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 1592 --- 告別舊模式

(2008-12-04 23:35:17) 下一個

告別舊模式

作者:劉煜輝 出處:《南風窗》 發布時間:2008-12-4 13:31:10

倚靠中國分配機製上的根本缺陷而持續多年的高儲蓄和高投資問題,才是中國麵臨危機受到威脅的最大根源
現在全球都在聲討華爾街。布什說,“華爾街喝醉了”,意指危機的罪魁禍首是華爾街的貪婪,毫無節製的金融創新、鬆弛的金融監管。 
而從美國政府層麵看,美國長期推行擴張性財政、借貸消費,全球經濟失衡終無以複加,釀成惡果。但是進一步往深裏問,美國消費主導模式為什麽可以無限膨脹,直至把全球經濟拖至動蕩?美元為什麽能無限超發,時間跨度五六年,達至天量?是誰在吸收那麽多貨幣? 

高儲蓄與高投資的密碼 
坦率地講,美國之外如果沒有相應的經濟體不斷吸收的話,美國不斷發貨幣的後果,早就是國內的通貨膨脹。最近五六年是全球經濟史上的美好時光,高增長幾乎沒有通脹;而沒有通脹,格老不斷減息、鬆貨幣,似乎就是最好的政策選擇。 

而為什麽沒有通脹?是因為有龐大的經濟體擴張,在不斷吸收貨幣,中國首當其衝。 
在中國,由於各級政府壟斷性地掌握了經濟增長所需的幾乎全部要素和資源,所以,隻要他們願意,在理論上他們就可以通過將要素及資源價格降至最低,在世界範圍內吸引最多他國貨幣。 

於是我們就看到,在一個人均資源占有量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國家,中國卻有超低的能源價格、超低的水價格,超低的環保標準、超低的土地價格(有時候是白送)、超級的稅收優惠、超低的勞動標準。 

隨著2001年中國加入WTO,這樣一個經濟體一下子被整體拋向經濟全球化大潮中,所引發全球資本、要素乃至產業鏈的移動,注定是空前的。我們在曆史上找不到這麽龐大的經濟體,製造業如此擴張。在扭曲的要素價格體係下,企業的產能擴張一直被推到邊界上才告暫停。 

全球化要素移動和中國的補貼,客觀上降低了全球製造業的生產成本,於是供給被推上去了,產品價格自然漲不起來。 
從宏觀上看,這種政府主導經濟模式必然導致非常高的儲蓄率和投資率,成為今天中國諸多宏觀難題的根源(消費不振、高順差、流動性泛濫、資產泡沫、通貨膨脹失控等),因為要素報酬的分配是不斷向著政府、企業移動,而不是向居民部門。 

中國政府消費傾向很低,因為政績是GDP導向的,官員選擇以投資做大GDP,而不會去做民生,而企業隻有投資,沒有消費,所以整個社會的邊際消費傾向下降,儲蓄率不斷升高。2005年中國國內儲蓄(國民經濟核算概念)GDP比率為48.1%2007年初步核算已經高達52% 

而誰在做儲蓄?這是問題的關鍵。我們看居民部門的儲蓄率基本沒有太大波動,維持在15%16%,但其在整個儲蓄中所占份額卻從1992年的52.3%降到2005年的32%,下降了20個百分點,這15年中,中國儲蓄率增加的12個點,基本上都和政府及企業部門關係密切。這或許是中國內需消費遲遲起不來,而越來越滑向出口導向和投資拉動的真正密碼。政府、企業的儲蓄在升高,拿了錢幹什麽?隻能做投資,形成產能,國內消費不了,就隻能賣到國外去,形成順差。 

儲蓄率高,資金機會成本就變得非常低廉。低廉的資金成本使得企業傾向於投資資本密集的產業,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其結果自然是這些行業勞動生產率的大大提高,但資本密集的重化工業根本不需要很多勞動力。因此,生產率的飛速提高無法同步轉化為勞動收入的提高,也就難以轉化為消費和購買力的提高,反過來又進一步推高政府和企業儲蓄,居民儲蓄所占份額進一步萎縮。 

所以,高儲蓄必然高投資,而高投資反過來又進一步做高儲蓄,周而複始,直至有一天外部需求垮了,這個循環徹底崩潰。如果要通過企業大量倒閉、產能大量清洗,政府債務不斷上升,來消滅高儲蓄,恢複一國國內消費和投資平衡,整個國民財富將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 

所以,說到底,倚靠中國分配機製上的根本缺陷而持續多年的高儲蓄和高投資問題,才是中國深陷這場危機的最大根源。 

別總想著去救市、抄底
 
海嘯過去了,由於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也由於曾飽經壞賬曆史的中國金融機構們剛剛整合完畢不久,還沒來得及展開足夠大規模的對外投資,使得中國僥幸避過了金融海嘯的正麵衝擊。但海嘯過後的次生效應也將讓中國非常難受。中國怎麽辦? 

有觀點認為,中國如果積極參與認購美國國債,能防止美國印鈔票解決危機,但反過來問,中國出了2000億美元,美國就不印鈔票了?7000億、8000億能否止住血?現在也沒有人相信這個錢夠了,未來再來一個3000億、5000億,中國參不參與?美國還得印鈔票解決。 

此外,還要看中國是否能托得起這堆美國的爛賬。中國現在1.9萬億美元的官方儲備中,可動的活錢估計就在4000億上下,要應付可能的順差或者3個月的進口支付,存量中能拿出的已經很有限了。 

如果要持續地買,意味著過去幾年嚴重失衡的2000億的高順差經濟模式必須持續。但這一模式給今天的中國經濟造成了極大的麻煩,中國經濟不得不轉型。中國經濟很可能需要重新回到2005年以前的一年300億順差的狀態,那麽中國還能摻和進去嗎? 

而中國真正需要的技術、品牌、物流、銷售網絡等,能從美國獲得嗎?給你金融的股權,你把握得住嗎?連聯儲、財政部,還有那麽多美國所謂中立的估值和評級機構,都搞不清楚美國金融機構龐大的表外資產的估值。 

所以,從根本上講,中國首先要從根本上放棄去托住美國那個舊模式的想法。美國通過世界鑄幣權進行財政擴張、借貸消費的做法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70年代冷戰時期直至70年代黃金本位的崩塌,它由此獲取了太多利益,不會也不可能主動改變。隻要條件允許,他的鑄幣權就會無限使用下去,直至把危機的成本最終轉移。 

所以,中國隻能立足於自身,辦好自己的事,不給危機的延續創造條件,是應對這場危機基本的原則。中國自己平衡了,結構理順了,客觀上就製約了美國世界貨幣職能的濫用,也就倒逼美國不得不做出經濟的調整,改變其現有經濟模式,這就是對世界經濟的最大貢獻。 

不要冀望短期見效 
一個出口已經占到GDP40%的國家,外需倒掉之後,很多人冀望於投資能像19971998年那樣,撐住經濟的下滑。現在看來有點勉為其難。 

還有人冀望廉租房的大規模投資,政府目前是可以拿出這個錢的,但地方政府願意嗎?廉租房大量推出勢必拉低房價和地價,意味著未來政府賣地收入大幅下降,而在中國銀政信貸合作,一直是國有銀行體係謀利的支柱之一。在沒有觸動中央地方財稅分權等深層次行政體製改革之前,大規模廉租房投資推出實在很難。 

在經濟下行周期中,房地產決定因素在於需求,而需求取決於未來收入的預期,很難想象在收入預期惡化的狀態下,人們會為房價去支付一個很高的溢價。有機構測算,若以西方國家月供收入比40%的正常水平衡量,中國核心城市的房價目前居然可能存在40%60%的下跌空間。如此狀態下,靠政府刺激起來、托住,恐怕是癡人說夢。加快降價處理存貨,回籠資金,保住銀行,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對抗經濟下滑,顯然已非短期政策可以逆轉,降息隻能減輕債務人的負擔,但不可能重新刺激信貸需求。麵對經濟巨大的不確定性,供求雙方都在主動收縮,沒有深陷泥潭的企業早已刀槍入庫,現金為王,銀行也惜貸,信貸規模指標都用不完,降準備金率、鬆貨幣,隻會把多餘的錢進一步往政府債券市場裏填。 

治本之道 
既然我們認識到,美國經濟崩塌對中國經濟外需的重大衝擊,是我們為既往的過度依賴高投入和出口的錯誤經濟模式必須要支付的沉重代價,就不如橫下一條心,徹底和過去的模式告別,做根本性的投資和消費關係的結構性調整,改善經濟體效率,堅定地轉向內需消費主導,才能徹底擺脫危機。 

啟動內需關鍵在於解除製約消費的瓶頸。將政府儲蓄降下來,政府消費提上去,民生的欠賬補起來,醫療、教育、廉租房、城市軌道交通等公共服務的投入加上去;解除製約消費的瓶頸,提高居民的實際購買力。當然,以上要順利推進,牽涉更深層次改革,如財稅體製改革,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財權事權重新界定等。 

對抗經濟下滑要靠體製改革提升效率。不一定非走過去造橋、修路、建港口投資拉動的老路,而且效果隻可能越來越差。中國現在1個單位GDP增量要57個單位投資來帶動,等於貨幣進去了,沒有產出多少實際的物質財富。而通過改革,提高經濟體效率,對抗經濟衰退,這方麵其實大有可為。 

理順價格,放鬆價格的管製,讓政府從越位影響市場的領域逐步退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讓要素價格真正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以及汙染損失成本。產業都是內生於價格的,價格順了,扭曲的產業結構才能調整過來。 

打破壟斷,放鬆行業準入門檻,大力開放民間資本進入壟斷部門,如金融、鐵路等,形成競爭機製。這樣私人投資才能帶動,才能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經濟體的效率才能實質性改善。 

大幅減低個稅,提高個稅起征點,補貼居民,停止從一般消費者的消費意願中抽血,提高其忍受通脹的能力。增值稅要轉型,以大幅降低企業稅負,減輕企業成本的壓力,並輔以財政補貼優惠等政策,支持企業產業升級轉型。 

財稅製度要做根本性改革,增值稅改為流通環節的消費稅,改變政府激勵,從保證經濟增長的投資型財政體製盡快實現向公共財政的轉換。不是哪個地方投資多、煙囪多,哪個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才多,而是哪個地方民生好,人民財富增加,政府的稅基才豐厚。政府激勵變了,GDP導向轉向民生服務導向,政府才會真正從經濟事務中解脫出來,才會把配置資源的權力重新交給市場。 

改革土地製度,使農民能真正享受到經濟增長和工業化的利益。戶籍製度改革,推進城市化,對於啟動內需消費有長期而深遠的影響。 
總之,依據可持續發展的軌跡,告別舊時代和舊模式,探索深化體製改革,尋求新的增長方式,才是能帶來希望的長遠的良方。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