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的時候隨便寫寫

有時候突然會有個什麽感慨.其實沒有人認識我.那我就隨便寫寫吧
正文

Do in China as Chinese do

(2007-02-02 17:55:05) 下一個
很多外國企業在碰壁後接受了教訓,提出了管理本土化的口號,其中就包括“Do in China as Chinese do”(“入鄉隨俗”或“在中國要象中國人那樣做事情”)的理念。在這裏麵,遵守內地潛規則、屈服於當地貪官汙吏的敲詐勒索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於是也就出現了外國企業在中國大肆行賄的現象。

我的公司的這些擔任Executives(高層管理者)的可愛的美國佬,從美國“淮南”來到中國“淮北”,按照自己的套路,執著地種植著他們不遠萬裏帶來的“甜橘樹”,其結果可想而知。公司在南京和北京各有一個直接投資的製造業合資公司,南京的那個自投產開始就一直舉步維艱,北京的這個在試運營階段就不得不關門停業。是公司的資金不足嗎?不是,人家是世界一流的巨型公司。是公司的技術不行嗎?不是,人家在行業排名中是世界第一。是公司的管理不善嗎?不是,人家除了在美國本土之外還在加拿大、英國、日本、韓國、菲律賓、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成為市場上的霸主。但是,公司在中國失敗了。根本的原因就是水土不服,沒有及時地搞本土化。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已經20餘年,其中最為重要的工作就是吸收外資、開放市場,此舉對於我國經濟進步、民生改善和國力提高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最近根據報界披露,外國公司在我國內地也搞起商業賄賂,而且這種風氣大有愈演愈烈之勢。據不完全統計,僅在過去10年中,有關部門查處的外商在內地行賄的腐敗案件就達50萬件之多,而且似乎正以20%的速度增長著,涉案的既有外國直接投資項目,也有國際貿易往來項目。一些黨政官員把這種現象的出現歸因於外商的腐朽墮落,顯然是片麵的思想邏輯。

蒂姆所在的公司是美國一家著名的軟件銷售企業,他是在2004年年底的時候被派到中國作大陸公司的客戶經理的。

  蒂姆嫻熟地用筷子給領導們夾菜,用蹩腳的中文和領導們稱兄道弟,席間還時不時地講一兩個葷段子引得在座的領導們哈哈大笑。

  飯後,他先是安排了備受領導們推崇的腳部按摩,之後便一頭紮進了賓館的總統套房裏,和領導們搓開了麻將——“吃碰提”、“青一色”、“推倒”蒂姆全都在行。要不是因為他長著金黃的頭發和碧藍的眼睛,要不是因為在中國的大酒店裏看到他,沒有人會相信這是一個地道的美國人,更不會有人相信,蒂姆出任美國某知名品牌中國大陸公司客戶經理才不過兩年。

  近日,一則關於國外跨國企業在中國大肆行賄的新聞被人們廣泛關注。蒂姆以及和蒂姆一樣有著上述“過硬”的公關能力的人正是行賄事件中充當著重要作用的人。

  他們在踏上中國的土地時,第一件要學習的事情不是中國的法律法規,而是如何和中國的不同領導們打交道,另辟蹊徑地展開在中國的事業,成為最新興起向中國官員行賄的特殊人群。有人戲稱這種賄賂行為為“洋腐敗”。

  “剛剛來到中國的時候,蒂姆也曾經按部就班地去做每一件事情,但是聰明的他很快便發現,在中國這個特殊的地方,用自己的做事方式有些行不通。於是,蒂姆在短短幾個月時間之內學會了‘變通’。”蒂姆的太太李丹是個北京女孩兒,在聊到丈夫的工作時,她無奈地笑了笑。

  她告訴《法製早報》記者,蒂姆和自己所在城市的幾位要害官員打成了一片,稱兄道弟,公司的運作也自然一帆風順。因為蒂姆的遊刃有餘,他們公司從審批土地到項目、從辦理各種執照到給辦理減免稅,一路綠燈而過……

  在中國,一些外企進行商業賄賂已成為他們生存的“潛規則”。而對於和蒂姆一樣的這些跨國公司客戶經理來說,蒂姆的公關策略再尋常不過了。
李琳曾經在美國工作過六年,現在是北京建國門外大街一家外企的項目負責人。她告訴記者,在國外很少能聽說類似的企業賄賂當地官員的事情,一旦發生了,政府法律在處罰中是十分嚴厲的。所以,跨國公司在他們自己的國家裏,辦事十分規矩。但是,為何一到了中國之後便迅速轉變了行為方式,開始大肆行賄?這種入鄉隨俗的做法說明我們自身在法律約束和製度建設上存在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