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見性貼之150 --- 內心的旅行

(2006-04-12 20:16:16) 下一個
ZT 內心的旅行
文章來源: rayray2006-04-11 11:15:56 給 rayray 發送悄悄話 登陸我的個人帳號
內心的旅行

                ·魯 鳴·

  我極喜歡出遠門旅行。活到這把年紀,生命最後一大願望就是周遊世界。我總想去看看從未見過的景色,體驗一下那裏的風土人情。不過,對我來說,人還有一種旅行更重要,即內心的旅行。它是靈魂的飛翔,心在遠行。

  人是一種很有想像力的動物。這種想像力,為人即使不身體遠行也能讓內心走得很遠提供了可能。從很小的時候,我們便開始了內心的旅行。我們向往某個地方,企盼得到一個禮物,希望自己長大後做一位科學家或電影明星……。隻是僅僅有這種向往、企盼和希望,還是不夠的,隻是一種近距離膚淺的心理活動,它們還沒涉及到用新角度思考問題而獲得某種全新感受和思維方式。當然,近距離膚淺並不意味著不重要。每個人的內心旅行,首先是從這種近距離的膚淺開始的,就像我們從前沒錢沒車隻能先到附近好玩的地方走走。但嚴格來說,旅行兩字必須涉及到相當的距離。住在紐約市到長島玩,我們通常不會說是去旅行。內心的旅行,也是如此。

  內心的旅行,跟身體遠行一樣,都是在尋找新刺激,在陌生情形或難題裏有意無意地使自己得到新發現,打破大腦裏舊的條件反射,建立新的條件反射,得到一種全新的與自己喜歡的似曾相識的感受和思維方式。然而,內心的旅行,即使不出遠門,能使人的生命在精神上得到意外的收獲。我所說的內心旅行,是指一定有某種東西打動了我們的內心,即跟我們已有的心理定勢或思維有相當的距離,讓我們在情緒上有波動而思維上有震撼或新切口這樣的心理過程,其結果使我們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受和想法。具體舉例來說吧。寫作,對我就是一種內心的旅行。每次寫作,無論是一首詩還是散文,或者一篇小說,是因為我被某件事或某個想法打動,讓我情緒高漲,產生靈感、想像和思考。寫作過程中,很多想法或故事情節是我從來沒有和未經曆過的,它們紛紛揚揚地出現,其中許多與我寫作之前的思維和想像不一樣,真的尤如去旅行了一趟甚至好幾趟。寫完後很喜悅,的確讓我有煥然一新的感受和想法。特別是寫小說,不僅是思考上的遠足,更是想像上的遠足。這種內心旅行,是我樂於寫作的動力,一如我出遠門做身體上的旅行。

  誠然,我們出遠門旅行很可能僅僅是為了讓自己大腦輕鬆一下,但是在旅行中得到那種煥然一新的感受(哪怕在舊地溫故知新),使我們大腦在旅行後有了新鮮的養料,以便人生新的奮搏乃至單調無味的工作。所以,出遠門旅行常常是為了內心的旅行。如果身體遠行隻是看看風景名勝而對當地風土人情不感興趣,那麽意義可能就不大。因為隻有與人接觸,我們才會發現文化的同異,例如民俗、思考方式和生活習慣。人們總喜歡到異鄉他國去旅行,至少潛意識裏要追求異國情調。這種異,給我們帶來的感受一定更煥然一新更獨特。這樣的旅行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消遣,而且給我們的思想帶來某種震動或啟發。我簡直沒法想像,如果人生沒有假期還是不是值得活下去。我一年有四個星期的度假日,公司不讓一次用完。因而要出遠門旅行,每年去兩次。這樣短暫的假期,通常隻能欣賞風景名勝。所以,我特別想辭職,到某個地方旅行時,能在當地住一段時間,讓內心深處有沉澱積蓄。我很羨慕歐洲人夏天有長長的假期。那該多麽好!如果人生讓我重新做一次選擇,我則要擁有一份能讓我長時間旅行的職業。除非上帝恩賜,這把年紀要另操職業恐怕是不可能了。現在,我惟一的想法是兒子上大學後我可提前退休去周遊世界,哪怕回來後窮得像個癟三,我也心甘情願。

  我是學文科出身的。我非常喜歡理工科的朋友。跟他們交往,我發現自己懂得很少。他們常常能讓我進入內心的旅行。一種新概念,一個新說法和話語,讓我有尤如到異鄉他國去旅行得到煥然一新的感覺,激起我的思考。尤其是他們做事有計劃,有研究,注重步驟而目的明確,讓我受益匪淺。我不知道現在國內許多地方高中是不是還文理分班。我總覺得,這種做法可能對考大學本身會有幫助,但對學生的一輩子卻弊多利少。有些知識,學了固然可能沒什麽直接用處,但對內心的旅行卻是不可少的,它們無形中培養了我們另類的思維方式,豐富了人生內容。遺憾的是,個人精力和時間很有限,不可能涉及太多。彌補缺乏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多跟自己不同專業或職業的人交往。我大學畢業後,在醫學院教書,第一年閉門不出,專心考研究生,結果沒考上。第二年,我交結了許多做醫學研究的朋友,周末經常在一起跳舞、郊遊和練英文,我甚至去聽了一學期的人體解剖學和生理學課。那年八月,我離開醫學院非常開心,不僅僅是我考上了研究生,而且是因為我從這些朋友身上學到不少可貴的東西。我至今深深地懷念他們,他們在我今日的內心旅行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如果可能,我希望有一天能和他們相聚,進行一次身心兼程的旅行,重溫舊夢。

  好些讀者喜歡我的拙作《缺少擁抱的中國人:美國筆記》裏的一篇散文“一個人的生活”。那篇散文講的是怎樣擁有戰勝寂寞的孤獨能力,使一個人的生活美妙精彩。讀者之所以喜歡它,可能是因為人很多時候是孤獨的。個人作為一個自我吐故納新的獨立器官,在本質上是孤獨的。然而,孤獨並不是負麵的。孤獨時,人有機會進行更多的內心旅行。人們會忘記一個常識:科學發明或藝術作品的靈感大多都是在孤獨的時候誕生的。隻是在高消費的今天,我們更多地依賴金錢,變得越來越浮躁而沒法在孤獨時進入內心的旅行,從而使寂寞變得難以忍受。其實,一本好的書,一場感人的電影,一首美麗的樂曲,都能讓我們沉思和想像,進入遠方,進入一個未知的世界。獨身孤處,我們便可隨心所欲,讀自己最喜歡的書,看自己最欣賞的電影,聽自己最悅耳的音樂……不再需要征得任何人的首肯。前不久,我寫了一篇名為“生活在此處”的散文,其中提到生活在紐約市的最大好處是僅公共圖書館就有300家,可借到各種各樣的書、電影錄像和音樂CD。我想,紐約之所以是世界上擁有最多單身的城市,不僅是這裏為單身提供了許多與人聚會的場所,更重要的是它讓人在孤獨時可以從容地進入內心的旅行。

  人生苦短。為了最大可能地享受有限的生命,為了獲得自己所向往的東西,為了快樂和豐富多彩的本身,我願自己有更多的內心旅行。當老態龍鍾不能再周遊世界的時候,我將完全憑內心的旅行,讓距離成為一種美,讓思想在靈魂的飛翔裏成為一種所在,讓想像在憶舊夢新的旅途中跋山涉水,到故地重遊,遠征我從未去過的地方。也但願在回歸天堂之前,我能用母語寫出更好更棒的作品,讓讀者和我一起進行終生難忘的內心旅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