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中印戰爭:50年後塵埃落定
大部分人看不懂中國在1962年中印戰爭打敗印度後為什麽主動撤軍,是因為不知道中國的戰爭目的。多年來,中國的戰爭目的中國沒有說出口,印度也故意不說。
中國的戰爭目的不是收回傳統邊界線內的土地,大多數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那麽這個戰爭目的是什麽?簡單的說,就是要印度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我相信,讀者會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朝鮮發射衛星背後的中美博弈
2012年12月12日,朝鮮成功發射衛星,進入地球上空500公裏的近地軌道。由於發射衛星的大功率火箭可以用來發射戰略武器-洲際導彈,因此引起了全世界的越烈討論。大部分評述隻涉及朝鮮本身的因素。下麵試把發射衛星背後的中美博弈進行討論。
歐巴馬提出“重返亞洲”,其實美國從來沒有離開過亞洲,其潛台詞是“圍堵中國&r[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釣魚島:沒有槍炮聲的海空大戰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和日本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發生了大大小小的衝突。雙方出動了漁船,海監船,軍艦和各種飛機,海上和天空你來我往,非常熱鬧,雙方大有炸平釣島停止地球轉動之勢。中國,日本和美國,這三個GDP最高的國家,也個個高調喊話,人人爭先表態,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引經據典,有點故作深沉。不過時至今日,既沒有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次伊朗危機,美伊中三國各自的戰略可以大致歸納如下:
美國對伊朗:鐵壁合圍,不戰而勝。
伊朗對美國:且敗且戰,戰久必勝。
美國對中國:聲東擊西,不戰不勝。
中國對美國:大智若愚,將計就計。
中國對伊朗:剛柔並濟,不離不棄。
伊朗對中國:以身相許,不涕不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2-01-23 21:01:43)
全球化與逆全球化
下麵一個帖子提到奧巴馬約見商業界領袖,要求把外包的工作崗位遷回美國。
實際上,隻要全球化還在繼續,蘋果的工作或者別的公司的工作就不會回到美國來。這是由全球化的國際分工所決定的。
那就隻有一條路:逆全球化。然而,全球化就是“將全球資源進行最優化配置”,逆全球化與資本的運行規律相違背。資本的運行規律就是資本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TG謀略差是事實.這裏有曆史故事1則.
當年金融危機來勢洶洶,整個股票金融市場風雨飄搖,經濟指數一落千丈.普京會見TG的來訪特使,提出俄中聯手,拋售手中的美國國債,讓市場崩潰,然後,俄中手持現金,收購資源和西方技術,對市場重新洗牌.俄中聯手,收購技術,俄7中3;收購資源,俄3中7.俄願意承擔大量的損失,因為俄擁有的大量資源的價格會探底.中國則出口減少,一些農民工回家.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台灣開始搞大選後,經濟數據比較鬧心。從1996年第一次總統大選到2011年15年間的經濟數據如下:
1996年人均GDP13376美元
2011年人均GDP21592美元
名義年增長3.24%。
從1996年到2011年,美元年均貶值2.41%。
台灣人均實際年增長0.83%。
實際年增長0.83%與“小龍”的稱號同在,嗬嗬。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台灣開始搞大選後,經濟數據比較鬧心。從1996年第一次總統大選到2011年15年間的經濟數據如下:
1996年人均GDP13376美元
2011年人均GDP21592美元
名義年增長3.24%。
從1996年到2011年,美元年均貶值2.41%。
台灣人均實際年增長0.83%。
實際年增長0.83%與“小龍”的稱號同在,嗬嗬。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瓦良格”號可能不是作為常規作戰航母,理由如下:
1.如果作為戰略性軍事配備,瓦良格號威懾力,戰鬥力過於單薄。航母就是一個活動性機場,戰鬥力取決於戰鬥機的作戰能力,而目前中國的作戰飛機的能力並不出類拔萃。這樣的一艘普通的航母並沒有多大威懾力,尤其是對那些擁有多艘航母的對手。與此平行發展的核潛艇(也是戰略性軍事配備),配備“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2-01-15 09:43:47)
對於伊朗問題,TG的底線是北約不可以出動地麵部隊,這個已經談好了。以前沒有直接的溝通管道,容易產生誤判。現在有了。
1950年,TG讓印度轉告,聯合國軍不可越過38線。麥克阿瑟雄才大略,傲視全球,滿懷信心和衝動,要帶著戰無不勝的十字軍,踏平東亞如履平地,橫掃千軍如卷涼席;視“東亞病夫”如懦弱螞蟻,視TG警告如回光夢語。曆史的車輪緩緩向前,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首頁]
[尾頁]