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調也可重彈

外麵的世界很精彩,外麵的世界很無奈.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揣支毛筆漂四海.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梅韻沁香 寒峰俏麗

(2007-04-08 11:00:31) 下一個

        在當代中國的書苑畫壇上,不乏許多優秀的書畫組合。由《沁心齋》主人於沁先生,《雲鬆閣》主人陳寒峰先生和《乾珍齋》主人陳麗麗女士組成的“三套車”,便是其中備受矚目的一個。

        對繪畫藝術的共同追求,使他們結合在一起,合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多次成功地舉辦了畫展,作品被多家博物館收藏,成為中國畫壇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引起了海內外專業人士和廣大讀者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讚譽。

        前中國美術館副研究館員、現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收藏家協會副秘書長於沁先生,是著名山水畫家應野平先生的高足,擅長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尤以梅花秀立於萬象畫壇。

        梅花,以其玉潔冰清、獨步早春的高貴氣質,以千枝虯雋、萬蕊綻顏的綽約豐姿,深受人們的讚美和鍾愛;更以其倔強崢嶸,傲霜鬥雪,清逸幽雅的品格,成為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寄情言誌的象征。林逋的 “ 疏影橫枝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陸遊的 “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 ,王冕的“不要人誇顏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千年萬年老梅樹,三花五花無限春”,生動地刻畫了梅花的高雅聖潔、疏枝遒勁、清氣襲人的性格特征,成為詠梅的千古華章。

        明代著名書畫家陳繼儒曰:“寫梅取骨、寫蘭取姿、寫竹直以氣勝”。當代畫梅大師於希寧先生在《論畫梅》中將梅花精神氣質概括為:“骨氣” 、“生氣”和“清氣”。

        於沁先生畫梅取梅之風骨,“梅取得其清”是她追求的境界。她筆下的梅花,千姿百態。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把西畫透視、明暗、空間、質感等表現融於筆墨趣味中,追求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形成鮮明生動、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於沁先生作畫筆墨酣暢、大氣磅礴﹑一氣嗬成。畫梅追求橫﹑斜、疏、瘦的特點,老幹、新技縱橫交織、構圖取勢巧妙、令人耳目一新、大有妙趣天成之美意。

       於沁先生認為 “ 梅以取勢為首 ” ,她筆下的梅花尤其注重形態和姿勢。形態有俯、仰、側、臥、依、盼,姿勢有直立、曲屈、歪斜、盤垣。老幹蒼勁嶙峋,枝條虯曲清臒,給人一種飽經滄桑,威武不屈的剛柔之美。古人雲:“得氣勢則生,失氣勢則滯”,於沁先生的梅花則達到了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品讀她的梅花,猶如徜徉梅林,浸身香海。枝幹穿插,有著音樂般的節奏和韻律。筆墨線條的運用給人以力量之美感。花的形態仰俯開謝、含笑將殘,色彩白似瑞雪,綠如碧玉,紅梅沉著之豔,將讀者引入“著意尋香不肯香,香在無尋處 ” 的勝境。

        來自福建的陳寒峰先生,以水墨山水名世。其作品或大氣磅礴,攝人心魄;或壁立千仞,巍然屹立;或崩崖截鐵,臥鼎懸冰;或層巒疊嶂,千峰競秀;或飛瀑奔流,萬木崢嶸;蘊泰山之雄奇,華山之峻俏,黃山之靈秀,衡山之挺拔,給人於千般意象,萬種風情。

        陳寒峰先生主張“境由心生,造化為師”, 多年來他縱情於自然,寄情於山水。登岱嶽,攀黃山,訪峨嵋,探武夷,遊五台,走長白,“搜盡天下奇峰打草稿”。 他把前人之精華,時賢之風采,沉澱於硯底,熔鑄於筆端。展山之精神,現水之靈性。自成風骨,雄強一路。用筆老辣而無霸悍之氣,五彩分明卻具混沌之象,敷彩淡雅仍有厚重之感。他的畫作內涵遠比畫麵的表達寬博,意境遠比畫麵的景象深邃。讀他的畫,如品香茗,回味無窮。

        青年畫家陳麗麗則是近兩年來升起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新星。陳麗麗以水墨人物畫見長,作品以仕女題材居首。其筆下的盛裝仕女清純脫俗,遒麗天成,楚楚動人,婀娜多姿。發髻身軀,意筆寫成,點唇畫睛,輕描淡寫。臉廓留白,“得意忘形”。不開臉卻雍容華貴,不勾線卻神情畢現。在墨和色的運用上,她匠心獨運,取以大唐三彩的高雅色調壓住墨色,造成對比;在形式語言上以寫意概括形象,簡潔明快。

        令人讚歎的是陳麗麗屬於半路出家,數年前才投師於沁先生門下專攻水墨丹青。她雖然沒有上過專門的美術院校,然而二十多年的文化工作,使她結識了書苑畫壇的五湖俊傑,四海墨客,耳濡目染,心悟手追,積學儲寶,厚積薄發。在於沁先生的指導下,蘊藏於胸中的美源,得到迅速的開發,經過艱苦的硯耕筆犁,終於破繭而出,羽化成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脫穎而出的陳麗麗已經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和畫壇行家的注目,並寄予殷殷厚望。

      本畫集是他們三人的精品組合,從他們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朗月滿懷,春風在抱,梅花作骨,秋水為神”的情懷,看到他們“與鳴玉比潔,共梅蘭齊芳”的心誌。從他們的筆墨意趣中,我們更可以看到這三位中青年畫家具有巨大的藝術潛力、張力和變數。因此我們可以預見,以他們的才情,一定會有更多的精品佳作麵世,給五彩繽紛的中國畫壇再添一縷春色。

                                                                   江南 2007 年 4 月 8 日於洛杉磯《菊廬》
(本文為《於沁、寒峰、麗麗三人畫集》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安靜 回複 悄悄話 多謝.
安靜 回複 悄悄話 多謝.
閣老 回複 悄悄話 回朋友們的話,我正在拍照。很快就能看到。
快樂豬格格 回複 悄悄話 翹首企盼“三套車”的畫!
謝謝閣老的介紹。
蘇鄉門地 回複 悄悄話
題妙,序更佳。 等不及了,請速展“三套車”的梅蘭竹菊!

謝謝閣老!


神在阿堵中 回複 悄悄話 應野平的畫(真品)我看過好幾幅,神韻色彩都很不錯。我喜歡。

他的高足一定繼承了老師的好東西。謝謝介紹。
閣老 回複 悄悄話 楓葉,不是我寫得好,而是他們的作品好,過幾天我把他們的作品貼出來,讓朋友們欣賞。
閣老 回複 悄悄話 梅子老鄉,建議你年底到廣州看梅花,或者春節回家鄉看臘梅。
晚秋楓葉紅 回複 悄悄話 這篇文章是閣老寫給當代中國書苑畫壇上有名的“三套車”所出的

畫集的〈序〉。光看標題,就已經是詩情畫意了:梅韻沁香 寒峰俏

麗 。不僅題搭文意,而且還巧妙地運用了三個畫家的名字(於沁,

陳寒峰和陳麗麗:女)。令人稱讚叫絕!

再經讀過文章,書畫愛好者和“三套車”的粉絲們,怎麽可能不更

加崇敬愛戴這三位畫家,又怎麽可能不更加欣賞和誇讚他們的作

品,又怎麽可能不更加中意他們的畫集呢?。。。。。。

一經閣老文章的描寫和渲染,人們再議論起“三套車”,無論是畫

家,還是他們的作品,方方麵麵,都絕對要再多加一個“更”字

了!

這篇〈序〉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該如何衡量?!

感謝閣老給我們介紹了“三套車”!
江南梅 回複 悄悄話 我喜歡梅,家裏牆上的畫也是梅,可我已經快十年沒見到梅花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