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BeautyinAutum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第十三講 讓我們開始改變

(2015-03-21 18:57:15) 下一個

前麵說過傑姆斯李曼的沒有果效的父母技巧,那些用物質“賄賂”孩子,或者沒有原則的說辭,還有與孩子討價還價等等,都是這個沒有效果的技巧之一,我們或多或少都做過。

李曼舉了個例子,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比如一對離了婚的夫妻,母親沒有經濟能力為孩子購買電玩,父親一方為了討好孩子,就花錢買了電玩給孩子,孩子捧著新買的電玩,開開心心回到母親的住處,母親看了不舒服,就厲聲喝道:“我說過你不可以玩電玩!”勒令孩子交出電玩。其實這位母親是把對前夫的怨氣撒在了孩子身上,同時還在掩蓋自己無法負擔得起買電玩的愧疚。如果,確實擔心孩子玩物喪誌,李曼建議母親對孩子說:“哇,新的電玩哎!真棒哦!你終於有了你一直想要的東西了!不過,我們有約定的,記得嗎?你要在做好功課的情況下才能玩哦!”

李曼強調,記住,這樣的方式是你應該教養特殊孩童的方式!如果你的孩子平常沒有那些令人討厭、不尊敬遵守家長和規定的行為,換句話說是個普通的孩子,家長沒有必要那麽嚴格要求,你說什麽樣的話,可能對孩子影響都不大!

這也是我說了好幾次的話了!在微信群裏,大部分的家長的孩子都是普通的孩子,當那些特殊孩童的家長表達他們管教孩子的艱難辛苦時,總有些家長用自己家的經驗去衡量和評說,諸如“隻要愛孩子就行了!”“父母越少管孩子越好!”等等,這樣的方式對普通孩子可能確實如此,但是,也讓我舉個例子來說說這樣的方式對特殊孩童行不通的道理,而且在美國還有可能牽扯到家長的責任問題!

就拿孩子不肯上學這件事來說吧!華裔家長通常都急孩子所急,孩子早晨起不來,一遍又一遍地叫早,生怕孩子遲到,孩子堅決不肯上學,家長就向學校請假說孩子生病了。這樣的事,不陌生吧?可能這會兒就有家長說:所以啊,少管孩子啊!孩子不上學是他自己的事,讓他曠課好了!好,讓我老告訴你,早晨你無法讓那孩子從床上起來,想到讓孩子自己負責,開車上班去了。那孩子開始曠課,一天、兩天……到了一定的時間,學校、警察和地區的社會工作人員一起來到你家,你確實做到了讓孩子看到他行為的後果了!這點上沒錯!但是,這個時候,這些管理的機構人員會告訴你立馬送孩子去醫院,為什麽?因為正常的孩子每天去學校,這孩子不肯上學,當然需要進行一係列的檢查,而你作為家長任由孩子不上學在家待著,忽略孩子的精神健康,你有可能被剝奪監護權,他們可能更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不僅有可能被起訴對未成年孩子的疏忽職責,還有可能失去與孩子一起生活的可能性。

再說一個我們也犯過的錯誤,也就是李曼說得“查票”的錯誤。女兒在高中一年級時有位曆史老師,那個女老師在學生中惡名遠播,講話從不留情麵,總給學生出難題,從來不表揚孩子……女兒對這位老師當然是抱怨連連。我們也了解到這位老師的一些情況,自然就有時為了安慰女兒,符合她的抱怨說這位老師是個難纏的人!這樣的行徑,就是李曼說的“查票”的錯誤,我們的言行不僅讓孩子對這位老師的抱怨變得理所當然且更加頻繁,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養成孩子對不容易的老師和上司都以抱怨的態度來對付。李曼的觀念就是:孩子應該學會怎樣跟難纏的人相處,那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對他們將來有幫助!但是家長的認同使得孩子根本不會去想與難纏的人相處,除了抱怨還是抱怨,最終孩子並沒學會任何與之相處之道,倒是學會了一遇到難事就抱怨的壞習慣!

不論我們都犯過怎樣的錯誤,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改正吧!

第一沒有底的荷包

·         啟用獎勵製,尤其是一些比較貴重的東西,作為獎品。金錢需要被勞動所獲。

·         不要用獎勵或獎品來平息孩子的哭鬧。

·         讓孩子懂得“需要”和“要”的區別。

第二,過分的討價還價

·         堅持原則

·         對於孩子的不當行為,絕不讓步,不可以在這方麵討價還價

·         別製造假合同

第三,喊叫

·         在想大叫時讓自己深呼吸六十秒

·         在紙上寫下自己想說的話

·         不要罵人,如果罵了,道歉之後,仍然要切中要害,不是不了了之。

第四,查票

·         別為你孩子找理由/借口。

·         不要為了你孩子埋怨權威機構(如學校或管理中心)。

·         不要讓你的孩子找借口或者用埋怨別人來達到他為自己不當行為辯護的機會。

·         不要試圖縮小或淡化你孩子對別人造成的傷害。

第五,救主

·         不要試圖保護你的孩子不遭受他的行為導致的法定和自然的後果

·         保持中立

·         不要預測你孩子的悲劇結果因為別人不懂得你的孩子的行為

第六,烈士

·         允許孩子跌倒

·         對孩子的年齡和能力保持相應的期待

·         允許你的孩子經曆不高興、困惑、掙紮。

第七,完美主義

·         不要把你孩子放在放大鏡下,或者說不要把你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

·         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和社交方麵都做得挺好的,那麽,停止抱怨吧!

·         定的標準應該跟孩子的年齡相符合

·         接受孩子也會有不開心的時候和不愉快的情緒

·         不要隨意試圖解讀孩子的思想

家長們需注意,當你試圖改變自己的父母技巧時,有可能會看到孩子的抵抗,因為他已經習慣了你這種不起作用的父母技巧方式,但是,別放棄,用有效果的父母技巧來代替沒有效果的,一步一步,從一小步開始改變,我們的目標是長遠的,而不是立竿見影的,所以,要給自己和孩子一點耐心。

那麽,什麽是有效的父母技巧?下一講,我們一起來學習!

 

待續

欲加入海外文軒子女教育微信群,請加:haiy256, 然後我們會發邀請。

分類: 
連接到論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