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忘中囯之四十五: 中國大學不是“像官場”,而是就是官場!

(2007-11-17 06:56:01) 下一個
中國大學不是“像官場”,而是就是官場!
 中國法院網

於立生/“中國大學的特點就是越來越像官場!”“我反對第一流學者當領導!有的學者當了領導還在做學問,亂套了!”10月11日,著名學者、北大教授陳平原蒞臨廣州大學大學城校區,與暨南大學黨委書記蔣述卓、中大人文學院院長陳春聲共同出席廣州大學學校文化建設論壇。陳平原以一個人文學者的身份“反省”當代中國大學存在的問題,其獨到的見解、新銳的觀點不時引發現場陣陣掌聲。(據10月12日《新快報》報道)

陳平原說:“我反對第一流學者當領導!”,並非新見,當年“非漢語語言學之父”李方桂曾對邀其擔任所長的“中央研究院”總幹事傅斯年說:“我認為,研究人員是一等人才,教學人員是二等人才,當所長做官的是三等人才。”傅斯年聽後立刻退後作揖;陳平原稱:“中國大學的特點就是越來越像官場!”,也不夠直截,中國大學不是“像官場”,而是本來就是官場!

如不然,何來“副部級大學”、“正廳級大學”、“副廳級大學”之行政標簽?如不然,何來“廳級幹部一走廊,處級幹部一禮堂,科級幹部一操場”之怪誕現狀?當年安徽大學校長劉文典縱拒不了蔣介石“訓話”於門外,亦可不安排“歡迎如儀”,——聲稱:“大學不是衙門!”;當年清華可以出學生“三趕校長”之壯舉,而今哪來此等事?哪一個大學校長,不是一紙行政命令,高來高去?何幹師生半點事?

陳平原稱:“大學學人應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說的很對!仿而言之:大學亦應有自己的精神,自己的特質,亦即:大學獨立、學術自由、教授治學、學生自治……,亦即當年蔡元培所循“世界大學通例”!而觀乎今日之大學,各種資源為權柄在握者把持,甚至有大學行政人員多過教職員工,教授也要仰行政人員鼻息行事,學術委員會形同虛設,……何談“大學獨立、學術自由、教授治學”?前據10月9日《新京報》報道:“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開學後作出規定,不允許大一新生自備電腦。校方稱,此舉可以防止新生沉迷電子遊戲。”,一副行政管理思維,視學生自立尚且不能,大一成高四,更何談“學生自治”?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要反對不尊重知識分子的錯誤思想。”,——改革開放之初,1977年,鄧小平提出此語迄今已三十年矣!我在一篇舊文中曾寫到:“隻有做到對於知識分子主體性的充分尊重,才是對知識分子真正的尊重。……學術領域的事,必須由知識分子說了算,知識分子基於科學精神的製度安排說了算”(《學術水平如何,誰說了算》,《新京報》2005年9月21日),而今日之大學中,本應為大學主體的教師、學生,卻成附庸,卻為“圈養”,這樣的大學,如何不是官場?!

清華故校長梅貽琦曾講:“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家耳熟能詳;而今卻偏成“大學者,非有大師之謂也,有大樓之謂也。”,正如陳平原——“幾年下來,(大學)唯一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隻有建築。當今中國大學的好處就是房子蓋得漂亮。”——一語“笑”四座!自上世紀末擴招啟動以來,各校大肆圈地,大興土木,蔚然成風:天價校門,甫見報道;超級電梯,又上新聞。然而想當年,組並於全麵抗戰、硝煙彌漫中的西南聯大,經濟窘迫、掣肘猶多,尚且砥柱中流,湧現出吳大猷、聞一多、華羅庚、李政道、楊振寧、殷海光諸多大師;今日之大學在大興樓堂館所的“財大氣粗”之下,又出了些什麽呢?以學術研究論:學術泡沫充斥,教授剽竊屢聞……;上海交大高教研究所最新發布的,采國際認可的學術成果與學術表現為主要評比指標的“2007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清華排167位,北大排228位,遑論其他?被海外學者譏議為“中國大陸不超過五個經濟學家!”……以人才培養論:高教資源被稀釋,教育質量逐年下滑,博士教育碩士化,碩士教育本科化,大一成高四……;新近《中國青年報》與新浪網聯合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52.9%的人認為現在讀碩士研究生不值。”,又成熱門社會話題……既魂之不存,大學精神不再,如行屍走肉也自並不為怪了;——國家的大量財政投入,民眾勒緊褲腰帶的被動投資,沒被用到實處,用到遵循客觀教育規律的教育事業發展上,而不過成了官僚大搞“形象工程”、腆顏為其所謂“政績”塗脂抹粉的粉餅!然而猶是如此,教育部部長周濟年初在海南大學調研時尚且表示:“近十年來,中國高等教育實現了曆史性跨越”“中國高等教育在國際上屬於比較先進的水平。”;一些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豪言壯語尚且喊的震天響,甚至如北大、同濟等校尚如列出時刻表——表示於2015年還是20XX年實現,——直似不過時間問題,指日可待一樣。

其實,“一流”還是“幾流”,終究隻是外在評價;還當以做好自身實事要緊;既為中國大學,還宜立足本土,著眼於建功業於國家!於民族!陳平原說:“蔡元培在政治、文學等多個專業都是二流或以下的,但他對每個學科都有涉獵,當校長是很合適的。”,然而就是這個“學術二流或以下的”的蔡元培,這個中國現代大學製度奠基者的蔡元培,當年胡適的老師、美國大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曾經這樣評價道——“拿世界各國的大學校長來比較,牛津、劍橋、巴黎……等等,這些校長中,在某些學科上,有卓越貢獻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個校長身份,而能領導那所大學對一個民族、一個時代,起到轉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個。”;換言之,也就是,以其所主持下的北大對“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影響論,絕非當時“世界各國大學”所可比擬,又豈非——未必“世界一流”,而勝似“世界一流”!而觀乎今日“財大氣粗”大興土木的中國大學的影響呢?學術研究、人才培養上的“建樹”姑不談了,3月9日《中國青年報》有調查顯示:“中國公辦高校貸款規模高達2000億到2500億元。而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邵鴻說‘實際上遠遠不止這個數目。’‘除去銀行貸款,許多債務是通過工程建設方墊資和一些單位的投資,保守估計高校債務4000億元。’,——債務黑洞,填之不盡!而與大學擴招、大興土木齊飛則是大學收費,連年突增猛進,以實際支付能力論,早比世界最高的日本還要高3倍,——大學沒有”世界一流“,學費早已”世界超一流“!據報道:一個西部農村家庭35年的純收入,才能夠培養一個大學生,已嚴重影響民生,成為壓在老百姓頭上的”新三座大山“之一!學費致貧,已近常態;學費殺人,屢有所聞……民間沒錢還債,有”拆床賣櫃“之說;而今移植到吉林大學,則為”拍樓賣地“,然則又為誰的地呢?——亦正可謂新時代之新氣象了!

58年,我們有“大躍進”,“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大煉鋼鐵,大放“衛星”,畝產萬斤,結果餓殍遍地,為禍甚烈。然而經濟上之“大躍進”,為禍終究一時;而“教育者,百年之大計”:關乎國家之發展,民族之未來,——教育上“大躍進”,毒害也就更深!更遠了!

要是一個人,南轅而北轍,自然跑的越快,誤差得也就越遠!——古有“壯士斷腕”;今日試看:當局之教育改革!

宋江西詩派主張“句句皆有出處”,作時評更當如此。下附各鏈接,以備查閱。不周見諒。敬請批評。謝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