可貴照片。”

獲獎攝影樂部:美國奧蘭多攝影俱樂部
  19 獲獎攝影樂部:美國奧蘭多攝影俱樂部
  僅在短短4年時間裏,奧蘭多攝影俱樂部便從當地5名攝影師腦海中的一個想法變成一家擁有近500成員且充滿活力的大團隊。任何水平的攝影師都能在這家俱樂部找到用武之地,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相應角色,例如擔任攝影老師、投身社區服務、進行實地考察以及參加教育計劃等等。
  奧蘭多攝影俱樂部通過主題競賽和月度評審(由獨立評委負責)等方式展示會員的優秀作品,並為致力於任何領域的會員提供發展機會。從向國際最佳自然攝影獎評委會遞交的352幅作品來看,這個俱樂部顯然對自然攝影充滿濃厚興趣。但由於數量太多,他們很難選擇一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出征2008年最佳自然攝影獎的爭奪。奧蘭多攝影俱樂部會員熱衷於野外攝影,因為大自然賦予他們很多絕妙的拍攝機會,從而拍攝出令人驚歎的作品。
  從左上順時針方向依次是:
  黛安·切諾特(Diane Chenault)於美國佛羅裏達州聖克勞德拍攝的《巨角貓頭鷹》
  所用拍攝設備:尼康D200、70-200毫米鏡頭、1.7x增距鏡
  拍攝手法: F/8光圈、1/1000秒曝光時間、400感光度
  黛博拉·桑迪奇(Deborah Sandidge)於美國佛羅裏達州塔蓬·斯普林斯拍攝的《鸕鶿》
  所用拍攝設備:尼康D100、70-200毫米鏡頭
  拍攝手法:F/8光圈、1/200秒曝光時間、200感光度
  韋恩·班尼特(Wayne Bennett)於美國佛羅裏達州梅裏特島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拍攝的《玫瑰紅琵鷺》
  所用拍攝設備:尼康D2x、600毫米鏡頭、1.4x增距鏡、三腳架
  拍攝手法:f/6.3光圈、1/1250秒曝光時間、320感光度
  吉姆·烏爾巴赫(Jim Urbach)於南極洲洛克雷港拍攝的《巴布亞企鵝》
  所用拍攝設備:佳能EOS 1D Mark IIN、70-200毫米鏡頭、1.4x增距鏡
  拍攝手法:f/13光圈、1/400秒曝光時間、400感光度
  鮑勃·楊(Bob Young)於美國猶他州峽穀地國家公園拍攝的《平頂山拱門》
  所用拍攝設備:尼康N90、28-85毫米鏡頭、富士Velvia50膠卷、三腳架
  拍攝手法:f/22光圈、1/15秒曝光時間
  肯·比爾耶(Ken Blye)於美國佛羅裏達州桑福德拍攝的《沙丘鶴》
  所用拍攝設備:尼康D2Xs、600毫米鏡頭、1.7x增距鏡、三腳架
  拍攝手法:f/10光圈、1/180秒曝光時間、250感光度
  雷吉·加納(Reg Garner)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哈韋沙漠拍攝的《風電廠》
  所用拍攝設備:佳能EOS 5D、70-200毫米鏡頭、三腳架
  拍攝手法:F/8光圈、1/2500秒曝光時間、400感光度
  比爾·格裏薩蒂斯(Bill Grisaitis)於馬達加斯加拍攝的《猴麵包樹》
  所用拍攝設備:尼康D2x、17-55毫米鏡頭、三腳架
  拍攝手法:f/22光圈、1/10秒曝光時間
  正中央的是蘇珊·格米恩(Susan Germyn)於美國佛羅裏達州朗伍德打造的《菩提樹葉》
  所用設備及工具:愛普生Perfection 3170平台式掃描儀和Photoshop圖片處理軟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