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BeautyinAutum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同伴壓力 Peer Pressure ...青少年和家長第三次聚會

(2012-10-22 17:22:27) 下一個
當我們的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很多時候會為他們安排同伴或玩伴,慢慢的,孩子長大了上學了,在學校裏,他們開始自己選擇興趣愛好性情相近玩得來的同伴做朋友,這樣的朋友圈在初中時開始顯現,初中的孩子們每天的午飯時候,就會自動地按照他們自己組成的小圈子,在一起吃飯聊天,課後校外一起約了看電影出遊等,形成一個比較親密的朋友圈。

除了這種比較親密的朋友圈,孩子們還會在教會、運動隊、中文學校、社區等常去的場合和地方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在這樣的社交圈和朋友圈中,他們之間會相互影響,比如對某種事情的態度,對衣裝打扮的相互影響等等,這種相互影響和認同是很自然的,因為少年人也好成人也好,都希望被認同,尤其在成長的過程中,這種認同心理尤為強烈,他們希望適應新的環境,希望被同伴欣賞,別人擁有的東西他們也能擁有。

別說孩子,就說我們身為父母的也麵臨著所謂的同伴壓力,比如,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鋼琴,我家的孩子便也不能落後,全然不管我家的孩子是不是喜歡音樂。別人家的孩子考進了哈佛,我家的孩子也不能落單,所以天天嘮叨:孩子,你要好好讀書,像那誰誰一樣也考進哈佛!這大概是最普遍可見的老中家長們的同伴壓力!

很多時候,有些同伴壓力,不是壞事情,可以促使人們之間的良性競爭,一同向上,隻要不過分。可是很多時候,這個度或者說平衡點很不容易掌握,看著看著就會演變成純粹的負麵的壓力了。

周末,我們青少年和家長溝通的小組討論有關同伴壓力的聚會,很有意思。

讓我們先看看孩子們怎麽說?

同伴壓力有正麵的和負麵的,正麵的壓力包括:

  • getting good grades  取得好成績
  • participation in certain activities 參與某種活動
  • standing up to bullies 對抗被欺淩
  • fashion 時尚
  • community service/charity 服務社區
  • fitness 健身

負麵的壓力包括:

  • drugs and alcohol  毒品和酗酒
  • apathy  冷漠不關心
  • fashion 時尚
  • food  食物(垃圾食物)
  • excessive gaming 沉溺與電玩遊戲
  • piracy 盜版
  • relationships 男女朋友(約會)

孩子們也意識到同樣的東西可以是正麵的,也可以是負麵的,比如:時尚,追求時髦,漂亮的衣裝、得體的談吐是好的東西,隻要不過分,可一旦超過了那個度,比如說過分追求化妝,反而會失去這個年齡的純真美麗。

我女兒從今年開始,問我要化妝品,一會兒是潤膚霜,一會兒是香水,接著又要睫毛膏和清潔液,我很高興她那小小的女人天性在覺醒,潤膚霜也好、清潔液也好、香水也行,我都會陪著她去購買挑選,但是睫毛膏我堅持她還沒有必要,平常十三歲的女孩子還無需化妝,如果參加舞會化個淡妝她可以用我的化妝品,睫毛膏我也教會她如何使用,但是我也講到化妝品對皮膚也有刺激的作用,如果不清幹淨,也會堵塞毛孔損傷皮膚,所以年輕時盡量少用,等到了我這把年紀,出個門都得使用,因為沒有資格素麵朝天了。我這樣說,她嘻嘻哈哈笑著還算能接受。但是,從這件事情中,我感覺的她的同伴影響是巨大的,在我眼裏十三歲的小女生還沒到考慮這些化妝品的時候,可是,這些同年齡的女孩子在一起,就會談論這些事情,相互影響的結果就是回到家跟我們家長說她要某種東西,因為別的孩子有。

在上麵孩子們討論的負麵的同伴壓力中,首當其衝的是:毒品和酒精。可見孩子們也很清楚,在美國這樣的社會裏,這個問題是非常普遍存在的問題。但是教育專家卻說很多青少年高估了毒品和酒精的影響力,而很多家長卻低估了毒品和酒精會對自家孩子的影響。

據統計,71%的青少年在高中畢業前都嚐試過酒精。可是,喝醉的青少年很少。2010年的統計顯示,27%的青少年說他們曾經喝醉過,34%的青少年說曾經用過毒品,但是隻有27%的用過毒品的孩子說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用過。

今年春,我讀高中的兒子去荷蘭遊學一周,他們學校同行的孩子中有一半的孩子在荷蘭又喝酒又吸毒,因為在荷蘭孩子從十六歲開始就可以合法的喝酒,吸食大麻也是合法的,所以美國去的孩子喝的糊裏糊塗,大麻抽得太High,就像下餃子那樣從橋上往水裏跳,即使平常懂事的兒子,在那樣的場合下,也被影響嚐一口啤酒,他說他不喜歡那個味道,就趁大家喝的太高之際,跟一個荷蘭同學逛鄉間小路去了。但是,這件事可以看出,孩子們自己不覺得他們做了什麽十惡不赦的事情,隨隊去的高中老師心知肚明,有些美國的高中生深知荷蘭的法規,就是衝著這種規定去的。很多孩子會嚐試(大麻和酒精)那麽一次,但是絕大多數孩子並不喜歡,也不會再去反複地使用。

我們做父母的不需要反應過度,但是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並能與孩子有很好的在這方麵的溝通。專家們就建議,當這種同伴壓力來臨之際,孩子們用父母做借口是最好最容易的脫身之道!比如說:你開玩笑吧! 你知道我老爸的,他如果知道會要我的命的!或者這個時候用善意的謊言也可以脫身:我頭痛得厲害,對不起啊,我得走了!

孩子們怎麽說該如何處理這些負麵的壓力的了?他們說:

  • think long term 想遠點(我有些吃驚孩子們能說出這個)
  • think: "am i going to do something stupid?" 想想“我是不是在做一件很愚蠢的事?”
  • strong resolve 有一個強大的決心
  • talk to adults 找成人個談談
  • be smart in choice of friends 聰明的選擇朋友(圈)

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知道我們的孩子交的朋友!中國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非常有道理的。人通常以類聚,孩子們也會,性情相近的孩子也容易成為朋友,但是人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孩子,今天的好孩子可能成為明天的壞孩子。

記得我曾經有位朋友的兒子,這個孩子一直是個比較懂事聽話的孩子,可由於高中三年級的學業壓力,和交了幾個喜歡周末聚會喝酒的孩子,開始是醉酒,後來就是老不去上課,翹課到一定的程度,學校打電話給家長,家長才知道孩子冒用家長的名義請假不去學校。父母迷惑,不懂為什麽以前一直很乖的兒子忽然變成謊言連篇的翹課生,還是學校讓父母注意孩子是否在吸毒,父母覺得不可能,但還是偷查了兒子的書包,結果確實是孩子在抽大麻,這便引發了家庭的戰爭。不過,幸運在這個孩子是在高中四年級才走了岔道,那時考試等決定大學的東西都已成型,他仍然被一所不錯的大學錄取了,現在上了大學的他據說已經完全恢複正常了。

提起這個事例是想說明:我們中國人通常會覺得吸毒這樣的事情隻會發生在老美家庭裏,不會發生在我家和我家的孩子身上,所以往往掉以輕心;一旦事情真的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又不知道如何處理,往往把孩子想得過於糟糕,認為這孩子這輩子都完了!其實,人孰能無過?孩子犯個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隻要處理好善後,不要一錘子把人釘死。 

周末晚上的八個家庭的聚會,八位家長的有關同伴壓力的討論,總的來說有個趨向,就是大部分的孩子讓家長感覺沒受太多的同伴影響,這可能是因為有些孩子內向的個性,跟父母的交流有限,給外界的交流也有限,故而,父母覺得孩子既沒有受到外界正麵的影響也沒有受到外界負麵的影響。

教育專家證實,通常易受被影響的孩子個性上可能弱一些,或者自信心上欠缺,而能影響別人的孩子通常比較強一些或者說容易引導領導別人,這個世界說到底,人的影響力比較大或者說能造成足夠大的影響的人才是主流,能不受主流影響,我行我素,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也是需要強大的心理支撐的。沒成熟的孩子不容易做到這點。

作為父母,如何對待父母間的同伴壓力,比如,你的好朋友說我家的孩子課後又送學鋼琴又送學跳舞,你的孩子怎麽都不學什麽東西呀?你這不是耽誤孩子嗎?你該如何麵對這樣的壓力?

專家建議:

首先,Educate yourself  自我教育,報紙雜誌書籍網路都是可以使你獲得知識、常識的源泉,了解不同的父母方式,針對自己的孩子的特點,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家的一套方法。

其次,Accept change,接受變化。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孩子們更是如此,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根據孩子的變化而變化父母的教導方式,承認自己的錯誤,跟著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還有,Believe in yourself,相信自己。為人父母是非常私人的一件事情,你的為人父母的角色做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好幾方麵的因素:你父母對你的影響和教導,你的朋友同伴給你的影響,你的生活方式,你的教育程度,你的文化背景等等。你需要發現一個適合你們家庭的教導方式並以此為榮,不要跟別人或別家去比較,人與人不一樣,家與家也不同。

最後,Find common ground,找到共同點。我們都想成為好父母,我們也都能成為好父母,隻要我們停止加壓養育,用愛心、用容忍和接納去傾聽和相互學習,我們就能勝任父母的角色並綽綽有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moonmama 回複 悄悄話 很喜歡你們這樣聚會的形式,能夠找到這麽多誌同道合的家庭不容易吧?
六月霞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有個初中的兒子,一直想了解別家孩子的成長心路呢。
cjlai 回複 悄悄話 Thanks for sharing! I have a little daughter and son. Your article is very eduacational for them. Very impressiv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