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5-10-14 16:49:07)
閱讀 ()評論 (0)
(2015-08-22 19:26:22)
閱讀 ()評論 (0)
(2015-07-26 14:10:18)
拚盤
美國人稱自己為“熔爐”,那是說:不管你是從歐洲來的,非洲來的,亞洲來的,還是從拉丁美洲來的,到了美國,美國都要把你融化,要使你成為一個全新的美國人。加拿大跟美國不一樣,她稱自己是“拚盤”,也就是說:不管你從哪裏來的,你都可以繼續保有你自己的文化,她要將世界各地不同的風采原汁原味地“拚”放在她的國“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7-20 08:54:47)
閱讀 ()評論 (0)
(2015-07-19 06:30:35)
閱讀 ()評論 (0)
(2015-07-18 21:25:03)

這是給一個外國人介紹中國文革的紀實文學---有文學加工的成分。其中有一兩篇與那個年代無關,這是為了給外國人鋪墊中國的文化背景。比如“牛郎織女”,就是文化背景鋪墊,讓外國人知道傳統的,理想的,中國人的夫妻關係是什麽樣的;或者說讓他們理解文革中家庭關係的扭曲並非中國人的常態。
牛郎織女
每天,農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清晨,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7-18 21:05:57)
偶爾翻看從前的日記,看到有關對何尚伍老師的記述。如果何老師的後人看到了這篇文章,請原諒文中使用了貴先輩的諱名,何老師太令人難忘了。
紀念何尚伍老師
何尚伍老師有著解放初期中國文人所具有的典型的的文弱的體質和不一般的家世。到文革的時候,他已過了盛年,已無力反抗眾目睽睽之下的,群體縱容之下的拳打腳踢。念及幼兒寡妻,他隻能活著。背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7-18 20:08:55)
閱讀 ()評論 (0)
暫住的小客人,暫住的大人物
舅舅曾工作在更大的水庫上。那是個修建在中國的母親河---黃河上的水庫。來自好幾個省的民眾曾經奮戰在那裏很多年。舅舅作為醫生在那裏獲得了城市戶籍。水庫修成時,麵對著工作地點轉移的問題,他選擇了回歸農村。這樣的選擇,同那個時代很多因大型工程下馬而不得不由城市戶籍轉回農村戶籍的人一樣,讓他們的家人在忍受多年的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7-13 19:49:32)

回應《蔚藍的天》。
當白人大肆掠奪北美的土地,將印第安人趕向白人看不上眼的荒蕪之地時,美國白人發現原來他們還可以再要一些。美國政府與印第安西雅圖酋長商議再購買一些印第安人的保留地。以下是西雅圖在1854年3月11日發表的講話,作為對美國政府的答複。華盛頓州首府西雅圖市後來以該酋長的名字命名。
不知道是哪位翻譯的,譯得真好!謝謝他/她。
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