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對王朔的看法

(2006-06-03 17:45:27) 下一個
王朔對哲學有些半解,說他是哲學還不如說是市井俗人對於半點一點精透所迸發的小市民得心態。也算一種背叛,寫出了那個時代很多作家不敢寫得俗話真話。但赤裸的話隻能用於那些個市井,擺不上正經桌麵得,該虛套的末了還是得虛套,逃不出去的框,因此他最後也隻能寫累了,寫乏了,寫得自己也覺得沒意思了。因此那個還是僅僅是個勇猛,稱不上個大家。

王朔在那個時代是個質疑者,質疑是否有另一種思維的可行性,這種思維有消極性,但並不是極端性。比起嚎叫一代的那種背叛,王朔顯得如此沒有力氣,甚至比起王小波來,也顯得有些蒼白。他是個玩者,知道自己走在一條路上,這條路沒有前者,隻有後來,他走得很沮喪,沒有人告訴他應該如何走下去。那個時代的很多人都是如此,即使是現在也是如此。因此這種消極的文風一直或隱或現的存在在現代中國文學之中。王朔和那個時代的北京都是一個藝術的高潮,但如同一切藝術的周期性,走向了一個下坡路。即使如今的馮導也開始轉移了路線。我想王朔還是在思考的,但他底子薄,思考的問題還是浮於表層。但也就是這麽種表層,也讓無數追求一點背叛的男男女女著迷不已。

另外,我個人感覺,西方的哲學一直在走一條從神論到人論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對人本身的肯定和存在價值的探討。(人的自我統治從尼采開始,人的自我分析從弗洛依德開始,人擺脫神的存在自古就開始,從康德之流就更從哲學角度分析神是否能從人在世的這段被分離開去,盡管卡夫卡咒罵這個世界的框架,但這個世界仍舊不可動搖的框架化的發展著下去)。這種探討的確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隻能分化出更多的枝條給供選擇,因為這是人的不一性所決定,人不是一同性的,因此人的選擇也不應是一同性。也或許這種探討會走向人變神的階段,但這個是未來,我們無法預測和定義。

人的文明化讓人更加理解了自己,並把自己分配到了這個社會體係中的框框架架的不同分支裏頭,於是,整個單元被填充被充實。中國的文革是企圖把人拉向一個平麵的運動,也就是說,這場運動是場愚民活動。原因也是中國領導人的傳統思維未能更新以及學會容納和控製如此紛亂的思潮。因此采取更原始的統治方式或許更有效些。這個是曆史,如果陷入這個曆史而不能自拔,不能往前看,那再多的討論也是反省反省在反省,而起不到任何前進的作用。而我們現在,卻是從這種平麵裏頭分出了結構和框架。很多人並不適應,但不否認,這種框架的存在是必須一定的。  

王朔拿來了一段否定和質疑得過程,那個時候的中國是一同性的,王朔填充了一個空隔,於是更多的人出來開始填充,隻是我們無法預測這種填充是否能將中間層的內 容補實,讓這個中國社會體係的normal distribution變得符合大自然一切規律一些,還是有所偏移,而導致中心不穩,整個大廈的倒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