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不算活動的
(2008-11-07 09:16:38)
下一個
最近在看黃仁宇<萬曆十五年〉,一本老書了,家裏頭壓箱底的書,都微微積了點灰的。覺著他的書講的有些道理,就去網上查了他的資料,說他也算在中國史學界有點名氣的人,有過一些個人的經曆,所以看曆史就有了比較獨特的一麵,至於他的什麽Macro-history之類的東東,我就不班門弄斧了,大概道理看懂些,但不是很明廖。
萬曆十五年是抽取了明朝萬曆中的很普通一年作為背景資料,向前向後擴展了明朝的曆史政治經濟,有民生也有官鬥更有皇權。黃仁宇對史的分析很體現皇帝的個性,把皇帝和臣子都作為單獨的帶有個人性格的對象去描寫。從黃仁宇所分析萬曆的立儲過程看,群臣給予萬曆的壓力導致了萬曆無法立自己所喜的鄭妃所生的皇子為太子,由此萬曆也用一種無為而治的手段來報複這些文人的脅迫。至於萬曆的貪於享樂,黃仁宇則又給了一定人格分析性的描寫,張居正的垮台使得萬曆失去了對於道德的信仰,從而荒於朝政。
恰好前幾個月看完了溫相所評的清史,在這點上溫相所評康熙立太子的過程則顯得轟轟烈烈,皇權逼人。康熙用完全掌控於自己手中覆雨翻雲的政治手段來脅迫無數個皇子以及群臣圍繞著他自己轉。皇子和群臣所結成的利益集團完全是皇帝懸懸為決的太子之爭而導致,而康熙皇帝也利用這點象釣小魚一樣玩弄皇子們和群臣們與掌上,鬥垮了無數個利益集團。康熙皇帝看上去更為集權。
萬曆是明朝第13代皇帝,康熙則是清朝開國後第二代,從朝代的起式看,康熙還處於皇朝起端的強勢階段,而萬曆則已是中末端的弱勢了。不知是否可以看作在皇朝的強勢階段,皇權更為集中和獨斷,而末端則由於各種利益集團的形成,為了平衡各個集團,皇權則開始變得衰弱而旁落。
其實如果把每個皇朝看成一個企業的話,會有很有意思的對比。你方唱罷我登場,轉接皇朝的循環規律到逐個企業中去,而換屆不同政黨政府又起到重新洗牌的作用,似乎真的產生不了農民起義或者城市暴動推翻政府這種現象了。。。。
但等等,如果企業過於有強勢的存在理由,導致內殼雖已經腐敗不堪,但政府還在無窮資助,是否企業就變成了皇朝末世的利益集團呢?各界政府為了這些必須存在的利益集團的繼續維持而提供各種理由,並且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平衡,那是否也到了某種末世狀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