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城裏的非文學博客

醫學史為主,健康科普為輔,偶爾發些議論
博文
(2016-08-01 11:18:51)
古今中外,人大都喜歡聽聽音樂,不少人自己還能積極參與,就算五音不全,趕上情緒飽滿的時候張嘴吼兩嗓子,這樣的事也常有。就因為人的這點小天性,還成就了卡拉OK這麽個大產業,造福了音階不正但是音量宏大的一批愛好者,順帶還催生了若幹熱門娛樂節目。有大師說人類曆史發展兩大驅動力,一個是戰爭一個是愛情。打仗是為的多占幾片地好多弄點資源。資源弄來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16-08-01 08:54:19)

1941年,二戰硝煙彌漫,美國陸軍還行,海軍建設卻很是落後,曾經出過發射15枚魚雷都打不沉日本一艘油船的糗事。美國人聽到東方大師說“高手在民間”,就跟大師學習,向美國百姓發出呼籲,請大家為提高海軍軍事技術貢獻力量。其中一個課題就是如何能讓魚雷轉彎。 魚雷轉彎有啥好處? 您要是看過電影《新龍門客棧》,可能就比較容易理解這個魚雷轉彎的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6-07-31 20:39:23)
曾經有這樣一個廚子,走到哪裏,哪裏就出現一批傷寒病患者。政府想給她做醫學檢驗,以便查明原因,她卻勃然大怒,認為政府在迫害一個孤苦無靠的窮人。這個廚子叫做瑪麗-馬龍(MarryMallon)。您如果沒聽說她這個名字,她的外號您有可能聽過。她的外號叫傷寒瑪麗。瑪麗15歲從愛爾蘭移民到美國紐約。21歲開始工作。她沒受過高等教育。其實她可能連小學都沒念過。她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42歲之前,帕雷大部分時間是跟隨蒙特簡或是羅翰將軍在戰場服務。偶爾軍隊不打仗,他就回巴黎,給市民提供服務——外科服務。帕雷沒給人剃過頭,雖說他的開山祖師是個剃頭師傅。 1552年,對帕雷的人生來說是個轉折點。多年的業績本來就很驕人,而縫線結紮這麽革命性的技術,更讓帕雷聲名鵲起。 旺多姆公爵安托萬聽人屢屢讚譽這個帕雷,就有心招攬,請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539年,帕雷的上司,領軍元帥蒙特簡患肝病,腹瀉帶膽汁,這病在當時是重病,跟癌症的嚴重程度類似。元帥是有麵子的人,就派人到米蘭,從國王身邊請來一位資曆深厚的老醫生。老醫生給元帥治療了一段時間,沒救活。最後元帥還是死了。 元帥死後,繼任元帥聽人說過帕雷的本事,就請求帕雷留在部隊。帕雷說他跟原來的元帥共事這麽長時間,感情很深。元帥死了,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6世紀的歐洲,人跟您說外科手術,那說的不是在無影燈下割瘤子,更不是填胸或是削下巴。那時候的外科手術能幹啥?我給您說兩個典型的手術。先說槍傷。中世紀的歐洲愛打仗。15世紀出現火槍之後,戰場上最主要的救助就是治療槍傷。那時候治療槍傷是這麽做的:用一種植物油,叫做接骨木油,把這油給煮沸了,趁著油還滾燙冒煙,嘩啦一下給澆到傷口上。傷口的肉都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7-31 11:08:03)
古代的時候醫生們就試圖用病人發出的聲音來幫助診斷疾病。比如中醫的聞診就在這個方麵做過很大努力。
當然,單單是靠病人口腔發出的聲音來做判斷還是不夠。說“不夠”有兩個理由。
第一,這麽單一的信息來源,能反應的病情有限。古代診療技術不發達的時候,醫生沒別的選擇,隻好盡量“見微知著”,試圖從有限的信號裏挖掘出很多意義,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道光年間,維也納醫院有個產科醫生。醫生名叫塞麥爾維斯(IgnazPhilippSemmelweis,1818-1865)。這名字有點拗口,因為這老兄是匈牙利人。 (維基百科公共領域圖片) 塞麥爾維斯的地位跟巴斯德或是弗萊明這些一等一的大牛不能比。而且,咱中文敲他這名字,不小心就絆著手指頭。從這個角度看,寫這人很累。但我還是願意給他寫一篇文字。因為,他在地球人還不知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天花絕跡將近40年,所以現在人們已經不會知道天花究竟有多恐怖了。 天花病毒會讓感染患者全身布滿膿皰,一眼看去整個人就像“一團濕淋淋的無法辨認的膿球”。 如果僅僅是皮膚有膿皰,那還不一定致命。致命的是天花還能讓人並發膿毒血症和廣泛內出血,所以染上天花的人死亡率可以超過三分之一。別忘了天花是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疾病。高度傳染加上三分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