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我原以為俄羅斯人是卑鄙領袖的受害者,之後看到的是他們在烏克蘭戰爭的肆虐。
當年我父親不是共產黨員,但遵循共產黨的路線,因此被稱為“同路人”。記得小時候我一直陪著他給附近的同誌們送《工人日報》。我家的裝飾物之一就是掛在臥室牆上的約瑟夫·斯大林的肖像,直到1950年代威斯康星州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在美國各個角落廣為人知地追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烏克蘭戰爭無疑是一場人道主義的悲劇,但這並不是它引起世界關注的原因。畢竟,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也門、敘利亞和其他國家也正在發生人道主義的危機。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這場戰爭可能是一個分水嶺,也就是說,如果歐洲的政治和軍事聯合統一能夠持續下去,就會創造出一種新的歐洲模式並重新定義全球體係的運作。第二個問題是中國的世界觀是否會變成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中國的最新病毒的清零封鎖,單獨和累計起來,甚至比2020年初時武漢封鎖範圍還要大,當時人們對這種疾病知之甚少,尚未確定治療方法,要有幾個月才會有新冠疫苗,而現在的這種做法到底有什麽意義? 上海目前的封鎖和最近已放鬆的深圳封鎖迫使4300萬人滯留在家裏並依賴政府提供的食品。這是中國迄今為止嚐試過的針對全球經濟的兩個重要轉口港最大規模的關閉。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2022-04-04 05:01:28)
在國會聯席會議上的第一次演講中,喬·拜登隻提到了中國四次,但幾乎在演講的每一行中都有中國的陰影。拜登說:“我們正在與中國和其他國家進行贏得21世紀的競爭。”他的助手們形容這位總統正集中精力應付來自於中國的挑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傑裏米·戴蒙德報道說:“無論他是在討論外交政策還是電動公車電池,總統總會提到關於中國的話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6)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現在世界的第一大事,大家都特別關注,WXC裏每天有數十篇關於此事的博文,有軍事方麵,經濟方麵,也有政治方麵的討論,還有曆史回顧等。 先談談從烏克蘭危機對中國的影響。盡管中國不是與這場戰爭直接有關的國家,但中國政府正麵臨著一個關鍵的選擇和挑戰:第一,如何與俄羅斯建立戰略夥伴的關係。第二,對長期持續保持‘領土完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8)
去年年底,當安格拉·默克爾(AngelaMerkel)還是德國總理時,我向她政府中最精明的外交政策思想家之一,詢問了大家關於依賴於威權政府的擔憂,和其政治階層不願重新考慮這些關係的問題。當時,柏林正準備開通一條來自俄羅斯的新天然氣管道,而德國最大的公司正在宣布在中國進行重大的新投資。但默克爾即將離開德國政府。許多人心中的問題是,領導層的更替是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我們這一生中最有爭議、最不受歡迎的奧運會已經結束 這個我們一生中最奇怪、最有爭議、最不受歡迎的奧運會已經結束了! 為了奧運會的成功而與外界隔絕,每一步都伴隨著對中國侵犯人權的質疑,在一個寒冷的周日的晚上,2022年北京冬奧會在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終於結束了他們為期17天的離奇比賽。 我們從未見過像這樣的奧運會。僅僅是因為它不是一個徹頭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2008年9月,2010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劉曉波寫了一篇關於那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的精彩文章。三個月後,警察在午夜時分將他帶離家中,他再也回不去了,九年後在獄中去世。 如果劉曉波今天還活著,毫無疑問,他會譴責正在新疆發生的種族和文化滅絕事件,在西藏和內蒙古繼續進行的令人窒息的殖民統治,在香港對自由進行機器式的壓製,以及中共對台灣生存進行的威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22-02-14 05:16:29)
美國比看起來更強大 中國和俄羅斯的舉動加強了美國的印太聯盟和北約。 世界的注意力可能正集中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挑戰上,但拜登政府麵臨著一個更大的挑戰:中國、俄羅斯以及伊朗和朝鮮等機會主義者國家對美國在1940年代從搖搖欲墜的大英帝國繼承了的全球秩序的挑戰日益加劇。 在弗拉基米爾·普京加強了對白俄羅斯的控製並進一步加強對烏克蘭的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Covid-19大流行暴露了美國國內製造基地的脆弱性。美國對全球分散的供應鏈的各種依賴導致從個人衛生防護設備,半導體,集裝箱等所有物品的短缺。這些供應鏈的弱點是物價上漲的主要驅動力。 事實上,因為全球計算機芯片供應的短缺限製了汽車製造商滿足汽車需求的能力,2021年1/3的物價上漲是由於與汽車相關的價格上漲。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美國公司開始采取積極的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1]
[2]
[3]
[4]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