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目養神

如果你不幸進來了,你會失望。如果在這裏,你學到點什麽,或有什麽感受,那更是浪費你的時間了,咳,咳!
個人資料
金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06-11-12 23:47:19)
農場的生活回憶的時候可能有趣,可真的在那裏過日子,是苦不堪言的。
三伏夏天,去挖魚塘,幹活的時候大汗淋漓,喝水喝到肚子發脹,可口還是幹(高滲脫水的表現),傍晚收工回來,一摸臉麵盡是鹽碴子,第二天的衣服的肩領也是白花花的一片。冬天飄雪的時候,開河築堤,幹瘋了,光著膀子,依然是大汗淋漓。春天雨多,下雨了收工往回跑,一個小時,蒙蒙細雨,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1-11 03:32:44)
Ifullyunderstandfromthebeginningthatthisisgoingtobeanuphillbattle,butthisisthebattlethatIchoosetofighttofinish.Imightfeellonelyandsuffertheconsequenceofcold,butImaynotretreat.
我的悲哀是寫我的心跡。此刻,我的心裏充滿悲哀。
坦白的說,有時候我不得不懷疑自己有"雙重人格",看到有人謾罵,辱罵,惡意攻擊老毛,我就按捺不住。最直接的反應就象是"一條狗",牙齒癢癢的,恨不得撲上去將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下麵的內容是道聽途說的,拿來一起分享,大家知道一個大概就行了。若細問,金筆是答不出來的。數天前,Google以天價(大約壹拾六億五千萬美金)收購了才成立半年左右的MyTube,讓一些投資者跌破眼鏡,他們質疑Google的這一行動是否明智。現在很多音像出版商們都在觀看MyTube,一旦MyTube開始盈利,這些出版商們會起訴MyTube,控告該公司在知識產權上違法侵權。現在好了,G[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10-29 01:20:25)

拜讀了飄兄的好文《網絡,江湖,寫手和點擊率》。飄兄將寫手們的寫作癮細分為創作癮和交流癮,覺得這是很有意思的劃分。讀到下麵又看了Bater的跟貼,他說"一個帖子出來,點擊率小於等於10,我寫它幹啥呀?"這讓金筆想起多年前讀過的一個貼子《發貼,是為了一份心情》,那貼子談的是寫貼的意境。於是,金筆覺得有話想說,這回就忽悠金筆自己吧。金筆在網上胡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幾天前,金筆好事寫下了《強悍的北朝,誠實的中國,和狡猾的美國》的貼,承蒙[時事述評]兩位版主趙三兒和老陳酒的厚愛,將金筆的貼子置頂並導讀,幾天下來被點擊超過萬次,金筆大喜過望。
日前無聊,金筆就在穀歌和百度上玩搜尋的遊戲,打入"強悍的北朝,誠實的中國,和狡猾的美國"後發現此貼不脛而走,被其他好事者轉載到了十多家中文論壇(見附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文革正式開始於一九六六年的夏天,大致是三年時間,社會上經曆了"破四舊,立四新",紅衛兵運動,大字報大辯論,人民群眾的造反運動,清理階級隊伍和揪出人民內部的"階級敵人",以及砸爛舊的國家機器等曲目。到一九六九年各個省市自治區相繼成立"革命委員會","暴風驟雨"式的群眾運動終於停止,為文革的結束拉下帷幕。但世麵上也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朝鮮半島的局勢是一個圈套,一個專門做好了讓中國人鑽的圈套,叫"引頸就戮"計。各位沒聽說過不是?待俺從頭道來。還記得"六國會談"嗎?美國人不痛不癢的與會,讓中國做老大,自己敬陪末席。這期間,美國拋出"ShareHolder"或"StockHolder"(利益相關者)的理論,引中國上鉤。"六國會談"談了兩年,沒談出結果。談不出結果不奇怪,因為沒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金筆按:
當年金筆讀過吳晗的《海瑞罷官》的劇本,但從來沒有讀過姚文《評新編曆史劇《海瑞罷官》》。這次讀了史迷兄的好文,忽然想看一下姚的原文。讀過以後才發現,姚的這篇文章一點沒有文痞,文霸的作風,都是在擺事實講道理,學術爭論為主。
文革時期的文痞,文霸的作風,紅衛兵運動中的"打,砸,搶"又是怎麽開始的呢?從姚文中,一點都看不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一,社會主義的定義
什麽是資本主義,用金筆自己的話說,資本主義就是運用生產手段或提供服務使金錢(無限)增值(亦即追逐資本最大利潤)的各種社會活動。
社會主義的定義在金筆的概念裏則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範圍內,分享或共享(Sharing)社會產品,成果和資源等。分享和共享的範圍可以在一個社區,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甚至世界的一個局部地區等。而分享或共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0-14 19:35:51)

年輕的時候,某也讀三國。算起來,最後一次讀也已經有三十年了。所以某當年讀三國時,正是血氣方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年齡。因此我等讀三國,讀到"三英戰呂布",劉關張的英雄氣概已經打了七折。"三英戰呂布"的結局更難讓人難以信服,贏就要贏得服人心,隻有無名(賴)之輩,才會一湧而上。現在談論"三英戰呂布",某更是懷疑,莫非"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21]
[122]
[123]
[124]
[1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