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My Diary 227 --- 2006 世界經濟三道灣 一

(2006-01-15 13:08:58) 下一個

 

 

引子:記得聖誕節前,和一位朋友在作Market Review時聊起了世界經濟局勢和全球金融市場的話題。我們都同意用這樣一對成語來形容那已經逝去的2005年:柳暗花明、有驚無險。然而對於2006年世界經濟前景,由於我們倆有著不同行業背景並對宏觀經濟數據有著不同的Interpretation,因此對來年市場的看法也就存在求大同、取小異的君子之爭了。近幾周,各主要國際金融機構、地區組織和工業國家都紛紛發表了各自對未來1-2年全球經濟增長和潛在風險的預測,於是結合這些出手於經濟學家和著名研究機構的分析報告,我捋了捋自己的思路和觀點並寫下來,以供討論、觀察和比較。

----------------------------------------------------------------------------------------------------------------------

誠然,我衷心希望這個在過去兩年飽受戰爭疾病、颶風海嘯和能源價格困擾的世界能夠象2005年一樣有驚無險的繼續走下去,然而世界經濟從來就不缺乏讓人無法意料的surprises 或者Shocks。我認為,2006年更將是一個充滿著不穩定因素的年份。一者,不斷擴張的世界經濟正處於極度的失衡狀態,其導致的美國經常項目巨額赤字和可能的災難性後果(美元大幅貶值、短期利率彪升、世界經濟蕭條)已經讓所有的經濟學家和外匯交易員都寢食難安。二者,一窩蜂地擁入新興市場的國際投資基金的數額和持續性讓人感覺好象當年在ArgentinaThailandRussia所經曆過的危機從沒有發生過。另外,伴隨著這兩個經濟和投資風險的還有日益高漲的每桶原油價格和主要石油輸出國的動蕩局勢,如Nigeria的大罷工、Venezuela的不穩定時局和Saudi Arabia的宗教革命。

可是,即便有這樣或者那樣的未知數,IMFWorld Bank仍然預測今年的世界經濟增長率將保持在053.2%的水平。對於這些樂觀的預言家們來說,2006年仍會重複“過去的故事”,因為在過去的一年內,雖然同樣的風險信號總是在閃個不停,世界經濟總體上保持了一個上升的態勢,甚至在連威力巨大的雙重颶風打擊下都沒有停止它前進的步伐。但Morgan Stanley的首席經濟學家Stephen Roach這樣評論道:2005是一個誘惑了許多投資者、經濟決策者和政府官員的年份,因為這一年給人們帶來了一種危險的滿足感和對市場風險的錯覺。我個人則認為,2006年世界經濟除了可能麵臨恐怖襲擊、中美貿易戰和幽靈般的禽流感等可以羅列出的一長串潛在風險因素外,最值得注意的問題有三個:急速增長的全球失衡、結構脆弱的新興市場以及反複無常的石油價格。

 

1)紅墨難寫赤字數

對於絕大多數經濟學家來講,不斷膨脹的美國經常項目赤字是全球經濟的頭號威脅。這個問題換句大白話來說,就是:美國人花的太多,存的太少;亞洲國家存的太多,花的太少;而歐洲人對全球經濟增長幾乎沒做啥。另外,在過去的一年內,為了支撐美國政府的預算赤字,Treasury Department就向外國央行和投資者總共銷售了大約$800 billion的美國國債。截止年底,美國雙赤字的總規模已經達到前無古人的6.5%GDP的水平。這點無論從任何經濟理論模式或者從過去20年內發生的金融危機的教訓中都可以得出一個令全球金融市場忐忑不安的結論來。更令前白宮經濟學家Nouriel Roubini擔心的是:雖然全球經濟存在著許多顯而易見的潛在風險,可是金融市場對它們幾乎沒有進行任何定價。這點確實有點讓人費解,也讓我不由的想起1996125Alan Greenspan在華盛頓Hilton Hotel 所說那句名言 --- Irrational Exuberance

根據目前所掌握的統計數據和基於此的經驗研究結果,經濟學家已經勾畫出這樣一幅產生於美國,並進而波及全球的經濟危機的景象:1)國際投資者基於對巨額美國赤字的擔心認為美元將要貶值,從而大幅減少購買美國國債的數量;2Fed為了吸引足夠的淨外資流入而不得不(大幅的)提高利率;3)高利率不僅阻滯了經濟增長,而且由於美元貶值還帶來的通貨膨脹。另外,即使根據最樂觀的估計,這場全球性的危機也將給美國和其他從事美元貿易和金融交易的國家帶來過去幾十年內從未見過的經濟損失。不過,在我看來,這個赤字問題的實質在於它的“測不準”性。雖然包括Stephen Roach在內的各流派學者都很清楚,美國乃至全球經濟不可能永遠保持這種一邊倒的方式,但是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準確的知道什麽時候這個體係將會崩潰。

之所以美國人至今還可以毫無顧忌得肆意揮霍,皆因為美元在全球貿易中扮演著獨一無二的角色。另外,令Bill Gates Warren Buffet大跌眼鏡的是,2005年美元不僅沒有象這對世界上最富有的橋牌搭檔所預測的那樣直線下跌,相反,由於HIA的一次性稅率優惠和主要發達國家間的短期利率差不斷擴大,美元卻升值了大約15%左右。然而,美元的好景確實不長了,隨著短期優惠稅率的失效和美聯儲即將結束這一輪的利率緊縮政策,支撐美元的因素又重新回到那個最基本的問題上來 --- 外國投資者還願意繼續持有美元資產嗎?

根據UCLA經濟學教授 Sebastian Edwards的估算,如果美國突然間失去吸引外國資本的能力,那麽美元將象自由落體那樣瞬間失去21%-28%的價值。也就是說,假設汽車銷售商不願意吞下任何部分的漲價幅度,一輛從國外進口的Sedan轎車的價格將由$21000驟然升至$27000。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在美元自由貶值的頭一年,大約3.5%-5%的人均經濟增長率將被削減下來,而這幾乎肯定將美國經濟拖入泥塘。在去年夏天於Jackson Hole舉行的年度美聯儲經濟討論會上,Sebastian教授還說:“在現代經濟學史上,人們還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個工業化國家可以象(2000年以後)美國這樣持續得保持這麽大數量級的經常項目赤字。”

 

待續:2006 世界經濟的三道灣 ( )

 

寫於2006115日多倫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