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S GARDEN

我多麽希望,有一個門口。早晨,陽光照在草上。我們站著,扶著自己的門窗,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草在結它的種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博文
(2016-08-21 15:22:21)

加東三日出發,一路往東。第一站Kingston,十來萬人口的小城曾是加拿大第一任首都。時光荏苒,如今空留下一些當年的政府大樓,還有為數眾多的監獄,訴說當年作為政治中心的風雲。聖勞倫斯河水依舊,白雲依舊,和我們六年前剛登陸時一樣,連那些熱狗的攤販都沒變,在當年留影的火車頭前,是長大的星星和遠道而來的媽媽姐姐。繼續往東是渥太華,如今的首都。國會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女排頑強戰勝衛冕冠軍巴西隊,且是在東道主的地盤,情節跌宕,當年激勵了那麽多人的女排精神隱約可見。裏約奧運會上的中國隊遭遇重重困難,絕處逢生,功虧一簣的戲劇在時時上演,一直很欽佩這些運動員,有天賦是基本,還要加上守得住寂寞失落,最後是運氣,缺一不可。星星的暑假researchprogram今天收官presentation展示,完美得獎,完美收獲。不僅僅是獎金與機會,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8-14 18:25:51)

狂風暴雨後的周日又回複到了靜謐夏日。太久沒有開車了,因為John周六加班,不得不重新掌控方向盤,沒想到在highway7上遭遇暴雨,傾盆大雨下,一度什麽也看不見,還不能減速,不敢變道,隻能硬著頭皮一路開下去,直到可以右轉出去,已經是woodbine,順勢去John的公司稍作休整,他在建築裏完全沒有感覺到外麵的天氣。雨稍停,順路去大統華買菜,就近在旁邊的強記雞粥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8-07 16:21:27)

BlackCreekPioneerVillage清靜恬適,屬於那個時代的簡慢生活,也是多少人心中的向往。一個濃縮的十九世紀小社區,有醫生診所、學校、教堂、郵局、雜貨鋪、印刷廠、鐵匠鋪、礦井、消防局,還有雙收入人家、農家、奢華人家等等,立體直觀地展示那個時候的生活場景,據說那些房子都是真實的存在,從各個地方搬遷至此,連名字都保留下來。最喜歡的還是那些人家,是一個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7-31 15:38:04)

換個角度俯看懸崖公園,得益於朋友的家就在那兒。車停在朋友家車道上,也就不必擔心上次的罰單教訓了。上次是在沙灘上,看安大略湖水湛藍無垠。這次是從懸崖之上,俯視黑雲壓城的灰墨波瀾。沿著沙土質的懸崖邊緣,翻越過圍欄,浪花擊岸,水鳥翻飛,襯著奇幻的天空,有點魔戒裏的意境。沿途有蘋果樹,媽媽采了一小束野花,白色與藍紫的組合,清新美麗,是自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7-26 16:41:08)

丸紅的peter突然來了聯絡,談起井琦san得了白血病,化療後複發,需要骨髓移植,還在等待匹配的骨髓,情況危殆。找來過去十幾年的老照片,曾經共事留影的老朋友們共同簽名,鼓勵他與病魔頑強抗爭。看到那些老照片,其中一張是在神戶燈會上拍的合影,畫麵中有丸紅、日寶、A商社及我和李總裁的兩個兒子,丸紅的正是peter和井琦,每個人都著裝正式,剛剛結束商務會議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7-24 17:51:25)

多倫多夏日炎炎,溫度持續在30度以上,體感溫度更是高達40度。接連幾天外出聚餐。周五晚上和原來廣州的鄰居一家約在唐人街,熟悉的街車,喧鬧的廣場,嘈雜的餐館,卻是原汁原味的粵式海鮮。媽媽她們一到唐人街突然就親切起來,因為滿眼的中文招牌,滿庭芳、龍笙棧、龍城、翠亭……聽著就回到三四十年代的光景,就連服務生也穿著舊時的製服,菜式更是傳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6-07-18 03:39:39)

常聽本地人自豪於在日常house之外,擁有一個cottage,無論是濱水抑或憑山,都給忙碌的生活找到了休憩的所在。而我們的放鬆方式往往更多是逛街購物、小酌大餐、出國旅行,即便宅在家裏,也多是讀書看電影,親近自然的機會比較少。早上和好友坐在湖邊,看左鄰右舍開始十八般武藝盡顯,各類水上設施上陣。一對年輕夫婦劃著木舟,她們的小寶寶才兩三歲的模樣,被安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落日、篝火、星空是cottage一天的點睛處,而劃船、散步、燒烤、湖畔兜風、小鎮美食貫穿。陽光從窗外撒進來時,看出去就是無敵湖景,從半混沌到碧藍,早餐牛角包加煎蛋果汁,就著陽光清風,電視新聞裏是有關土耳其的騷亂,而這邊則是寧靜閑適的夏日,格外珍惜。邀了朋友來一起享受,當年剛剛登陸加拿大時認識的好友,從相識到相知,一起走過這麽多年,身邊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7-15 20:38:17)

黑雲壓城的天際,沿著woodbineave一路往北,暮色漸濃,農舍、牧場、田野、教堂依次從窗前閃過,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朋友位於lakesimcoe旁的cottage。夜色中看不清門牌,敲了一家門口停滿車子的人家,女主人看見我們就明白了,指給我們轉角處中國夫婦的大宅,果然就是了。朋友的cottage已經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度假小屋,豪華氣派,夜色下後院的湖水波瀾起伏,風太大,不敢出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