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我的經曆

享受別人的存在而帶來的快樂
博文
敬禮諸佛,就是敬禮眾生,稱讚如來,就是總是稱讚人的光明本性,看人的本性不看習性,和老善人的“意為根”相近。
中國過去老祖宗教導我們隱惡揚善,這就是普賢第二願「稱讚如來」的甚深義理。你看到這個人所行是善,讚歎;所行不善,一句不提。不要把人家的不善放在自己的心上,那我的心變成別人不善的垃圾桶,錯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看本性人人是佛。家裏有老菩薩,大菩薩,小菩薩,都是來化我的。我當好好感激,不挑他們的毛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8-25 20:58:42)
天不喜歡有才能的,不喜歡你有才幹,隻喜歡平靜(天喜歡平靜祥和,另外,“天道無私,常予善人”,天亦喜歡仁德無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8-21 06:56:07)
孩子犯錯的時候,正是我給他講人生道理的時候。我給他講人生道理,就是促進自己行道的時候。怎能不樂呢?
怎麽做到沒有恐懼,無憂孩子的未來?--看我天天幹的都是什麽?我天天幹的什麽就決定了孩子的未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8-19 06:43:53)
對他人,用陽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所以各種的打擊,全應當成理所當然。
逆來順受。
心情灰暗,壓抑,悶悶不樂,甚至絕望,都可以理解,本來這不就是人生該有的嗎?受了就了了。
用為他人而活的心情度日,順著他人,把自己忘掉,這樣反而會輕快些。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8-18 06:14:14)
人生來,都帶著一股不知足的勁。所謂”貪“也。
把這顆心換為利他的心,不放在為自己吃喝錢財上麵,便是成了。
而我們總覺得不夠,手中物資不夠,金錢不夠,善緣不夠,等等,好像這些妨礙我們做好事,勢必得”得“了什麽,才能”成就“什麽。其實是想反,做反了。天生人必養人,不擔心自己的生存,而一心為他,反而會過得越來越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孩子不用管,全由德行感!我用脾氣管他是不慈,孩子用脾氣回應,是不孝;孩子若不孝就越難好了,您越盼孩子好越管他,他越對抗越不孝越難好;他越不好你越管,就成惡性循環,結果不言而喻。這不是聖賢之道,聖賢之道是責己不責人。
16人都說教養二宇,其實是想要教必得先養,養的時候就是一味的提他的好處,不說他的壞處,必得養到極足了才教他。那麽怎能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8-12 20:26:12)
隻能要求自己做個良母,不能向孩子要道。
和孩子在一起時,隻能告誡自己不做錯事不失德,同時還要認賬。
近人都是我們的命。
有一顆期待的心,哪裏會有滿足呢?
運用仁義禮智信,不用怨恨惱怒煩。怨是五毒的總根,真認因果,天下沒有過不去的事。
受磨練的人像大江水又溫又柔。
找孩子的好處。
1。凡是人生來,就有五百年的修行。他有五百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8-12 19:31:55)
不行自己的道,跟別人要道,就會很累很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