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松 子 部 落

《 渔 歌 子 》 : 江上行船险处多, 青山两岸对相过。 渔父唱,有欢歌, 浪打风吹雨一蓑。 一 古 松 子
个人资料
正文

荆 轲 (剧 本 连载一)

(2007-11-08 13:00:24) 下一个





荆 轲




古松子






版权所有 2002-2008



本剧作完全受所有伯尔尼万国版权协定国之保护。This play is fully protected under the Berne and Universal Copyright Conventions.


剧 本 献 给

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












荆 轲



剧中人物



荆轲 壮士,卫国人。
姬丹 燕太子。
赢政 秦王。
李斯 秦王宠臣,廷尉。
鞠武 燕太傅。
姬僖 燕王。
高渐离 击筑者, 荆轲的朋友。
宋意 燕太子的宾客。
夏抚 燕太子的宾客。
秦舞阳 燕太子的宾客,荆轲的副手。
田光 燕国隐士,荆轲的朋友。
樊于期 秦国将军。
赵高 秦王宠臣,内侍。
蒙嘉 秦王宠臣,中遮子。
夏无且 秦王御医。
王翦 秦国将军。
店主,伙计。
秦国、燕国大臣,秦王、燕王、姬丹侍从,护卫各数人,秦军、民众甲乙等多人。
剧情说明人。

地点:秦国和燕国。
时间:公元前二三三年 —— 公元前二二七年。







开 场 白


(剧情说明人上)

        剧情说明人 荆轲是中国古代的壮士,他的历史事迹是非常著名而感人的。荆轲的事迹发生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公元前二三三年前后,当时秦国统一天下的条件已经成熟,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不断地进攻山东六国,先后灭掉了韩国和赵国。后来秦国军队又兵临易水,燕国危在旦夕。燕国在七国中是个弱国,无法与秦国敌对。燕太子丹派壮士荆轲刺杀秦王,企图造成秦国内乱,以便获得时机,重新组织东方各国,共同抗秦。这个事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剧情说明人下。)





第一幕


第一场 秦咸阳宫一室


(赢政、李斯上)

李斯     大王,臣下李斯拜见大王。

赢政     李斯,你从韩国回来了!

李斯     托大王的福,臣下平安归来。

赢政     好。这次受寡人之命出使韩国,见到韩王安了吗?

李斯     禀告大王,韩王安听信了韩国奸臣的虚浮之言,不权衡事理,拒绝与我见面。

赢政     韩王安竟然这样无礼地对待寡人的使臣。

李斯     是的,大王。这样我只好上书韩王,陈述利害:我李斯出使韩国,是奉秦王交好两国的使命,意在呈献对韩国有利的计谋,难道韩王就该用这样的礼节对待秦王的使臣吗?我们秦王饭食不香,游玩不乐,一心想对付赵国,派我李斯来韩国传话,若不听我李斯的忠告,那么韩国必然会有灾祸的。秦国的大军一进发,韩国便有亡国之忧了。

赢政     说的好。李斯,那么寡人决定先发兵进军韩国,随后攻击强敌赵国。

李斯     谢大王决断。臣下以为,秦国让韩国存在,就象人得了心腹之病一样,平时没事就感到难受,好似住在潮湿的地方,身上总是觉得粘滞而不爽快,一旦要快跑赶路,病就要发作了。以往韩国虽臣服于秦国,未尝不是秦国的隐患,如今若遇上紧急突发的事情,韩国是不可信任的。秦国与赵国为敌,而赵国与齐国结盟,秦国要全力对付齐、赵两国。那么,韩国必将成为心腹之患而发作。臣下听说楚国令尹曾十分忧虑地说到:“韩国认为秦国不义而又和秦国结盟去共同荼毒天下。尔后又叛离秦国,充当先锋去打函谷关。韩国处于中原之地,反复无常,不可信任。”臣下以为韩国是天下的咽喉要地,魏国是天下的胸腹中心,韩、魏是阻挡秦国东进的蔽障塞冲,天下所重者莫如韩、魏。当年范雎用于秦国,韩国就归附秦国;商鞅用于秦国,魏国就侍俸秦国。如此看来,应先夺取韩国,再以威胁其它各国。秦国大军尚没出境就使区区韩国就范,使强大的齐国见势而驯服。六国诸侯听到这一消息后,赵国就会十分惊吓,楚国也会犹豫不决,必会产生有利于秦国的主意。楚国雌伏不动,魏国就不值得担忧了。这样诸侯国可以逐渐吞食完毕,最后再于齐国作一番较量了。

赢政     很好,李斯,时至今日,很久以来没有一统的帝王,在这样的形势下,寡人要各个击破山东六国,使命令能在天下通行。寡人今天受命于天,依赖祖宗的神灵,继承六代先王留下的功业,顺应天下的大势,挥动长鞭,驾驭各国,一统天下。

李斯     大王,这正是万载难逢的好时机。臣下听说,一个能成就大业的人,就在于他能趁别人的空子,利用机会,下狠心消灭敌人。自秦孝公以来,周朝衰弱,诸侯互相兼并,关东地区成为六国。在先王惠文王登位的第二年,就有个新生儿说:“秦国将称王。”悼武王登位的第三年,渭水红了三天。昭襄王登位第四年,开辟井田的疆界。庄襄王登位第二年,夺取了太原等地区。秦国就这样趁着胜利的形势控制各国,已有六代了。现在各国服从秦国,就象郡县服从朝廷一样。以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就象扫除灶上的灰尘一样,完全可以灭掉各国,建成帝业,一统天下。这是天下之大势。

赢政     说的对,快说下去!

李斯     大王,臣下听说在古时候,各国互派使臣,他们的车辆往来频繁,车毂相击,彼此凭言语相结,想让天下为一,纵约连横,兵革不藏。可文士并饰辞令,诸侯乱惑,以致万端俱起,不可盛理。文书政令纷繁,百姓则穷困。君臣上下相愁,百姓无以为生。尽管策士们明言章理,可战争仍然频繁;尽管文士们身着盛装,辩言高论,可战争仍然不能止息;尽管文士们文辞繁丽,可天下仍不治;尽管言者舌弊,听者耳聋,仍不见成功;尽管声言仁义,以诚信相约,天下仍不能和睦相亲。在这样的形势下,只得废弃文治,采任武力,以优厚的待遇收养敢死之士,缝制战衣,磨锐兵器,决胜于战场。照此看来,想无所事事而致利,安坐朝中而广开疆地,虽是古代的五帝、三王、五霸、明主贤君,想要实现这个愿望,但在那种情势下也是不能办到的,他们也不得不借用武力;在宽阔的地方则两军相互攻打,逼迫时则短兵相接,这样才可以建大功。所以说,对外用兵取胜,对内行仁义就能强盛;国君威望立于上,下面的百姓自然就会服从。如今大王欲并天下,夺取帝位,敌国屈从,一统海内,安抚百姓,臣服诸侯,非用兵不可。

赢政     廷尉说得太好了。

李斯     谢大王。对了,大王,您不是一直很想得到韩国公子韩非吗?

赢政     是的,李斯,你以前曾把韩非的著作拿给寡人看,当寡人读到《孤愤》、《五蠹》这些文章后,特别感叹,若能见这个人并与之交往,也就死而无憾了。

李斯     大王想见韩非,那容易得很。

赢政     容易得很?

李斯     大王,臣下在韩国时听说,韩非疼惜韩王治理国家不致力于加强法制,不能凭借君王的优势去驾驭臣子,疼惜他不能富国强兵、求才任贤,反而提拔那些虚浮淫侈对那国家有害的人,并且让他们的地位高于有实在功劳的人。韩非认为儒家用文献经典扰乱国家的法度,而游侠之士却凭武力违反国家的禁令。韩非看到韩国日益消弱,曾多次上书韩王,但韩王不采纳他的主张。既然韩王不用韩非,大王又想得到韩非,如今不是要攻打韩国吗?依臣下看,只要秦国一出兵,韩王安无力抵抗,一定会派韩非来讲和,到那时就由不得韩非了。

赢政     好,寡人就决定先拿韩国开刀,让韩国臣服,让战鼓声、铜铃声不断地环绕于韩王的耳际,到那时悔之晚矣,只有先交出韩非,秦军可暂时停止进攻。

李斯     大王英明。

赢政     等等,李斯,寡人要加紧兴师攻伐韩、赵、魏,却不对外宣布攻打那个国家,使他们提心吊胆地事奉秦国,这样使秦国处于十分主动、有利的地位。

李斯     大王高见。

赢政     廷尉李斯。

李斯     臣在。

赢政     传寡人旨:请王翦大将军、樊于期将军前来见寡人,寡人决定授命两位将军攻打韩、赵两国。

李斯     遵命,大王。 (李斯下)

赢政     王翦大将军极富有经验,并且精通古代和当代兵法,寡人登基以前就知道王大将军,以后又从他指挥的战争中领略到他的能力、威信、品德、勇敢,这些足以表率官兵,威震敌军,决断疑难。他发布的命令部下不会违反,所到之处,敌人不敢抵抗。这样的将帅,国家得到了就强盛,失去了就败亡。王大将军从每次出征的那日起,就有决心。百万之师,引导士气的盛衰,在于主帅一人,他率领的军队宁可光荣战死,决不忍辱偷生。再说樊于期将军率军攻下赵国的平阳、武城,杀死赵将扈辄,寡人决定让樊于期将军继续攻赵国赤丽、宜安,让杨端和将军辅佐王大将军,攻打韩国、赵国的重任准备就托付给他们了。另外派兵威逼魏国。 (蒙嘉上)


古松子

     



版权所有 未完待续



古松子其它博客请击点下列:
古松子劇作博客
古松子诗词博客
古松子摄影博客
古松子雕塑博客
古松子音乐博客
古松子国象博客
古松子经济博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