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軍中馬前卒

中國曆史時事和國際政治評論
個人資料
博文

有不少遊客/美食家,對全國各省駐京辦餐廳的美食讚不絕口,不出北京即可以嚐到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全國美味佳肴,還寫了各駐京辦美食指引,同好們爭相附和,大家踴躍分享,歡樂開懷;另一麵,這些駐京辦都擔負著截訪本省訪民、維穩遮羞、利益輸送、賄賂腐敗的功能,還勾結黑社會黑監獄,訪民們號哭絕望,生不如死。然而遊客/美食家們並不了解訪民遭遇,甚至了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人、華人、漢人,需要有“半島電視台”,發出和平民主進步的、民族的大眾的國際主義的聲音(三年前的兩封信,現實中一點變化沒有,尺無寸進)中國反對派應該有一家像半島電視台那樣的質量、規模、影響力的媒體。它應該秉持進步主義理念,堅持和平正義性的那種民族主義立場,並將為工人、農民、女性、LGBT群體、身心殘障者、其他弱勢和少數群體發聲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張圖直觀的告訴人們,即便中國自由派知識分子(尤其出身北京等高校的),其意識形態、思想傳承,也是北方保守主義一係、認同明清體係的。他們是反對進步主義和革新的,也和江浙、兩廣、港台等南方區域思想文化頗有差異和對立(當然非自由派的就更北方、更保守了)他們取代中共,也好不到哪裏去。甚至從公開的意識形態上更保守落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美日印歐及其他許多國家,內心並不願意中國真正民主化,甚至是恐懼和阻撓的,他們更樂於讓中共統治因為,一旦中國民主化,很可能:1.民族主義將更加真實、旺盛,國家利益與國民利益高度一致,國民之間更有凝聚力,更會挑戰美日印等國霸權和利益;2.不肯再做世界的“血汗工廠”,不再有廉價勞動力。美日歐等各國無法再享受廉價中國產品和服務。相反,中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評法國反養老金改革抗議:享受個人權利同時須承擔公共義務從今年年初至今,因總統馬克龍和總理博恩擬推行一係列養老金改革計劃,法國各地爆發了激烈抗議,反對包括延遲退休年齡在內的各項改革方案。數月以來,抗議活動有數百萬人參與,並引發了一係列暴力事件,迄今未有平息。而對於法國這一輪抗議浪潮,世界輿論眾說紛紜。有些人認為這反映了民粹政治的泛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馬英九訪陸:台海緊張局勢下彌足珍貴的緩和嚐試3月27日,台灣地區領導人(即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抵達南京,開啟了他以“祭祖”為名訪問中國大陸的行程。馬英九是台灣首位訪問大陸的卸任總統,有著非同尋常的象征意義,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與各方激烈爭議。最近數月,隨著俄烏戰爭的持續和世界上兩大陣營(支持烏克蘭的自由民主陣營和親俄的威權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國人反美/反西方,並不是反霸權,也未必是反自由民主。其實,他們主要反的、恐懼的,是圖中這些,是為了避免在性侵害女性、傷害兒童、欺淩弱勢群體、施行體製暴力……之後被繩之以法,或者起碼不能再隨心所欲的性侵害、虐待、欺淩、屠殺,以及其他在黑箱中和暗處做下的行為。為了避免這樣的下場,或者起碼不能為所欲為、保有既得利益,所以他們需要拚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魯迅先生一生中,始終不畏強權、秉筆直書,對各色權貴的醜惡都毫不留情的、深刻的、尖銳的批判。而對於人民大眾,魯迅一方麵批判其愚昧和麻木,但同時又有著真摯的同情。而對於地位低微、生活艱難但卻保有良心做出善行的平民百姓,魯迅更是深沉的讚美之。短文《一件小事》,即是魯迅目睹一位人力車夫憐惜女性、勇於承擔責任的言行後,寫下此文,表達了對作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張圖前些年就在國內各平台流傳,許多人都同情這個外交官,感歎弱國被霸權欺淩。可那死於敘利亞政府軍(從老阿薩德到巴沙爾)鎮壓的幾十萬亡靈、包括婦女兒童,上千萬被巴沙爾欺壓的敘利亞平民百姓,是不是更值得同情?不看看美國轟炸的前因後果嗎?另一個回答?更搞笑。敘利亞的庫爾德人巴不得巴沙爾政權倒台、賈法裏這種狗腿子去死的這隻是國人對國際政治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與發達國家在醫患關係、醫療問題上的差異(修改自致一位醫療問題研究者的信)這兩年來,我一直都在關注醫療領域的各種問題。我觀察了互聯網尤其微博、知乎、頭條上涉醫議題的輿論風向,發現醫患話語權不對等的情況越發嚴重,無論是在熱點新聞還是日常討論,都充斥著醫療群體及醫療水軍對患方的侮辱謾罵、尖刻譏諷、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無論是抱怨看病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