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境心影錄

一個鄉下讀書人,戀鄉土,愛讀書……
博文

作者:史遇春(一)酒味還未散盡,多少有些醉意,李太白“鬥酒詩百篇”的豪邁情懷,我想,或可於此間擬得一二。暈乎乎的,那種飄忽是外在的,是體表的,是軀殼的;清醒的,是神智,是詩意,是柔情。在江西宜春逗留幾日,其間頗多“第一”:第一次,來到江西的這座城市。第一次,喝那麽多的白酒。第一次,觀瞻始興於漢的宜春台。第一次,聽聞昌黎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史遇春(二)先祖母講的陰間的故事,其中有點印象的,一個是《目連生救母》。後來讀書,聽說唐代的變文之中有一篇《目連變》,隻看過梗概,沒有細讀過原文,故而對於書本上所講的目連的事跡沒有什麽記憶的痕跡。先祖母講的《目連生救母》的情節,一大段是發生在陰間的。故事裏的目連生是個孝子,又是個佛教中得道的人物。與目連生行事相反的是他的母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史遇春(一)神話傳說的故事書我看了不少,如今記得的寥寥。倒是先祖母講過的許多故事,至今不忘。今天,就說說先祖母講過的陰間的故事。人死了,都是會去陰間的,這是我小時候深信不疑的說法,這也是先祖母一輩子深信不疑的說法。關於陰間的概念,大約起源於“燒紙”。在我的鄉村,燒紙是每年數次、年複一年,幾乎每家每戶都要進行的事。大年三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6-28 01:10:29)

作者:史遇春就在前幾天,一名校研究生據說是在無助與無望的痛苦煎熬之後,選擇了自殺——從四層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生命,結束了自己的一切,一朵鮮活的生命之花頃刻凋零了!每個人對應天上的一顆星,有人閃爍得長久,閃爍得光亮。而有人則相反,隻是在短暫與昏暗中度日。然結果都是一樣,終於是要隕落的。曾經看過流星滑過天空時的痕跡,尾巴拖得很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史遇春屁股和腦袋各自作為身體的一部分,原本,按照“眾生平等”的理念,他們應該是被同等看待的。但是,對於所謂的“文明人”來說,由於屁股與排泄係統接近,所以,在他們的眼裏,談論“屁股”,肯定是非常不文明、十分不雅的事情;同時,對於那些喜歡把一切分成三六九等的人來說,又因為屁股在下,處於低位,故而,在此類人心中,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史遇春鍾麗緹版《色戒》中,達世大聲說:“有些東西,我們必須擁有過,才可以放棄。”在這裏,我默默地想:有些東西,一旦擁有過,就無法再放棄了!不是麽?閉關,並沒有磨去達世心中的欲望,出關後,他在一次次洗刷夢中弄濕的僧衣。達世,其實也隻是個孩子,他的心中是五光十色的繽紛世界。剃度、修行,大多隻是一種形式。一切魔障皆由心生,隻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史遇春(二)在標明海棠的身份之後,詩人又著力寫了海棠的情態,“數朵輕盈嬌欲語”。白樂天寫楊妃,用的是“梨花一枝”,唐寅寫“拈花微笑”的美人,用的是“數朵輕盈”。“梨花一枝”,應對了楊妃的“玉容寂寞”,也寫出了深宮高牆的形單影隻,清淚暗垂。“海棠數朵”,有簇擁的鬧,有聚合的暖,美人有伴,花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史遇春(一)閑來無事,說說以詩文擅名、畫名更著,玩世不恭、才華橫溢、大名鼎鼎的“江南四才子”之一,明人唐伯虎的一首詩:《題拈花微笑圖》明•唐寅(伯虎)昨夜海棠初著雨,數朵輕盈嬌欲語。佳人曉起出蘭房,折來對鏡比紅妝。問郎花好奴顏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見語發嬌嗔,不信死花勝活人。將花揉碎擲郎前,請郎今夜伴花眠。首先,我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史遇春(二)理想是一回事,現實又是一回事。作為社會的人,一是你要吃穿,你要生存下去;二是作為統治集團下麵的“庶民”,你會有意無意間被卷入政治的漩渦,管你願不願意,特別是嵇康這樣的名士、高士,有很大社會影響力的人士。麵對生存問題,吟詩作賦寫文章,是沒有出路的。還好,嵇康有一技之長,這一技便是打鐵。聰明的人,一通百通。嵇康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史遇春(一)魏晉時期,因為時局動蕩和政治詭異而造成的社會氛圍,完全是一種低氣壓的生存狀況。社會雖然亂了,但是,維係社會道德的規範並沒有倒塌,所以,魏晉的“名士風度”裏麵,除了形體的瀟灑之外,還有內質的純真。當士子們無法把自己的才學施展在安世濟民的仕進之路,或者他們根本不願意跟當權者合作的時候,他們的許多精力是無處發泄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