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 1356 --- 保爾森認錯

(2008-10-18 20:51:05) 下一個
 保爾森認錯:為導致金融危機“感到羞恥” 南方都市報

美國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16日在電視采訪中說,自己對導致金融危機的諸多錯誤“感到羞恥”,但認為美國政府正在推行的救市措施能拯救金融係統。

  誰造成了危機?

  南方都市報報道,保爾森當天接受福克斯電視台采訪時說:“我們對造成今天這種狀況的所有錯誤感到羞恥。鑄成這些錯誤的有很多人、不同的政黨、監管係統和市場規則的失效。”關於是什麽導致了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美國乃至全球眾說紛紜,但至今並未有讓所有人心悅誠服的說法。除了保爾森,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前主席阿瑟.萊維特 16日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萊維特當天在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作證時說,盡管證券市場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但證交會卻沒能跟上市場的發展。他說,在市場需要透明之時,證交會放任不透明,在市場需要監管時,證交會卻對高風險行為不聞不問。

  萊維特當天還為自己1998年在任時放過了規範信貸違約掉期(貸款保單)的機會感到後悔。近來有不少人認為,正是價值數十萬億美元的信貸違約掉期點燃了這場金融危機。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美國國際集團接受政府救助背後都有這一金融衍生品的影子。

  減小經濟衝擊

  為挽救美國金融市場,美國國會本月初通過7000億美元的金融拯救方案,布什政府於14日宣布投入其中的2500億美元用於購買金融機構優先股,以解凍信貸市場。

  保爾森說,自己對美國政府采取的救市措施“沒有遺憾”,有信心這些措施將“減小危機對實體經濟的衝擊,讓金融係統重新煥發活力”。即便如此,美聯儲16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工業生產9月份下挫2.8%,這是1974年末以來工業生產數據最大單月跌幅,遠超分析師預期。

  颶風“古斯塔夫”和“艾克”帶來的災害是9月份工業生產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但房地產市場疲軟和金融危機的影響也非常明顯。這一數據表明,實體經濟已經在金融市場持續數月的動蕩中受到衝擊。

  強硬入股銀行

  保爾森本月13日召見美國9大銀行高管。事後《紐約時報》等媒體報道,保爾森態度強硬地要求他們必須接受美國政府購買其優先股的計劃。

  在16日的采訪中,保爾森說,這9大銀行擁有美國全部儲蓄的大約50%,它們接受部分國有化至關重要,因為這樣才能鼓勵其他需要資本的銀行參與。

  美國政府將花費1250億美元購買這9大銀行的優先股。而對另外1250億美元,保爾森說已有不少銀行向政府表達了興趣。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狠批保爾森

  “他的方案在我看來毫無意義。”10月12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和國際事務教授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在私人博客中毫不客氣地指責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

  短短一天後,克魯格曼被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和保爾森的觀點分歧突然成為世界關注的話題。毫無疑問,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新科得主和美國財政部長實在不對盤。

  甚至在10月15日更新的博客中,55歲的克魯格曼幹脆孩子氣地翻起了保爾森老底:“我才知道,保爾森在1972至1973年間居然當過尼克鬆顧問約翰.亞列舒曼(John hrlichman)的助理……你如果經曆過水門事件,就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麽。”

  亞列舒曼被指控在1974年的“水門事件”調查中阻礙司法、共謀和做偽證,被判入獄18個月,此後保爾森離開華盛頓去高盛芝加哥部任職。

  “現鈔換廢紙”

  雖然美國7000億美元的救市計劃已獲得國會通過,但克魯格曼卻將這一方案形容為“現金換廢紙”。

  “有人將保爾森提出的法案稱為授權使用金融權力決議案。這其實是效仿臭名昭著的授權使用武力決議案,正是由於這份議案,布什政府才得以順理成章入侵伊拉克。”12日,克魯格曼在名為《現鈔換廢紙》的博客中寫道。他對於金融危機以來保爾森主導的係列舉措頗有微詞。

  “有人說,我們隻要簡單相信保爾森就行了,因為他夠聰明,知道自己在做什麽。這話隻說對了一半:保爾森是很聰明。但是從過去一年半的表現來看,又有什麽能說明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麽呢?這段時間內,保爾森先生隻會反覆強調金融危機‘在可控範圍內’,然後呢,我們得到的還是一連串的失敗。所以,他也隻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和其他人沒什麽兩樣。”

  除了對保爾森本人大肆批判,克魯格曼還提出了自己的金融危機“四步分析法”,用來證明保爾森方案並不會奏效:

  第一步,房市泡沫的破裂導致貸款違約和房屋止贖的突然增加,這導致貸款抵押債券的價格跳水。

  第二步,這些損失讓很多金融機構陷入資本嚴重短缺的境地——和負債相比,資產少得可憐——鑒於每個機構在泡沫年代都積聚了巨額負債,如今這個問題尤為嚴重。

  第三步,由於金融機構的資產/債務比非常低,他們沒辦法也不願意提供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信貸。

  第四步,通過拋售包括貸款抵押債券在內的資產,金融機構試圖償還其債務,但是這卻導致了價格下跌,更讓其金融狀況岌岌可危。這一惡性循環就是人們所稱的“去杠杆化悖論”。

 克魯格曼看來,保爾森方案要求聯邦政府購買價值7000億美元的問題資產(主要是貸款抵押債券),確實有可能打破去杠杆化的惡性循環。“但即便如此,我們也看不明白:許多金融資產,不僅僅是財政部提議購買的那部分,其價格正處於重壓之下;哪怕惡性循環被控製住了,金融係統仍將麵臨資本金不足的局麵。又或者,除非聯邦政府為這些資產大幅度提高購買價格,但這種做法會讓金融機構,以及其股東和高管們揀個大便宜,最終買單的卻是納稅人。”

  基於此,克魯格曼一針見血地指出:保爾森打著救市的旗號,實則為他自己,也為他的繼任者,索取支配納稅人錢財的過分權力,“可惜,他的方案在我看來毫無意義。”

  學者VS商人

  “相比之下,克魯格曼更喜歡他以前的同事——現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美國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講師彼特.科安(Peter Cohan)對記者評價說。

  科安回憶,在救市舉措上,伯南克更加偏愛直接給銀行注資的方式,這與克魯格曼不謀而合,但保爾森直接拒絕了這個看起來更加簡單的方案,並稱其為“那是當你失敗後采取的舉措”。這點讓克魯格曼十分不滿。

  事態發展證明,克魯格曼又對了。

  10月13日下午,保爾森最終還是宣布將從緊急經濟救助法案中拿出2500億美元注資到9家主要銀行。

  “保爾森的救市方案最初顯然走了彎路,後來鑒於巴菲特和英國政府的良好示範,才逐步走上正軌。”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分析稱。

  克魯格曼毫不掩飾對英國救市舉措的認同,10月12日出版的《紐約時報》上,他寫到:“布朗幹的棒!”

  “英國政府直指問題要害——並且以超乎尋常的速度著手解決問題。周三(10月8日),布朗政府公布了一項針對英國銀行業的專項注資方案,以此擔保銀行債務,使得作為金融機製決定性環節的銀行間借貸重新上路。第一筆承諾的專項資金將在周一落實——僅僅是方案公布的五天後。”

  克魯格曼眼裏,伯南克和保爾森的地位簡直雲泥之別。“如果伯南克能成功地拯救瀕臨崩潰的金融體係,他將成為一個英雄。”他對這位前同事極為推崇。

  不難發現,伯南克和克魯格曼有很多相似之處:兩人都是新凱恩斯主義(New Keynesian)的信徒;2000年至2002年間,二者同在普林斯頓大學經濟係任教;更早前,克魯格曼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而伯南克在該學院拿到了經濟學博士學位。

  “麻省理工學派經濟學家主張市場有缺陷,在危機時刻政府要有政策幹預。”謝國忠看來,克魯格曼更容易對伯南克產生認同。

  相比之下,保爾森就顯得格格不入。他在1970年從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後,便一腳跨入五角大樓,開始遊走於政壇商界。“保爾森更像是一個商人。”謝國忠評價稱:“他以為管理國家就像做生意,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