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一壺酒

花間酒氣春風,竹裏棋聲暮雨
博文

美軍在二戰期間的潛艇用魚雷主要有三個參數可以設置。 一、速度。以馬克14魚雷為例,近程射擊4.1公裏內速度為46節,遠程射擊9.2公裏內速度僅達31節。後者距離遠,速度慢,會留給機動中的敵艦足夠長的時間去規避,在攻擊時極少使用。實戰中,潛艇通常冒著被發現的風險,想盡辦法逼近目標,高速發射魚雷以求有效擊中敵艦。二戰以後的下一代魚雷,幹脆取消了遠程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位於費城老城SpruceSt和8thSt交界的費城老醫院創立於1751年,是美國的第一家醫院。創始人是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Franklin)和托馬斯·邦德(ThomasBond)醫生。曾無數次在費城的老城區裏溜達,卻從沒有走進這個現在隸屬於UPenn醫學院係統的老醫院。上周末再次偶然路過時,被裏麵繁花似錦的景象所吸引,就打算進去走一走看一看,不曾想卻逗留了許久。 庭院裏有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十年前搬家就近選了一家Firestone修車,原來住家附近那家Firestone用得就挺舒服。幾年下來被這家新的修車行嚇到了。現在吐槽吐槽: 1.換機油後開車回家,一個輪胎的五個螺帽丟了兩,原來調換車輪後,有個輪子在安裝時就用手指頭擰緊了一下。 2.換輪胎開回家路上,發現有一個輪子咣當咣當作響,立馬開回去返修。被告知在一個前輪的外蓋裏頭,發現了一把小扳手。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戰期間的柴電驅動潛艇,需要經常露出水麵,不像後來的核動力潛艇那樣能憋在海底幾個月不露聲色。加上比較複雜的甲板和上層結構,潛艇當時被戲稱為“能潛水的水麵戰艦”。二戰的大部分潛艇最快水麵速度隻能達到20節左右,潛水航行速度小於10節。由新型航母和主力戰艦組成的美軍特混艦隊(TaskForce)或日本的機動艦隊(MobileFleet),甚至可以飆到30節以上。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3-07-27 04:29:20)

晚飯就隻指這些了。 布上蜘蛛網後,菜園看上去繁忙了些。 自己種的卷心菜,好吃的。 西紅柿種著種著就種上菇涼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加托級(GatoClass)潛艇是美軍在二戰初期,於1941至1943年間第一批大量投產的潛艇,一共生產了77艘。這些潛艇比傳統的英國和德國的潛艇要更大一些、但速度也慢一些。秉承了美國海軍的傳統,該級潛艇的設計還是挺替水手們著想的。生活環境可以說比較舒適,包括空調、冷藏食品儲藏室、淡水蒸餾裝置、甚至洗衣機。繼加托級之後,美國海軍設計了巴勞級(BalaoClass,120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因為對美軍在二戰對日的潛艇戰頗感興趣,幾年來閱讀了一些相關材料。現在想寫一個小係列,講講幾艘戰績輝煌的潛龍在淵的故事。不想覆蓋太多的材料,打算就挑比較有意思的潛艇個例來寫,寫到哪就算哪吧。 美軍在二戰中的潛艇戰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尤其是在台灣海峽、宮穀海峽、中國南海以及菲律賓海關島一帶等海域。日本在侵占了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BloodChit用於軍人在敵占區遇險,語言不通的情況下求助,一戰以前就有應用。二戰太平洋戰爭把各種亞洲語言刻畫在了美軍尤其是飛行員的血幅上。之所以被稱為血幅,血表示生命,幅表示報酬或者獎金的承諾憑證,也可稱之為識別救助旗。 最近參觀了一個私人二戰博物館,在轟炸東京主題的展品中,看到了如附圖的血幅。 回到1942年初,美軍的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23-07-16 16:10:31)

玫瑰花期長但難伺候。在俺懶人的花園裏就寥寥幾個品種,難成氣候。最近看到老班長等粉的DARose,有些蠢蠢欲動。 上周在一個苗圃裏看中了三個品種,種還是舍,猶豫再三,還是決定試一試。昨天,LD還在苗圃裏比較來比較去,三選二。其實俺心裏早就明白她要挑的,直接把那顏色偏乳白的兩棵抱回家就好了。一株灌木,一株爬藤,擠擠地方總能種得下。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