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My Diary 163 --- 中國將會這樣崛起 9/10

(2005-08-08 19:18:10) 下一個

 

不忘中國之十二:中國將會這樣崛起 () 和(十)

 

 

文章來源: 告訴你  2005-08-08 05:59:09  

 

 

九、未來的世界如果不降低資源消耗,就必然會戰爭不斷 

鄧小平對中國最重大的貢獻,是將中國從自然經濟帶進市場經濟。但我們轉向市場經濟以後,發現在工業生產力發展越來越快的同時,我們的民族農業市場越來越脆弱,撐不住工業速度,於是中國工業產品日益依賴海外市場。經濟依托海外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海外的自衛手段非常弱。結果是我們對海外市場依賴越來越大的同時,我們和世界霸權的矛盾也越來越深,雙方可以寬讓的餘地越來越少了。

 

除市場外,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對國際資源的需求和依存度也在上升。過去我們怎麽不是這樣呢?過去我們的經濟在做瑜珈功,瑜珈功的特點在於頑強的生存性,吸收一點點資源,一點水、空氣就行,有點像泥鰍。自然經濟就是這種經濟形態,把能量消耗降到最低限度,這樣能夠活得很長。我們那個時候,資源沒怎麽開發,消費也很低,覺得地大物博。現在我們消費有些畸型。比如說買茶葉,茶葉罐子比茶葉都高級,為了促銷有利潤。為了利潤,不惜惡性競爭。與減肥現象一樣,為了長身體,廠家鼓勵你多吃,這會產生利潤;吃胖了,廠家又鼓勵你減肥,這又是利潤。這左也是利潤,右也是利潤,最終結果是零和。但這樣浪費的前提是對難以再生的資源高消耗。我們在學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時知道共產主義產生的條件是"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湧流" ,但馬克思那個時候意識不到另一個問題,即資源不能無限湧流;煤、鐵、石油,都不能無限湧流;土地和地力也不能無限湧流。生產力與我們的腸胃消化功能相似,現在我們腸胃消化功能很強,但沒糧食吃,工業糧食就是資源。沒吃的而腸胃消化功能又強,這意味著死得快。那還不如瑜珈功,低消耗,活得時間長。

 

但這又產生了新的即競爭力不強的問題。競爭是動物的本能,不同競爭力的動物有不同的競爭方式。對於弱小動物而言,它們參與競爭的方式是負向自衛。比如蚊子、老鼠、螞蟻、野草等,由於它們攻擊力不強,作為彌補,它們的繁殖力卻高得驚人,以至"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但我們中國已不能選擇這種競爭方法,因為我們已長得強壯起來,我們的腸胃消化功能即生產力日益強大。過去的問題是腸胃"消化功能"處於潛在狀態。現在的問題則是糧食不夠吃。我們中國現在的經濟發展曲線是上升的,但大家仔細一看,有個陰影也在上升,即資源消耗曲線也在上升。如果把經濟的利潤補到資源上即環保上的結果卻是零和。好的經濟發展模式應當是經濟曲線上升的同時,資源消耗曲線下降,形成剪刀差。英美國家的發展道路就是這樣。它們通過掠奪包括中國在內的南方國家的資源來保護本國的環境。隨南方國家的發展加快,資源不足的矛盾將日益成為國際鬥爭的焦點。因此可以預料,全球資源的有限性和世界經濟發展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決定了未來的世界如果不降低資源消耗,就必然會戰爭不斷。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戰爭是人類降低資源消耗的終極方式。現在我們國內資源已近枯竭。中國西部沙漠開始"農村包圍城市"了,蝗蟲也來了,聽說內蒙的野生動物往外蒙跑,東部地區的青蛙往馬路上跑。有人不理解這是怎麽回事,沒有森林和田地了,水田都蓋成大樓了,野生動物隻有往有森林的地區跑,青蛙隻有往馬路上跑。這都是生態問題。生態問題越嚴重,我們對國際資源的依存度就會越大。

 

世界資源"蛋糕"就這麽大。七國集團已瓜分完畢,新崛起的國家已饑腸轆轆。如果說,上世紀的主要大國發展的主要矛盾是市場短缺,本世紀主要大國發展的主要矛盾則是資源短缺。據尼克鬆披露:勃列日涅夫告訴第三世界的領導人,隻要卡住西方的資源,就能卡死西方。 尼克鬆說,資源是西方政治的關鍵。

 

美國的目標是控製世界資源。美國人和我們比更嬌氣。他們加利福尼亞輪流停一下電,就受不了。這是由於他們已習慣於高消費,消費水平落不得。印度人和我們相比,我們更嬌氣,印度的氣候五十度是正常的。咱們四十度就算高溫了。2000年下半年印度整個北方停了兩天電,當時我已覺酷熱難忍,可印度人也沒覺得過不下去。生活水平是剛性的,能上不能下,除非發生戰爭。美國資源消費量最大,所以它對世界的依存度就大,它要對世界控製,尤其是軍事控製。美國像一個螃蟹,腹部非常軟,這叫民主,但是爪子非常硬,這叫霸權。它是對內民主,對外霸權。它抓世界的時候很厲害。有人說美國這個國家快衰落了,但它短期內垮不了,為什麽?它會且有能力排毒,排毒可以養顏。排毒就是轉嫁危機。如果本身的內毒排不出去,它就要打仗。前麵講過,世界財富的轉移是靠國家暴力完成的,現在再加一句,資本主義危機也是靠暴力排放出去的。

 

將資源比作水庫,將地區經濟比作吸水的海綿。原來世界隻有北美和歐洲兩大海綿。冷戰後,以中國為主動力的東亞地區崛起。這樣世界在水的總量(常規資源總量)不增加的情況下,世界吸水的海綿體卻增加了東亞這一大塊。美國是資源吞吐量大,必須泡在資源水池中才能存活的國家,但現在水池中的水不夠它用了,他身體就出毛病。現在歐元出現且競爭力強勁,吸納資金的"海綿"越來越大,再加中國持續崛起,這樣世界常規資源將會在這三大經濟體增長下嚴重短缺。如不降低資源消耗總量,這三大經濟體必然要發生衝突,結果不是三方同時降低消費水平,就是有一方要被對手打掉。

 

有人說,中國的問題是民主而非資源問題。但和平民主需要的不主要是學問而是資源。別說萊溫斯基案件要花多少錢,就說中國農民要有了冤情,按法治程序說,應該打官司,相信國家,這沒問題。但國家的官司也向他要錢,於是農民的態度就不取決於法治觀念和民主程序而取決於經濟收入,可現實中大多數的農民收入隻夠買法治教材而不夠打一場官司。如果打不起官司,那這位農民必定要選低成本的解決方式。但如果連這點費用也沒有,那隻有獨自去冒險。市場經濟,都講成本。西方國家不怕,它有大量來自南方國家的高額利潤回流。從生到老保證沒事,出了事保你打官司有錢,這樣社會就會穩定。中國農民打官司,低級法院不行到中級法院,可能到不了最高法院,作為原告的農民幾乎要傾家蕩產了。為什麽恐怖主義在窮困地區有市場,主要是經濟問題。理論和法律上規定的和能不能做到是兩回事,解決問題需要資源。西方有巨大的資源來滋養,因此它國內民主發展就有物質基礎。但前提是它必須牢牢地鉗住世界資源。由於歐洲統一和東亞經濟崛起對國際資源需求日益增長,美國對世界資源的攫取更多地選擇暴力方式。從1999年到2003年,美國幾乎一年發動一場戰爭,而每一場戰爭都與控製國際資源的目的有關。

 

但從政治考慮,目前美國還不會對歐洲采取行動,因為歐洲是分散的。同時美國也並不希望中國徹底分裂。它隻希望中國最好像歐洲一樣,相對分裂,各地來個"高度自治",讓中國各地政治內耗,從而使其不僅無力向海外索取資源,而且還需要外部幹涉。從地區戰略看,美國希望亞洲這幾個大國處於相互製衡狀態。因此中國不能太弱,還得幫美國拽著印度、俄羅斯、日本等。如果中國徹底垮下去,亞洲就會形成一個大的政治真空,印度、日本、俄羅斯就會借近水樓台的地理優勢填補這個真空。那樣的話美國就吃不消了。隻有亞洲大國相互都拽著,美國才可以在世界上獲得利益。

 

與當年英國一樣,中斷美國與外部世界的聯係是其經濟垮台的前提。它強大的消費能力需要從外麵大量吸收資源。資本主義就是這樣,它毀滅的是整個世界,但是在有限的地區和時間內人類無法感受到這種結果。資本主導下的市場經濟本身就是一個悖論,沒有辦法。最終人類還隻有從社會主義中找出路。我們過去說,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現在應當補一句,也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人類。

 

十、大國力量增殖於地區性守成,消釋於世界性擴張 

我們談世界資源,是否意味著中國在未來也要搞世界擴張呢? 不,絕對不是這個意思。並且我認為世界擴張對中國現代化進程而言,是一條通往災難之路。我讚同毛澤東和鄧小平為中國製定的中國永不稱霸的外交原則。

 

鄧小平給中國定下的未來五十年的發展目標是中等發達國家,這意味著他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將中國發展定位在"地區性大國"的層麵,中國對世界的影響是通過地區性的影響來實現的。我們與美國不同。美國是一個世界性的國家。美國國務院從來不考慮國內的事。美國軍事演習總是以世界某些大國為假想對手,以世界某個地區為假想戰場。我們的軍人看的是我們山海關、武漢、長江等,美國軍人則是紅海、巴拿馬運河、關島,衝繩島等。未來中國的軍人要有世界眼光,這是美國人教給我們的經驗;未來的中國外交要從本土防衛政策向地區性守成政策轉化,從內斂型守拙政策向外向型積極防禦政策轉化,長期經營於亞洲,與鄰為善,為中國百年國運打下深深的根基。

 

曆史上德國和美國的衰興曆程對未來中國是一麵鏡子。而研究德國,就不能不了解德國百年國運的奠基人俾斯麥。俾斯麥生於1815年卒於1898年,其生平幾乎覆蓋了整個十九世紀。俾斯麥青年時的德國四分五裂,而法國又在拿破侖失敗後一蹶不振。這為德國的崛起提供了曆史性的時機。1848年法國拿破侖三世路易·拿破侖上台,這對四分五裂的德國形成巨大的壓力。而1854年到1856年爆發的"克裏米亞戰爭"又使德國不得不麵對來自俄國的壓力。1862年俾斯麥任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主張"政策",用王朝戰爭和國際交*聯盟的方式實現德國統一。1864年他在與奧地利聯盟和確保法國拿破侖三世的中立後,向丹麥宣戰,一舉拿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和基爾港。接著俾斯麥又與意大利結盟,確保法國中立,不顧奧地利的阻撓,1866年開始並完成德意誌的統一戰爭,成立北德意誌聯邦。這使當時的歐洲受到巨大的震驚。意大利樞機主教國務秘書安東內利聽到普魯士統一戰爭勝利的消息時驚呼:"天塌下來了!"英國《旁觀者》報評論說:"已經有三十個(!)王朝被掃到一邊去了。兩千萬人的命運就此永遠改變。世界政治已經麵目全非。"法國曆史學家梯也爾承認,德國統一是法國四百年來最大的不幸。

 

"多少事,從來急",俾斯麥並未因此停步,他估計德國統一後,德法戰爭不可避免,對拿破侖三世好大喜功性格十分了解的俾斯麥,借1870719日法國對普魯士宣戰的時機,以優勢兵力迅速深入法國,色當一戰俘獲拿破侖三世及其9萬軍隊後,俾斯麥又乘勝揮師巴黎協助梯也爾鎮壓了巴黎公社革命。德國從法國獲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並獲阿爾薩斯和洛林大部分地區。1871年德意誌帝國成立。從1866年至1872年,俾斯麥僅用了六年的時間就使德國在統一中崛起,由此徹底改 變了長期不利於德國的歐洲均勢,確立了德國在歐洲卓然不拔的地位。

然而這還不是俾斯麥的過人之處。真正需要未來中國人學習和領會的是俾斯麥在勝利後的地區性守成的外交政策,以及為了堅持其外交原則,他不惜與新皇帝決裂的精神。

 

俾斯麥與當時大多數仍處在勝利亢奮中的德國人相反,認為德國勝利後的外交活動餘地更加有限。他說:"我們位於歐洲中部。我們至少有三條會遭到攻擊的戰線,而法國卻隻有一條東部的國界,俄國隻有在西部的邊界上有遭到攻擊的可能。此外,根據曆史整個發展的情況、我們的地理位置以及根據德意誌民族的內部聯結與其他民族相比也許相當鬆散這一特點,我們比任何一個別的民族更易遭到別人聯合起來對付我們的危險。"歐洲國家"隻能容忍德國的實力強大到不至於觸犯其自身安全為限"1871年後,俾斯麥意識到德國的擴張已達到歐洲列強可接受的極限,此後他堅持地區性守成原則。德意誌帝國成立後,俾斯麥立即在官方文告及議會演說中反複強調"除了自己繼續保持安寧,在和平環境中進一步發展外"帝國別無他求。在歐洲大國間,他小心翼翼地采取維護俄德關係,穩定德、俄、奧之間的三皇關係。1872年德俄奧三國皇帝簽訂協定,聲稱一旦和平受到來自其他國家的威脅,則"無需尋求或締結新的盟約,即可彼此進行協商,以求達成共同遵循之路線"1882年俾斯麥利用英法意在地中海衝突的機會,拉攏意大利與德、奧形成三國同盟。1887年這個同盟又得到進一步續延。同年,俾斯麥又與俄簽訂了一個秘密條約,史稱"再保險條約"。俾斯麥建立這些交*結盟網絡體係的目的是防止、限製、削弱法國複仇的可能性。1872年,在普法戰爭勝利後,俾斯麥在給當時德國駐巴黎大使阿尼姆伯爵的信中說:"我們所需要的是法國讓我們安寧,要防止法國--假如它不願和我們保持和平的話--找到盟友。隻要法國還沒有盟友,法國就對我們沒有什麽危險;而隻要歐洲的大君主國團結在一起,一個共和國對它們就沒有什麽危險。"1874年俾斯麥對駐法大使霍恩洛厄侯爵發出指示:德國最關心的是,"法國在內部不要變得強大,對外也不要被看成強國,免得它爭取到盟友"。德國統一並打敗法國後,盡管德國擁有令整個歐洲生畏的強大的軍事力量,而曾強烈主張"政策"的俾斯麥這時對武力使用卻更加慎重。這時的他僅將強大的德國軍力當作提高德國結盟砝碼以及威懾潛在敵人的手段而已。他將軍事置於政治之下,將德意誌的強國地位限於歐洲地區,拒絕任何全球性的戰略企

圖。總之,俾斯麥擔任首相職務將近二十年,他企圖達到的目的就是爭取在政治上出現除法國外,各國都需要德國的形勢。而穩定四方的目的又是用較長時間鞏固、消化德國1866-1872年在歐洲取得的地緣政治成果。

 

俾斯麥的地區性守成的外交政策使德國國力迅速上升。十九世紀末,也就是俾斯麥辭職時,德國工業生產幾乎趕上英國,在總產量方麵甚至已超過英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使德國國內滋生了向世界擴張的衝動。這種衝動在威廉二世執政時期(1888-1918)的對外政策中得到體現,為此俾斯麥於1890年辭職。此後德國大規模擴軍,實行海外擴張的政策。1880年德國陸海軍人數為42.6,1904年一戰爆發時已達89.1,同期戰艦噸位從0.88萬噸擴張到13.05萬噸。 1897年,德國占領中國的膠州灣和青島,次年從西班牙手裏取得加羅林群島、馬利安納群島和帕勞群島,1899年和英美簽訂條約並獲得薩摩亞群島的一部分。1902年修建巴格達鐵路直逼英俄中東利益,這強化了德國與世界主要大國的直接對抗。德國威廉二世的外交"新方針" 引起了其他大國的警覺。1894年法俄兩國建立同盟。二十世紀初英國放棄傳統的"光榮孤立"政策,1902年英日建立同盟,1907年英俄在中東利益妥協,簽訂"英俄協約"。而與德國形成同盟關係的意大利也在1902年同法國簽訂秘密協定,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初,俾斯麥時期的地區性守成的外交成果已蕩然無存,德國與奧匈帝國已四麵楚歌

1914年德國利用薩拉熱窩事件,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果是德國在戰爭中全麵毀滅;30年代末德國希特勒步其後塵,結果又是德國被強力肢解。 

 

德國這段曆史經驗對中國的未來是有用的。俾斯麥外交思想的精華在於:在主權問題上不懼挑戰,敢於果斷使用武力;而在國際問題上是準確把握大國間的利益邊際;在大國競爭中決不透支國力。俾斯麥外交的重要經驗在於:國力隻能用於國家可承受的並且是對國家有重要利益的地方。

 

威廉二世與俾斯麥分道揚鑣是德國的悲哀。正是由於威廉二世及其顧問們"急於表明其氣概""性格弱點" ,才造成德國超度使用國力和德國毀滅的後果。基辛格博士對俾斯麥有很高的評價,認為:"由於他了不起的建樹,使得他所締造的德國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失敗、兩度遭到外國占領及國家分裂達兩個世代之久,卻仍巍峨屹立。"

 

 

下麵我們再來看看美國。 

 

美國在二戰以後開始步入世界性大國行列,然而其國運興衰卻與其追求 世界霸權的政策緊密相關。

 

二戰後歐洲的衰落極大地突出了美國的地位。美國絕對優越的經濟實力也曾使美國在其海權擴張中表現出"威廉二世"式的輕率--今天的小布什似乎正在重蹈覆轍。為控製整個太平洋,1946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曾製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